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火爆!公募基金试水布局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6-19 浏览量:次
人工智能技术产品ChatGPT引发热潮,一些在金融科技方面走在前列的基金公司也在积极探索相关应用落地。业内表示,基于目前ChatGPT的工作原理及功能情况,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未来在公募基金行业有多个应用场景,包括售后服务、品牌宣传投资者教育等。 但需要警惕的是,GPT的数据来源和算法有可能存在偏差和错误。对于金融等严监管行业来说,其带来的数据泄露、虚假信息、知识产权合规等风险不容忽视。 公募试水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 国内不少金融机构已在试水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募基金也不例外。多家基金公司正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据了解,生成式AI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利用深度学习等方法,从大量数据中学习规律,并根据给定的条件或目标,自动生成符合要求的文本、图像、音频等内容的技术。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相比,生成式AI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创造新的内容。 博时基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在预训练大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应用探索,比如在软件开发方面提升代码开发和测试的效率等等。 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则表示,2015年,嘉实基金便已对科技领域在主动偏股基金投资给予更多重视,并将科技与投资相结合,成功推出了一系列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基金产品。为了进一步满足科技领域投资需求,嘉实基金于2016年成立了业内首个人工智能投资研究中心,专门投入金融、数学、计算机等多领域人才的交叉合作,将最前沿的科技元素融入投资分析与决策过程。 “目前,我们结合大数据技术和分布式处理架构,构建了可扩展的智能投研平台,从而为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以基于专利大数据进行投资研究为例,随着全球科技公司市值不断壮大,投资者期望从金融大数据中挖掘科技动量。针对这一需求,嘉实基金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收集和整理了数十万条A股相关的专利数据,建立了专利大数据知识图谱,并基于该图谱挖掘了专利大数据在A股市场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王贵重说道。 沪上一位大型公募IT部门人士称,“我们也在生成式AI的应用上积极探索与尝试,计划借鉴外资机构的做法。例如,公司计划用相关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来协助财务顾问,作为利用公司内部研究和数据存储库的知识资源。” “此外,今年5月份,我们利用生成式AI技术,通过分析海量的金融数据、新闻、社交媒体等信息,为投资者提供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的评估和预测,以及投资策略和建议。”上述IT部门人士进一步说道。 ChatGPT风起,除公募基金外,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也已先行布局或“放言”要使用这类人工智能技术,涉及领域包括智能客服、投研、投顾、量化交易、风险管理等。 ChatGPT存在多个潜在应用场景 在业内看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未来在公募基金行业有多个应用场景,包括基金投研、品牌宣传、投资者教育、客户维护、投顾服务等。 王贵重指出,ChatGPT解决了人工智能模型的一些核心技术痛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公募基金方面,比如基金投研方面,可辅助基础数据的搜索整理,协助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从海量的数据中高效地甄别和筛选出自己想要的信息;投资者教育领域,像GPT类的智能客服可以承担一些普通客服工作,还可以用于理财直播,推出一些虚拟主播提供全天候投教服务,来解放人力。 “此外,在日常办公和营销推广方面,也可提升效率。比如前段时间我管理的嘉实文体娱乐披露一季报,在季报撰写时我就用GPT辅助写了部分内容。”他说道。 博时基金认为,传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资产管理机构的应用覆盖面比较小,作用不突出。大模型涌现出强大的智能,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并且降低了应用研发的门槛,预计会给行业带来很大的变革。 在博时基金看来,大模型可以应用于基金公司的投资研究、营销服务、日常办公、信息技术等领域,在这些领域有很多非常直接的应用场景。也有些场景下,比如量化投资,大模型直接的作用不明显,但是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一是ChatGPT可以和其他技术的融合应用,二是可以辅助编写量化策略代码,三是生成金融数据,用于训练模型、检验模型、预测收益、预测风险等等。实际上,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会发现源源不绝的应用场景。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则强调,随着ChatGPT等新型AI(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更好地提升基金投顾的服务水平。 一方面,ChatGPT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智能理财投资顾问”的服务,帮助投资者实时关注市场动态,从各种交易数据、情绪指标等分析市场投资机会,同时根据投资者风险收益特征为其提供有效信息和适合的产品。 另外一方面,ChatGPT也可以为公募基金的市场人员及销售机构的理财经理提供“智能销售助理”的服务角色,可以帮助销售端业务人员话术与操作更合规、更严谨,帮助理财经理树立更强的专业性,更好地提升客户资产配置的效率。 对于基金经理是否会被AI替代的问题,王贵重直言不用过于担心。他认为,首先,目前的人工智能不管是GPT还是大模型,均有一定局限性和缺陷,基本上具备的是归纳能力、排列组合能力,尚不具备演绎能力,即通过小样本得出大级别变化的能力,一般也把它称之为创造力或者是想象力。 “同时,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和机器一直在共同进化,科技会替代我们的一部分工作,又会帮我们提供一些新的工作。其次,科学技术的每一轮都是破坏的创新,破坏的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增量,新的技术带来新的岗位,所以建议投资者也不用过于担心,与其担心未来,不如拥抱当下,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他说道。 应警惕数据泄露风险 对于金融等严监管行业来说,在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同时,其带来的数据泄露、虚假信息、知识产权合规等风险不容忽视。 王贵重认为,GPT的数据来源和算法有可能存在偏差和错误,尤其是面对复杂问题或敏感话题时,可能把握不好度。总体看,存在数据安全、隐私风险和算法安全等风险问题。 而博时基金也提到,在公募基金使用AI技术时,必须对AI产生的答案进行验证以确保真实性,并始终把投资者的权益放在第一位。在风险控制方面,须尤其注意数据安全的风险。 也有观点表示,ChatGPT的回答会影响人的判断和行为,如果ChatGPT给出一个错误方案给客户使用,会把风险转嫁给基金,给基金公司带来声誉风险和信誉损失。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金融机构要想使用类似人工智能的产品,需要先进行可控范围的评估,结合沙箱测试结果,做好预防措施以后再进行应用。 此外,模型精度方面,金融行业客户对模型结果精度要求很高,而ChatGPT是一款普适性应用服务,还不足够满足金融的高专业化需求。金融产品的快速创新,也需要ChatGPT快速学习,模型的实时更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为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中国相关部门也不断加快政策研究、加强人才保障。”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介绍。 今年4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征求意见稿提出,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尊重社会公德、公序良俗,禁止非法获取、披露、利用个人信息和隐私、商业秘密。 业内预计,在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政策框架范围内,未来有可能出台相关补充监管政策,例如数据分级保护制度等,为生成式AI技术的广泛落地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