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签署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 多措提升雄安新区教育质量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10-10 浏览量:次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 杜燕)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高水平中小学幼儿园,为疏解人员及新区居民子女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北京市将继续支持“建三”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协同保障幼儿园、小学、中学办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启动“援四”学校(幼儿园)新一轮援助计划。深化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北京金隅科技学校与雄安新区三县职教中心合作办学,提升雄安新区职业教育水平。
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的。据介绍,2023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上,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可称为“123”行动计划,即“1”是围绕疏解教育领域非首都功能,推动“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2”是抓好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推动“两翼”齐飞新格局更加明显;“3”是增强京津冀三地联动,推动区域教育总体布局更加优化。
积极支持雄安新区教育质量提升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支持雄安新区教育质量提升发展。结合雄安新区建设时序,规划建设高水平中小学幼儿园,为疏解人员及新区居民子女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京津通过派驻优秀管理团队、加强资源共享等,实现基础教育领域各学段全覆盖服务。北京市继续支持“建三”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协同保障幼儿园、小学、中学办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启动“援四”学校(幼儿园)新一轮援助计划。深化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北京金隅科技学校与雄安新区三县职教中心合作办学,提升雄安新区职业教育水平。
行动计划指出,持续深化天津一中与雄县第一高级中学合作办学,统筹天津四中、实验小学和天津市实验幼儿园与雄安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合作办学(园)。天津市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签署新一轮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城市副中心和北三县教育优质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北三县教育协同发展,采取合作办学、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共享等形式深化教育交流合作。高质量运营好北京学校、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等重点优质校,落实支持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实施促进通州教师素质提升支持项目。京津冀三地支持“通武廊”12个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及3个联盟(职教联盟、特教联盟、幼教联盟),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参观、学校特色活动展示、优化课堂教学、学生艺体比赛、教育科研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深化提升滨海新区教育品质行动计划提出,依托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共享北京名师、名课程等优质资源。与北京教育强区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校际结对、共同教研、名师专家讲座等活动。做好为京冀落户“滨城”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就学服务保障。
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
行动计划还提出,促进基础教育共建共享。深入推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持续开展京津冀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校(园)长挂职交流、互访互学等活动,共享优质数字教育、实践基地等资源,依托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开展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提升干部教师素养和能力。采取教育集团、学校联盟、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推进张家口、承德等环京地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协同提升区域教育水平。积极推进“京津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专业支持项目”,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共享,面向教师学生开放,推动班主任共同体建设,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合作,联合开展冰雪运动、校园足球、青少年阅读、语言文化交流等活动。同时,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推进京津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优化,实现教育资源与区域发展精准对接。组建京津冀高水平大学、应用(技术)型高校、师范院校等不同类型的高校联盟;加快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加强职教战略协作。深入开展京冀职业院校跨省“3+2”联合培养。支持京津冀职业院校加强“双高计划”合作交流。
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行动计划提出,健全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机制。联合京津冀高校和企业举办“校企紧握手”系列对接活动,聚焦重点发展的共同产业领域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加快推进高校协同发展。支持高校与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建设国家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平台。支持高校对接国家重大产业需求,共建不同层次的人才储备和培养体系,合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打造跨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提升科技创新增长引擎能力。推动央属高校与京津冀所属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推动京津冀高校与企业构建跨区域的联合创新中心,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增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深化京冀职业院校在学生培养、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深化职教集团(联盟)和产教联合体建设,支持京津冀职业院校重点联合头部企业共同开展专业设置,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