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电子货币

鸥易okxapp软件官方地址-上汽再练“氢功”:成本高运营难背后,谁能跑赢氢燃料黄金赛道?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10-19 浏览量:

上汽再练“氢功”:成本高运营难背后,谁能跑赢氢燃料黄金赛道?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进博会上,多家企业展示其旗下氢能源产品。包括起亚、丰田、现代等都展出了其氢燃料电池动力车辆。

已在氢燃料领域深耕15年的上汽集团,11月上旬推出新一代氢燃料电动试制车,等速续驶里程600km,单次加氢时间小于5分钟,一时引发诸多关注。根据上汽集团氢燃料战略,到2025年,集团还将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包括长城、广汽、北汽、一汽等在内的不少国内老牌车企近年来“大象转身”,将氢燃料作为切入点入局新能源市场。另一方面,外资车企中不乏氢燃料领域的“大佬”,也不断冲击中国市场试图分一杯羹,其中当属丰田最为知名,丰田旗下全球首款量产氢能源汽车——MIRAI的新版本即将亮相冬奥会。

不过,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的氢燃料仍然存在种种问题。制运氢成本高企是我国氢能发展和普及所面临的首要挑战。另一方面,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的滞后也制约了氢燃料汽车的发展。中石化上海石油总经理沈辉更是直言,每公斤氢只有十几元毛利,单纯做加氢站,每年运营费用上百万,“目前看还没有好的盈利模式”。

筹谋氢燃料已久旗下公司拟分拆上市试制车终落地

上汽再练“氢功”:成本高运营难背后,谁能跑赢氢燃料黄金赛道?

上汽氢燃料电池汽车。图片来源:上汽通用五菱

2021年9月,基于新宝骏RS-7的第二代氢燃料电池汽车成功落地,搭载62kW的电堆和70MPa的高压储氢瓶,电机最大功率为140kW,整车最高时速可达165km/h,百公里加速时间低于10s,NEDC续驶里程大于400km,等速续驶里程600km,单次加氢时间小于5分钟。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挖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使用场景,计划在一到两年时间开发出100kW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方面表示。

上汽集团筹谋氢燃料已久。

早在2006年,上汽集团就成立了燃料电池车事业部,随后,上汽集团先后推出荣威750和荣威950燃料电池乘用车,2017年上汽大通FCV80燃料电池轻客实现商业化运营,2018年申沃燃料电池客车上线运营。

到2018年6月,上汽集团出资设立了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氢科技”),专注于研发氢燃料电池研发。捷氢科技总监蔡俊在2018年末时曾表示,上汽集团希望以独立公司的形式来进行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市场运作。

记者查阅上汽集团2018年报获悉,上汽集团在2018年度累计售出310台燃料电池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64.71%,由此实现了2.08亿元的收入。

随后,上汽集团氢燃料板块扩张不断加速。

2019年4月,上汽集团向一家名为斯林达的公司下了5年2亿元的氢能高压气瓶订单。

2019年6月,国内首个、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车全场景应用加氢站——上海化工区加氢站正式落成,这个加氢站由上汽集团和上海化工区联合打造,每天可加氢近2吨,每天可以为上汽燃料电池FCV80加氢400辆次,可以跑11万公里。

步入2020年,捷氢科技旗下的燃料电池项目在3月启动,总投资5亿元,实现12000台套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产能,预计到2024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不仅如此,捷氢科技准备分拆上市的消息也传出。

随着氢燃料不断发展,9月13日,上汽集团正式发布了氢燃料2025战略——在2025年以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旗下上汽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当天上汽集团推出了首款燃料电池MPV—上汽大通EUNIQ7。

老牌车企“大象转身”外资“大佬”来华分一杯羹

近年来,不少国内老牌车企“大象转身”,将氢燃料作为切入点入局新能源市场。

2018年6月,长城汽车副总裁托比亚斯·布鲁纳就曾表示,长城汽车已建成氢能技术中心,计划于2020年展示首辆基于专属平台的燃料电池车型,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推出首支燃料电池车队,最终将于2025年正式向市场推出成熟的氢燃料电池车型。

