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外财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7-20 浏览量:

【光明国际论坛对话】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乔赛特·阿尔特曼·博尔冯

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著名历史学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郭存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肖连兵

光明日报社国际交流合作与传播中心前秘书长

“如今的世界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

肖连兵:请谈谈对当下国际形势的看法。

博尔冯:如今的世界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新冠疫情到俄乌冲突,再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当前的形势既复杂又多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今,日益增强的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头正对全球合作与稳定构成威胁。然而,也有一些国家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应对全球、国家和地区挑战的例子。这些集体行动的行为反映了人类在面对逆境时的适应性。虽然经历过困难和纷争的时期,但人类历史的总体轨迹是进步的。我相信,通过对话和合作,我们可以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从而向一种积极和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郭存海: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长达三年的新冠疫情将世界各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性挑战亟待各国携手应对;另一方面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横行,并借俄乌冲突迫使各国选边站队,逆全球化趋势日显。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趋势推动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就其演变趋势,我们要从各种乱象中看清实质,从历史的维度中把握规律。首先,越是面临动荡和挑战,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就越强烈。其次,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新时代,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最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不断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历史。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而合作共赢是人间正道。

“各国应本着共担责任和共享利益的精神应对全球性挑战”

肖连兵:你们对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有何见解?

博尔冯: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种种挑战,其中包括气候变化、社会经济不平等、政治动荡和地区冲突等,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强调了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重要性。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于促进全球稳定至关重要。当然,应对这些挑战仍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由此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公平、包容、繁荣的世界。不仅是中国,所有的国家都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多边主义原则,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发挥建设性作用。

郭存海: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一个愈加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不景气,地区政治和社会动荡,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横行,军事热战再起,非传统安全挑战迫在眉睫。面对这些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加强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才可能有效应对。中国珍惜和平的发展环境,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发展一边,并努力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国家的发展,不断为全球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为了缔造一个和平、繁荣和公正的世界秩序,中国主张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反对拉帮结派和搞小集团政治,反对动辄以制裁打压别国。要捍卫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就必须以平等相待为前提,以实现共同发展为目标,而其唯一实现路径就是合作与对话。

肖连兵:今年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你们对此如何评价?

博尔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习近平主席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这是值得称赞的。各国应本着共担责任和共享利益的精神应对全球性挑战,这对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世界至关重要。面对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比如气候变化、流行病、有组织犯罪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它强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突出了协调合作的重要性,可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郭存海:这一重要理念是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出的中国思考,是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的中国方案。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性问题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以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中国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现路径,比如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等。10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持续繁荣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充分展现了中国同各国一道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拉合作共赢开辟新愿景”

肖连兵:如何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应对经济挑战中发挥的作用?

博尔冯:近年来,中拉关系不断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中拉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特点。双方在贸易投资、科学技术、学术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中拉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拉合作共赢开辟新愿景,为拉美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与世界互联互通提供新机遇。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在充分认识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开展广泛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倡议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机遇,为该地区的贸易投资注入了活力。该倡议还加强了中国和拉美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了经济一体化发展,扩大了中拉双方在技术转移、环境保护和商业往来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了互利共赢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效益不仅体现在经贸方面,还体现在文化交流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中拉人文和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进了双方相互了解,加深了两国之间的友谊,为今后中拉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郭存海:拉美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拉美国家的热烈响应,截至目前,2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十年来,受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推动,中拉关系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大幅增强,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收获丰硕成果。在经贸领域,自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2022年,中拉贸易额更是逼近5000亿美元大关,连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拉美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一带一路”倡议还不断拓展和优化中拉合作领域。一方面,为传统合作领域注入了科技元素,比如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农业和数字金融等;另一方面,则拓展了新兴合作领域,比如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卫星通信以及医疗卫生和生物科技等。这些新元素为中拉务实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肖连兵:你们对进一步发展中拉关系有什么期待?

博尔冯:我曾有幸访问中国,中国在教育、科技、创新等各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提高了中国公民的生活质量,令我倍感钦佩。我对中拉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持乐观态度。中国已成为拉丁美洲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者,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拉之间进一步的合作和对话将会加强中拉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文化、学术和人文交流,不断增进中拉友谊。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气候变化、经济社会不平等、新冠疫情等全球性挑战席卷而来,双方要共同谋划中拉关系蓝图,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通过增进理解互信,中拉双方一定可以携手走向更加包容、开放、多元、繁荣的未来。

郭存海:我相信中拉关系的未来将更加光明,合作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合作的领域将更加广阔。然而,要真正实现合作共赢,让中拉命运共同体之船行稳致远,亟待加强知识和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这方面,中拉学术界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种知识分享和交流研讨层出不穷,成果丰硕,比如“中拉大讲堂”“理解拉丁美洲文库”“当代中国讲堂”等。其中颇具标志性的是2022年中国成为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观察员国,共同开启中拉知识合作。

“每个国家都应该制定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肖连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如何看待这一倡议的意义?

博尔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倡议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呼吁各国携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推动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展现了中国的决心和担当。

郭存海: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可谓恰逢其时。它是在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给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带来严重挑战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严重受挫的背景下提出的。倡议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行动导向。它既是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新主张,也是为世界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倡议提出一年多来,行动迅速而高效,比如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以及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全球发展知识网络和“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等。全球发展倡议以其创新理念和切实行动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可行路径,搭建了合作平台,汇聚了发展资源,应对了最紧迫的发展挑战。全球发展倡议在拉美受到热烈欢迎,因其为中拉合作开辟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可以有效对接拉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肖连兵:你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道路”有何评价?

博尔冯:“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道路”作为中国发展议程的核心,彰显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强调了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基础上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奋斗,体现了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没有任何一种模式能够适用于所有国家,也就是说,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来制定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郭存海: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基于自身的社会历史条件自主选择的适合本国发展的正确道路,它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彰显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选择。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各国现代化建设遭遇空前挑战,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成为摆在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道难题,而中国式现代化无疑将为破解这道难题提供重要灵感。

(外交学院李沛遥翻译)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19日 12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