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外财经

七国集团影响力日渐式微(环球热点)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23 浏览量:

七国集团影响力日渐式微(环球热点)  5月18日,民众在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集会反对七国集团峰会。  记者 张笑宇摄

5月19日至21日,七国集团(G7)峰会在日本广岛举行。作为今年G7轮值主席国,日本表现活跃,极力配合美国炒作乌克兰危机、“经济安保”、“印太地区”局势等议题。专家指出,在美国的主导下,G7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冷战气息不断加重,日益成为策动阵营对抗的地缘政治工具,对地区和平及国际秩序带来负面冲击。整体实力相对衰落、内部矛盾不断,G7在全球的影响力更趋式微。

日益成为地缘政治工具

作为轮值主席国,日本负责主导和制定今年G7峰会的相关议题。峰会召开前,日本就迎合美国,频频炒作所谓“经济胁迫”“经济安保”等话题,并对台海局势指手画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谈所谓“不允许凭借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向本报记者分析,此次G7峰会主要关注两方面议题:一是地缘政治冲突。近一年来,西方国家多次通过G7协调立场,力求在对俄制裁上达成共识。G7越来越成为由美国主导的一个地缘政治工具。二是所谓“经济安保”议题。G7试图作出一种姿态,显摆其依旧是一个侧重于经济议题的“全球治理平台”。但是,所谓的“经济安保”概念有很强针对性,体现出G7强烈的“护盘”心理:试图通过出口及技术管制、控制原材料及产业链供应链等手段,遏制所谓“竞争对手”的发展。尽管G7也试图拉拢一些发展中国家,但其根本目的还是要重构西方发达经济体与非西方经济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新布局,以“减少依赖”等名义推进与中国等经济体的“脱钩”“断链”,进而巩固自身在技术及产业链领域的优势。

“整体来看,G7行事越来越以地缘政治为出发点,也越来越体现西方色彩。”崔洪建说,作为今年G7轮值主席国,日本试图以此为契机,将更多西方国家拉入亚太地区,为提升自身政治及经济影响力造势。作为G7领头羊,美国也试图借峰会在亚太举办之机,将所谓“印太战略”与G7机制进行进一步整合对接。

“此次G7峰会召开前后,美、日动作频频,都在借峰会加塞‘私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在所谓“大国竞争”思维主导下,试图通过其主导的G7、北约等小集团推进所谓“印太战略”,在亚太地区显示影响力。G7峰会的一系列议题,反映的是美国战略竞争思维和霸权逻辑这条“主线”。日本则极力强调其G7轮值主席国的地位,一方面配合美国所谓“印太战略”,凸显自己在美国亚太战略部署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有意借G7峰会提升自身地区影响力,尤其是安全事务上的影响力,以此突破“专守防卫”原则、摆脱战后秩序的束缚。日本在G7峰会上强调的相关议题,符合日方的一贯逻辑和一家私利。

自身面临一系列危机

“此次广岛峰会,G7看似来势汹汹,抛出一系列‘全球性议题’,但实际上并不自信。”苏晓晖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G7的认知出现变化,认为其在全球治理方面难以发挥效能,影响力逐渐式微,无法承担积极的国际责任。

上世纪70年代成立之初,G7国家占全球经济70%的份额,以聚焦全球治理和经济议题的“富国俱乐部”自居。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G7成员国GDP占全球比重不断下滑,2022年这个数据已降至43.67%,创历史新低。人口方面,G7成员国占世界人口比例不到10%。越来越多观点认为,G7在国际社会的代表性已严重缩水。

与此同时,G7内部矛盾增多。以美国近期频繁炒作的所谓“经济胁迫”为例,G7不少成员都曾是美国“经济胁迫”的受害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强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多年来,日本东芝、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等G7成员国企业都曾遭受美国的打压;近几年,从对盟国高举制裁大棒,到持续加息转嫁恶性通胀,再到出台具有强烈单边主义和保护色彩的《通胀削减法案》,美国的经济霸凌行径引发G7其他成员国强烈不满。

苏晓晖指出,从G7内部看,各国之间的考虑并不一样。美国希望形成参与所谓“大国竞争”的合围力量,达到维护自身霸权的目的。但在经济议题上,一些国家考虑到自身利益,不愿意按照美国“脱钩”“断链”的指挥棒起舞。美国奉行“美国优先”,不惜牺牲盟友利益来支撑自己的战略目标,也受到来自盟友的强烈反弹。对G7欧洲成员国来说,如何实现战略自主,是他们一直思索的重要问题。当美国以所谓“大国竞争”和冷战思维来绑架正常的经济合作及治理问题时,最终会产生“反噬”效应,不仅无法凝聚G7共识,反而会加剧G7内部的困惑与混乱。

崔洪建认为,当前G7自身面临一系列危机,一些成员国内部的政治生态也越来越脆弱,内外问题交织,或将刺激G7进一步将矛盾对外转移。接下来,G7的地缘政治色彩和进攻性有可能越来越强。与此同时,G7内部分歧不断,基于政治需要的合作能有多大效果,目前还是一个问号。未来,G7有可能与现实脱离,仅仅作为表达西方阵营意见的一个机制而存在,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将持续下降。

损害地区及全球和平发展

“国际秩序”成为G7峰会上的“热词”之一。5月18日,岸田文雄在广岛会见美国总统拜登时,称“日美同盟是印度太平洋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础,将在峰会上展现G7坚持国际秩序的意志。”

G7动辄将“国际秩序”挂在嘴上,但自身恰恰是破坏国际秩序的典型。以美、日为例,近年来,美国接连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协定等十余个国际组织或协定,在全球大搞无差别窃听窃密,并肆意挥舞外交施压、经济胁迫、军事干涉大棒,在全球多地制造战争与动荡。日本不但一再突破“专守防卫”原则,背离日本宪法的和平理念,还违背国际法义务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据韩国《中央日报》近日报道,G7广岛峰会举办期间,日方为峰会提供福岛生产的食品,受到地区国家及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

在美国的主导下,G7峰会的议程越来越转向地缘政治、大国竞争、意识形态冲突等议题,凸显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今年以来,G7在一系列议题上追随美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拱火助战,强化单边制裁;在亚太制造风浪,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在军控问题上对他国说三道四,自己却公然破坏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幌子,鼓吹“脱钩”“断链”,打造排斥特定国家的“小圈子”……G7破坏国际秩序、挑动阵营对抗的种种行径,严重损害地区及全球的和平发展。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犀利指出,从全球视角来看,七国集团是一个旧时代的集团。

苏晓晖认为,美、日把G7作为实现一己私利的“小圈子”。G7所说的国际规则,是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的西方规则,是以“小圈子”的家法帮规取代国际规则。这样的规则服务的是G7等少数国家的既得利益,而不是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与时代发展潮流相悖。国际社会都看得清楚,G7不过是在“自说自话”。美国越强调G7的成效,国际社会越质疑G7的全球性效能;美国越迷恋通过“美式霸权”施加影响力,美国和G7就越来越难以走出困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