2020年9月,北汽集团总经理、北汽福田董事长张夕勇则宣布,北汽福田力争到2023年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商用车4000辆;到2025年累计推广1.5万辆;到2030年累计推广20万辆的计划,实现多品类、多场景应用,氢能规模化运营覆盖全国乃至全球。

今年8月,一汽解放也回复投资者表示,公司将燃料电池领域纳入公司整体战略规划中,并根据实际情况推进。公司不断强化氢能产业布局。

另一方面,外资车企中不乏氢燃料领域的“大佬”,也不断冲击中国市场试图分一杯羹,其中当属丰田最为知名,影响力也最为广泛。

据介绍,丰田最早于1992年就开始研究氢燃料技术。2014年,丰田远远领先于其他车企率先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氢能源汽车——第一代MIRAI,尽管当年加氢站还不够普及,但MIRAI也累计实现了破万的销量。

2020年12月9日,丰田发布了第二代MIMAI氢燃料汽车,配备3个储氢罐,续航里程可达650km。

2021年11月12日,丰田带着旗下氢燃料车进入中国,正式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提交服务车辆。此次交付车辆就包括MIRAI氢燃料电池车以及丰田首款国产氢能源车“柯斯达氢擎”等车型。

同时,丰田也持续加强与国内车企联手,不断为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做着准备。

2019年9月,广汽集团宣布与丰田签约,在广汽集团及合资企业的车型上搭载FC(燃料电池)技术。

2020年6月,丰田与北汽、一汽、东风、广汽等一众老牌车企签约,成立一家名为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的氢燃料公司。

不过,也并非没有车企反其道而行之。今年3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曾公开表示,本田、现代等车企坚持的氢燃料电池“应该被叫做智商税”。

氢气成本高昂遏制商业化运营加氢站易亏难回本

让车企颇为眼红的,显然是氢燃料的万亿蓝海。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蓝皮书》提及,到2030年,氢能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产值将突破万亿元;国内将建成加氢站1000座,氢燃料电池车达到100万辆。

不过《氢能源研报:中国氢能的挑战与机遇》中提及,制运氢成本高企是我国氢能发展和普及所面临的首要挑战。

国联证券研报也显示,氢气在终端加注至氢燃料电池汽车时,需先后经历制取、存储运输以及加注三大供应链环节,其终端销售价格直接取决于这三大环节的成本。由于当前氢能上游基础设施与下游市场相互制约,市场规模小导致企业成本分担不足。

据能链数据显示,德国氢价为9.5欧/kg(折合人民币约74.4元/kg),而油价情况则是1.53美元/升(折合人民币10.85元/升)。美国、日本、中国的情况都与之相似,虽然氢价、油价各不相同,但氢价都是油价的数倍。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氢气终端销售价格为50-80元/kg,远无法满足氢能下游商业化运营。上述研报分析,预计到2025年及2030年,我国氢气终端销售价格才会分别降低至40元/kg、25元/kg。

氢气成本偏高的结果直接体现在了氢燃料车上。国联证券研报表示,当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逐步由基础布局向市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高企的成本依然是氢能车最大的限制性因素,预计要到2030年氢能重卡TCO才能实现与柴油重卡平价。

具体数据来看,国联证券预测,2020年氢燃料电池重卡百公里TCO成本是846元,到2030年预计会下降到232元,年均降幅达 12.1%。

另一方面,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的滞后也制约了氢燃料汽车的发展。

有媒体报道称,上海氢枫能源的子公司在山东布局了两座加氢站,但受到土地指标、流程等各种因素制约,项目迟迟未能动工。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阮伟民还向媒体公开指出,有地方担心建立加氢站后会降低周边土地利用率,影响周边土地开发,也是加氢站选址难、建设难的原因。

今年2月,中石化宣布抢滩布局加氢站,拟在“十四五”区间布局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业内认为,合建站可以更好的解决土地问题,且适当降低运营成本,不过,如果加氢的车辆不足,仍然存在亏损的可能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徐超 校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