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重组渐成趋势 完善公司治理力求标本兼治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提速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17 浏览量:次
经银保监会批准,中原银行正式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和焦作中旅银行,“新”中原银行由此诞生;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获批开业,标志着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正式落地……2022年,金融管理部门有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仅上半年就有34家中小银行合并重组获批。增资扩股、补充资本金、处置不良资产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伴随着改革化险深入推进,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总体下降。
抱团取暖 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步伐加快
2022年以来,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屡屡被金融管理部门提及。市场机构多认为,在中小银行数量众多、资产质量普遍承压的背景下,通过合并重组提高抗风险能力的模式有可能在未来进一步常态化。
“从已有的实践来看,注资重组和兼并(合并)是处置问题金融机构较为主流的方式。”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这种方式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也可以降低政府干预成本与财政压力,在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问题银行的平稳退出。
曾刚谈到,目前,城商行改革化险主要是以在地方政府推动下进行合并重组的方式进行,有助于扩大中小银行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化解存量风险包袱,建立健全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和体系,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最终实现“1+1>2”的效果。
近年来,多地农村中小银行开始以市场化方式撬动改革任务,以合并重组的方式改变长期存在的“小而散”问题。监管部门对于农村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持有鼓励态度。银保监会此前就明确提出,“鼓励优质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适格机构参与并购重组农村中小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落实鼓励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支持政策,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和区域整合”。
标本兼治 不断深化公司治理改革
合并重组并不能解决中小银行面临的所有问题。“中小银行风险暴露除了和自身经营以及竞争环境变化有关,公司治理失效也是我国部分中小银行风险事件的主要根源。”曾刚表示,长期来看,合并重组并不能确保中小银行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必然得到提升。完善相关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建立更为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加大金融科技以及人力资源投入与储备,均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寻求标本兼治,持续加强和改进公司治理监管,推动包括中小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深化公司治理改革,并将此作为防范化解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实践来看,加强公司治理早已被纳入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后的重要工作。据了解,四川银行、山西银行、辽沈银行等新组建银行,纳入省属金融企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由省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强化监督。四川银行依法清理不合格老股东258户。辽沈银行从招商银行和国有大行引入管理技术和高管团队。
此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中小银行要及时运用专项债、永续债等渠道补充资本金,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在经营过程中把握好扩大规模、业务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的底线。
首单落地 农信社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2022年4月,浙江银保监局批复同意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开业,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正式落地,标志着以省联社改革为核心的农信社改革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进入2023年,多个省份农信社改革又有新动向。其中,贵州提出要加快省农信社改革;甘肃要稳妥推进农信社改革,组建甘肃农商联合银行;河南表示将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完成河南农商联合银行组建。
随着多个省份预告省联社改革,具体改革路径也再次被业内关注。目前,市场上较为认可的省联社改革模式有四种:一是成立统一法人的农商银行,二是转型为金融服务公司,三是改制为农商银行控股公司,四是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这四种改革模式各有利弊。将省联社改制成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在保持两级法人地位不变的同时,申请业务资质和牌照,增强服务内容和能力,是相对优化的一种模式。
谈及改革模式和方向的选择,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应选择适合本省区的改革模式。不同地方改革的重点和次序应有所不同。如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应将化解农信社风险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