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明珠”乌梁素海呈异彩:重塑生态“颜值” 焕发耀眼光彩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7-19 浏览量:次
乌梁素海风光。李建国摄
天蓝水清、百鸟竞舞、苇荡摇曳,清风吹送扑面的水草气息,使人心旷神怡,夏日的乌梁素海别有一番风味。
这片水域面积达293平方公里的内蒙古之“海”,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的交汇区,被称为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
曾经,随着农田退水、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沿山山洪水等排入,乌梁素海面积曾一度大幅缩减,水质恶化为劣Ⅴ类。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对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使得乌梁素海水质逐步好转,栖息鸟类的物种和数量明显增加,湖体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如今,这颗祖国北疆的“塞外明珠”正在重新绽放璀璨的光彩,为全国人民呈上一幅美丽画卷。
生态补水
让“塞外明珠”美景重现
湖面银光朗映,水天一色,波光浩渺。
七月的乌梁素海景色如诗如画,蓝天与碧波交相辉映,湖水和蒲草相得益彰,使乌梁素海平中溢情,平中见美。“现在乌梁素海的生态是越来越好,慕名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周边村民们说。
乌梁素海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蒙古语意为“红柳湖”,是我国第八大淡水湖,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誉。
然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乌梁素海出现自然补给水量减少、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等现象。2008年,乌梁素海水污染达到顶峰,湖区暴发大面积“黄苔”,水质一度恶化为劣Ⅴ类。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刘鸿雁认为,乌梁素海的问题是流域内草原、荒漠、城市、农田、湖泊湿地等多个生态系统多重问题的综合反映。“牵一发而动全身,水的综合利用是乌梁素海生态恢复的关键,更是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
如何让这颗蒙尘的明珠重新熠熠生辉?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日趋严格情况下,各级水利部门积极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充分利用黄河凌汛的重要时间节点,对乌梁素海实施分凌生态补水。三年来,乌梁素海年均补水约6亿立方米,通过补水有效维持了乌梁素海的生态蓄水量,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2021年,乌梁素海流域保护修复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发布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2022年10月1日,全国最大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修复项目正式进入整体验收阶段。
“为加大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力度,保障乌梁素海水域面积维持在合理区间,我们持续在政策和项目上对乌梁素海的生态治理给予支持,切实加强乌梁素海生态治理工作,巩固治理成效。”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生效友表示。
推进大型灌区建设
助力乌梁素海健康发展
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种源库、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如今的乌梁素海,拥有众多“头衔”,这一切的缘由,都要从河套灌区的灌排系统说起。
河套灌区。李建国摄
作为河套灌区唯一的排水承泄区,乌梁素海接纳了灌区90%水浇地的农田排水。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农田排水携带大量未被分解吸收的农药化肥等,经各种沉水植物及浮游生物的降解净化后排入黄河,避免了农业污水直排黄河。
“乌梁素海不仅‘八百里河套系于一身’,也是黄河水质的‘晴雨表’。”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作为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岸边湖和功能性湿地,乌梁素海流域有效减轻包括内蒙古段在内的黄河中下游防凌防汛压力,成为内蒙古段及黄河中下游百年安澜的“重要保障区”。
为有效发挥“晴雨表”的“检测器”作用。从2012年至今,内蒙古自治区加大对乌梁素海投入力度,打通补退水通道,累计投资35260万元,实施了一批补退水通道工程建设和湖坝堤防工程建设。新建六条渠道泄水闸及配套工程,实施乌梁素海网格水道工程,完成乌梁素海沿海围堤加固工程,进一步提高了乌梁素海容泄能力和防洪堤坝安全。
与此同时,推进河套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建设助力乌梁素海健康发展。河套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投资18.4亿元,规划“十四五”期间改造灌溉面积298.9万亩,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已批复工程总体可研报告。2021年下达投资1.57亿元,2022年下达投资6.14亿元,均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生效友表示,未来将继续对乌梁素海综合治理水利项目给予支持,全力以赴做好已建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同时,谋划有利于乌梁素海水量稳定、水质改善的项目,积极推动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久久为功
为全球生态综合治理提供“中国实践”
河套灌区。李建国摄
在乌梁素海边,当地人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相互依存、共融共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印在标牌上,也印刻在心间、实践在大地上。
久久为功,内蒙古自治区水文部门实行定期水文监测为乌梁素海“体检”。通过设立在乌梁素海的水文站、水位站,每日进行水量水位监测,定期对流量测站进行矫正,保证数据的准确。同时每月向上级部门报告乌梁素海水文监测情况,为分析研判乌梁素海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持续推进乌梁素海流域系统治理,为从源头上遏制污染,当地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净化生活和生产污水,兴建网格水道工程加快水体流动,严控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减轻外源污染。生态补水力度加大、相关治理工程的实施,乌梁素海水质稳定在Ⅴ类,局部区域优于Ⅴ类,水质总体好转。
“我们要立足巴彦淖尔市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彻底消除生态隐患,整体提升生态治理水平,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筑牢基础,为保护黄河作出贡献。”巴彦淖尔市水利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康宇飞表示。
“乌梁素海的生态治理是我国乃至全球生态脆弱区生态治理的典范。”刘鸿雁认为,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深化了对以水为核心的生态脆弱性的认识,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区域多生态系统,突出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多生态系统紧密依存的关系,走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这一模式不仅可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推广,也将为全球其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提供“中国实践”。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了全球和世界的大视野、大舞台,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实际行动和成效有目共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既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也开辟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尚城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