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内财经

恒生银行中国(恒生银行中国分行)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6-07 浏览量: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10月19日,“跨境理财通”落地一周年。

恒生中国副行长兼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主管秦宜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北向交易的参与人数和交易金额都更高一些,呈现出“南冷北热”的态势,这彰显出港澳投资者渴望寻求多样化的人民币投资渠道的意愿。

“跨境理财通”试点一年,商业银行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秦宜认为,“跨境理财通”考验银行跨境联动能力,在客户旅程、产品购买等各方面都需要两地合作银行的协作。

同时,她建议,下一步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银行应积极探索流程的优化,通过数字化赋能,在账户开立、产品购买、资讯沟通、客户互动等各方面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港澳投资者渴求多样化人民币投资渠道

《中国经营报》:在一年的试点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对“跨境理财通”的反响如何?

秦宜:“跨境理财通”试点一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对这项创新型产品跃跃欲试,投资者参与幅度与资金汇划规模总体呈稳步提升的态势。

从我行的“跨境理财通”投资者的特点发现,南北向通的客户在业务规模和产品偏好上有较大差异,这也和市场整体表现相似。

南向通投资者相对人数少,但平均投资规模更大,更偏好存款的产品,一方面是由于“跨境理财通”对于产品风险等级做了限定,仅开放中低风险的投资产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南向投资者更加稳健的投资取向。

相较于南向通,北向交易的参与人数和交易金额都更高一些,呈现出“南冷北热”的态势,这也彰显出港澳投资者渴望寻求多样化的人民币投资渠道的意愿。

目前“跨境理财通”中北向通与南向通主要涵盖低至中风险、相对简单的理财产品,从长远看较难满足投资者的深层次需要。随着该创新产品的不断成熟,我们希望进一步拓宽“跨境理财通”的深度和广度,加入更多风险等级的产品,为风险偏好较高的资深投资者提供更多高收益产品选择。

《中国经营报》:经过一年的试点,下一步银行在“跨境理财通”的产品和服务等不同层面可以做出哪些升级?

秦宜:应该看到,“跨境理财通”试点一年后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后续的发展也遇到了诸多挑战。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业务正常办理;南北向通在试点初期设置的相对简单的中低风险产品已不能满足投资者的进一步投资需求,导致市场整体的资金使用比例仍然偏低。

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希望相应的试点政策可以逐步放开,银行配套以产品和服务的升级,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痛点。

持续优化“跨境理财通”业务流程

《中国经营报》:外资银行在开展“跨境理财通”的过程中可以给投资人带来哪些不同的体验?

秦宜:从客户体验来看,外资银行依托母行在海外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可以为南向投资者提供品类更丰富的投资产品,满足大湾区内地客户较强的跨境资产配置意愿。

比如恒生母行属下的恒生投资,是香港最大的ETF供应商,凭借其优异的基金管理能力,恒生可以为大湾区的内地客户提供超过140种跨境理财通产品。同时,通过加强外资银行母行与内地子行的联动,将海外市场的香港客户引流到国内市场,使其体验到多元化的人民币产品,亦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北向通的业务规模。

“跨境理财通”业务考验的是银行的跨境联动能力,包括在开户流程、客户旅程、产品购买等各方面都需要两地合作银行的协作。故在两地都有分支机构,同时又熟知大湾区客户跨境理财需求的银行,能凸显他们的竞争力。从恒生中国来讲,我们的优势在于母行立足香港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及我行深耕大湾区多年的丰富经验。恒生银行在跨境联动方面有多年的经验以及客户基础,同时在大湾区有一支专属客户经理团队,为大湾区客户提供量身打造的解决方案,通过两地销售团队、管理团队的有效沟通和紧密协作,不断巩固和加强恒生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恒生中国“跨境理财通”南北向业务的持续升温。

《中国经营报》:作为首批“跨境理财通”试点银行,对于接下来拟开展“跨境理财通”的银行同业,有哪些提示和建议?

秦宜:“跨境理财通”试点一年来,有两点特别值得分享:首先作为一个创新业务,监管政策的导向对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试点机构需要与监管保持顺畅密切的沟通,及时反馈业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做好新业务试点风险防范的前提下,寻求业务规模突破在监管政策上的支持。

其次,当前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投资者造成了诸多不便,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银行应积极探索流程的优化,通过数字化赋能,在账户开立、产品购买、资讯沟通、客户互动等各方面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化危为机,拓宽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者跨境资产配置的渠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