读懂中国系列纪录片总制片人洪海:为何纪录片英文命名“What makes China, China-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17 浏览量:次
为什么《读懂中国》系列纪录片的名字用了“what makes China,China?(是什么造就中国)?"
将这个问题抛给洪海的时候,他思忖了一小会。作为《读懂中国》大型电视纪录片的总制片人,在过去的三年里,他一直面对着这个问题,而与他并肩的,是一支汇聚着来自全球多元文化背景的专业团队。
在那个因疫情防控全球化的停滞而逐步趋向保守、封闭与分裂的特殊时期,这支独特的纪录片团队却尝试以开放、深入而真诚的心态,梳理和探索中国的国家发展道路。在六集影片的娓娓讲述中,展望人类共有的未来。深耕纪录片行业二十余年的洪海,也在这场国际性的通力合作中,理解与感悟这个时代属于纪录片的可能。
关于「读懂中国」
2021年末,洪海在广州越秀中心担任《读懂中国》系列纪录片国际对话会议的主持。这场会议中邀请了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导演黄蔚、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全球内容副总裁魏克然,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威望迪中国委员会秘书长帕斯卡?达瑟(Pascal Dasseux),国创会中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兴华等嘉宾。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在不同专业领域获得建树的人物齐聚一堂,尝试拟定一条叙事脉络,选定一些表达主题,为「中国」这本厚重庞大的古籍作下一些全新的注脚。
由此,《读懂中国》项目拉开序幕。这部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牵头,联合美国Discovery Channel探索频道,策划、制作的六集大型纪录片,在三年后正式面世。“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文明中国”、“和平发展惠全球”、“理想的践行者”,在战略视角下系统梳理的这六大命题,最终解答这么一个问题: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与DISCOVERY探索频道的首次合作
尽管在此前,洪海已经参与过众多大型国际性纪录片项目,但对他来说,这仍旧是一次崭新的尝试,这也是他第一次与领衔全球纪录片行业的Discovery Channel美国探索频道合作。
来自Discovery Channel的纪录片联合总导演魏克然是洪海的老朋友。在曾经的《时代纪录》MOOK访谈中,洪海称他为「中国纪录片的白求恩」,这位来自印度新德里的国际纪录片从业者,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在中国打开了整个Discovery Channel类型化纪录片。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魏克然监制的节目长达三百多个小时,影片多达两千多部,所有的影片都与中国相关。
从千禧年初到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一个新时代大国的崛起,在魏克然的影像中已经连缀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也不断地尝试融入新的手段,突破类型化桎梏,贴近观众故事化叙事。在《读懂中国》系列纪录片里,这位联合总导演更是创新性地采用双人对谈形式切入。长者与青年、东方与西方,双方鲜明并带有碰撞的文化态度与身份立场,无需开口便制造出戏剧性。虽然通篇没有一句解说词,但是当嘉宾的对谈与讲述铺陈开来,「中国」这本厚重卷帙的多义性与丰富性便跃然纸上。
「他是个很睿智的人,对中国的观察是持续、敏感的」,洪海在采访中这样评价魏克然。在合作中,他也感受到了Discovery Channel的专业态度,「Discovery非常注重故事化的叙事,而以外来者的身份讲述这些故事有时候会更容易,视角也会更独特。」
困难几乎每一天都存在
「以前听纪录片导演李成才老师说过,做纪录片的人比较自恋,总觉得自己做的事跟这个国家有点关系,其实绝大部分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笑)。不过做到这个项目的时候突然发现,(影片的内容)跟国家还是有点关系的」,洪海这样打趣道,而这番话语背后透露出的,实际上是《读懂中国》系列纪录片的承担的任务和压力。
作为一部国家级纪录片,《问答中国》(读懂中国系列纪录片中文名)承担着新时代下纪录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的责任,而在总制片人洪海身上,这份责任则化作了一切为确保项目质量并顺利进行的努力。「之前我们打过一个比方,出品人是董事长,制片人则是总经理,是保质保量运营整个项目的负责人」。
要想让这么一个多样化、国际性的大型纪录影视团队顺畅运转起来,绝对不是一件易事。从内容把握、团队执行、嘉宾邀请沟通,到设备运输、行程安排,洪海带领的制片团队每天都在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而困难「每一天都会发生」。
在三年严峻的疫情防控背景下,团队面临的考验更为巨大。摄制组因疫情受困,嘉宾临时调整更换都是家常便饭,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影片甚至需要面对结构性调整的挑战。三年疫情期间,不少影视公司停工,团队解散,给影片的合作也形成巨大的压力。
尽管遭受众多困境,《读懂中国》最终还是如期而至,对此洪海感慨良多:
「我们创作这部影片的时候,正好完整地经历了疫情三年,这三年的起伏也让摄制组历经了从失望到希望,从压抑到激情,从忐忑到坚定的过程。当摄制组扛着机子去拍摄一个个故事的时候,你真的会发现,辜鸿铭先生所说的中国人“温良”的品行,执着的精神。疫情再难,我们反而是每拍摄一个故事,就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就看到了面对如此庞大的挫折,依旧可以昂首扩胸,重新出发的力量」。
Q:纪录片的主题是“读懂中国”,在拿到主题的那一刻,你是怎么考虑的?当时有什么解题的思路吗?
洪海:“读懂中国”是一个大题目,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是诚惶诚恐的,恐怕没有谁能站出来轻易地说自己可以读懂中国。这个题目应该是希望给我们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读懂”这个词,是在视野上、在结构上对影片提出的要求。在当下的时代,做一个读懂中国的切面,从几个具体的维度做一些分析,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在影片的前期策划过程中,总导演黄蔚是核心人物。黄蔚作为《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的导演之一。历经两年多的时间,持续不断的围绕着“读懂中国”的命题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她从六个不同的维度为影片建立了理论框架,使得后续项目的展开有了可能。
在影片的执行过程中,Discovery长期合作的制作团队新加坡IFA制作公司也非常给力,制作总监吕波、执行制片人郜妍都是经验丰富,执行力强的影视制作人,他们的加入对于保证影片质量和执行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Q:影片中涵盖了非常多具体案例,哪一个案例让您觉得最印象深刻?
洪海:深圳前海妈湾的案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前海这个区域,本身有大时代下特殊的历史意义在,承载着希望,也承载着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3次到前海视察,国家对前海寄予了厚望,它的发展究竟去向如何,是个举国关注的大命题。
“前海妈湾”这个案例本身我就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前海答卷之一,它处在前海城市新中心的核心区域,毗邻港澳,获得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体现了一国两制制度的优越性,而它的发展历程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非常具有代表性。
Q: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洪海: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徐冰老师。徐冰老师是当代中国艺术界获得国际认可程度最高的艺术家之一。我们在上海安排了他的拍摄。徐冰老师曾经创作过一个名为“天书”的作品,他的“天书”非常有意思,首先提炼出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然后用这些偏旁部首重新组成汉字,你看着这些“汉字”非常熟悉,似曾相识,但是这些汉字却没有任何意义。
徐冰老师跟我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他曾经把天书贴在一只火箭上,准备把它发射到太空,但是这个创意需要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而有关部门审批的标准是,请他必须证明“天书”的内容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办法证明。通过这个过程,他得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启发,“有意义的东西你好证明的,但没有意义的东西你无法证明。”
徐冰老师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中国的未来越来越开放,也会越来越需要这样徐冰老师这样的人才出现。
Q:目前纪录片采用的形式是一位年轻嘉宾与一位年长嘉宾对话的形式。我们要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形式,这样的表现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洪海:这个形式的提出,要感谢我们的联合总导演魏克然先生。魏克然先生是Discovery的集团副总裁,也是代表华纳集团担任影片的总监制。他在中国待了20多年,完成过3000个小时的以上的作品,是中国的老朋友了。这次也非常荣幸能与他合作。
魏克然先生的视角是非常独特的。在整个影像早期的时候,他就觉得这部影片其实需要一种碰撞,一条动力线索,推动整个影片的主题向前发展。对话嘉宾之所以用长者对青年,中国对外国,是希望能够形成一种对比关系,让两个人的角色能够彼此有呼应,同时又有各自独立的身份。即便他们不说话,在影片当中出现的时候,已然会带给影片一些有趣的气氛。
从实际制作角度出发,坦白讲,这样的制作方式是比较有难度的,因为整个影片没有任何的解说词,只是通过嘉宾的对话形成故事的框架,然后引导一个个的故事呈现。因为需要不停地在嘉宾的语言和我们的故事之间寻找连接,而且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面临着持续不断的修改和调整,这种制作方式也就使得影片耗费成本非常大。
这样的一部完整的、没有任何解说词、只是通过嘉宾的对话交流引领,推动故事发展的节目形式,它的特点就是纪实性很强,有一定的电影感,所有的事都是当下的、真实的、即时发生的。没有解说词那种上帝语言,都是客观陈述、客观的评价和客观故事表现。
Q:刚刚您提到了跟两位总导演的合作,您觉得合作的过程如何?
洪海:我非常幸运能够和黄蔚、魏克然以及IFA的制作团队,这么多优秀的人员组成的团队一起面对这样一个大命题。这么庞大的命题,对于我们是各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疫情让中国的影视行业遭受重创,对我们来说也形成巨大的压力。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面,我们不仅感受着疫情的冲击,还面对过摄制组被疫情封锁,面对过嘉宾或者拍摄对象临时取消、临时调整更换,面对过影片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等挑战,等等等等。这一部影片可以说,是把我二十多年经历过的制作挑战都集于一身。也许正因为是这样,今天在它面世的这一刻,我想每一个参与过制作的人都会感到欣慰。最后还是要衷心地感谢国创会的信任和支持,在我们能够拥有的条件下,我想读懂中国六集系列纪录片《问答中国》呈现了最好的状态,最好的样子。
Q:影片英文名“What Makes China,China?”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于片子或者是您个人来说,您最后得到答案了吗?
洪海:这问题很好。“What Makes China,China?”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有的时候,好的问题可能未必会有一个精确的答案,或者他不可能用一个答案就概括得了。而且,通过影片的拍摄我们也发现,他山之石,未必可以攻玉。中国是一个大国,所有的问题都可能因为人口众多而变得复杂化,在其他国家当中有效的一些做法,在庞大人口基数的背景下,照搬到中国,可能就未必适用。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特色,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是有其自身非常鲜明的道理。
我们从来没有奢望能够在这 6集影片当中寻找到答案,但是我想我们至少提供了一些参考,也提供了一些不同维度的视角。我希望通过我们捕捉到的故事,通过遍访世界全球而获得的独立观察人士的观点碰撞,尽可能多地发掘答案。
Q:这一次与国外的团队合作,你觉得身为中国人的背景是否对影片的制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洪海:毫无疑问,与国外团队合作,沟通成本会更高一些。我们团队来自世界各地,联合总导演也是印度人,大家各自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大家在文化共识和交流上肯定要比国内团队成本大。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组合,给了大家想象不到的惊喜。视角不单一,故事挖掘更独特。
有本书叫《群体的智慧》,传递的核心观点是,只要你组织了一个个体质量有保证同时又足够多元化的团队,按照一定规则组织这个团队的输出,那么这个团队的智慧,要高于这个团队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我想,《读懂中国》这部影片的团队就拥有这样的特性。
Q:作为时代纪录的创始人,你如何看待纪录片在当下所起的作用?
洪海:智利纪录片导演古兹曼曾说过:“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我所创立的时代纪录影视公司的slogan是“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在和遗忘对抗”,纪录片人可能都有一点梦想,就是通过我们的镜头,通过我们呈现的影片,希望能够对当下提供一些参考,对未来提供一些借鉴。
中国本身并不缺土壤,不缺故事,也不缺好的创作人员,如果纪录片行业可以得到更多的来自政府和市场的支持,那么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由国际影响力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