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与现代的碰撞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17 浏览量:次
50年前的1973年4月8日,西班牙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在法国去世。半个世纪以来,关于这位杰出画家的研究与展览持续不断。进入2023年,欧美多国博物馆举办《毕加索庆典:1973—2023》等大型系列研究展。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立体主义与错视画传统”展,对毕加索作品的研究视角延伸至视觉文化与科技场域。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从艺术品收藏角度推出了“毕加索的庆典:新视角下的收藏”。还有一些展览聚焦毕加索的具体创作问题,如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推出“毕加索的雕塑”展,探讨他的雕塑创作对于现代雕塑风格的影响;西班牙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收集并展示毕加索转入立体主义风格之前(1906年左右)的大量创作与文献;法国安提比斯毕加索博物馆则关注毕加索晚期的风格创新。
从这些丰富多元、各具特色的展览可以看出毕加索之于现代艺术的重要性。“油画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物),而是战斗”,这是毕加索信奉的一条创作理念。不断突破自我、坚持创新,毕加索和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以无尽的阐释空间与丰富的创作启示。
开创立体主义画派
1881年,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小镇马拉加。他的父亲是一位绘画教师,毕加索自小跟随父亲学画。13岁时,他就能按照学院派写实标准塑造出逼真的人物、空间与光影效果。1900年,毕加索前往巴黎,在那里受到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艺术的熏陶。
1907年,刚刚26岁的毕加索与好友乔治·布拉克在巴黎拥挤的“洗衣船”画室开创了立体主义画派,开启了现代艺术最为核心的非写实性探索之路,在西方艺术史上树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文艺复兴以降,西方绘画一直遵循着单点透视的基本规则。毕加索和布拉克则提出,单点透视犹如一只静止的眼睛,传统写实绘画依据透视法只能表现一个视角。事实上,人们对物体的认知,是由所有可能角度的视图构成。在观看一个对象时,往往会从上、下、左、右、前、后等各个面向来观察。在“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基础上,毕加索发明了一种将众多角度观察到的块面组构为同一个绘画平面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大大突破了传统艺术的写实手法。由于这些不同角度的图像块面最初大量表现为立方体,当时的批评家惊呼:“这不过仅仅是一些立方体!”——“立体主义”因此得名。
毕加索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堪称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传统的人体题材在这幅作品中得到全然不同的描绘。借鉴非洲木雕的雕刻风格,毕加索笔下的5位少女面目粗犷、充满活力,画家对人物不同角度的观察被融为一体。例如,画面右下方的女士由正面的脸、侧面的鼻子和从后面才能观察到的后背构成。画面中的蓝天与人体都由碎玻璃般的几何形重新组构,令作品呈现出有限深度的扁平空间,完全不同于传统单点透视所营造的空间。
此后,毕加索和布拉克不断创新和推进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理念与实践。在“分析立体主义”阶段,毕加索将组构人体的几何块面不断分解,直到仅仅留下极少的特征,让画面充满几何构成感;在“拼贴立体主义”阶段,他在画面中引入报纸碎片、壁纸花纹、藤编材料等现成品,形成具有拼贴效果的平面化、装饰化语言。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实践所形成的几何构成风格,影响了意大利未来主义、俄罗斯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等众多现代艺术流派,在欧洲掀起前卫艺术与抽象艺术浪潮。
艺术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生活。有评论家说,立体主义的创作风格让人们想到19世纪末刚刚建成的埃菲尔铁塔。画作中的几何形体与埃菲尔铁塔1.8万余个构件在理念上有众多相似之处,它们更多通过众多单元相互组构的方式建构,而非通过描摹现实形成。通过现代工业机床生产而形成的硬边结构,被认为是现代视觉经验的一种典型代表,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正是对这些视觉经验的回应。
植根传统心怀家国
开创了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常被视为“离经叛道者”。然而,他的成就并非无源之水,其创新深植于古典艺术与西班牙文化传统土壤中。即便在拥有刀削斧劈质感的《亚威农少女》中,人们也能从画面左侧三位少女的结构中看到欧洲传统“美惠三女神”图式;右侧两位姿态扭曲的女性形象,也让人联想到西班牙样式主义绘画大师埃尔·格列柯与众不同的表现性。
学生时代的毕加索曾在普拉多博物馆大量临摹委拉斯开兹、戈雅、苏巴朗等西班牙大家之作,从中大量汲取养分与灵感,成为日后创作的重要源泉。1910年代末,立体主义艺术实践告一段落,毕加索返归传统,潜心研究古典大师作品,如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17世纪法国古典艺术代表人物普桑等,并创作了不少致敬作品。
在毕加索艺术人生的“新古典主义”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拥有具象特征与古典美感的形象,其中以妻子奥尔加为蓝本的画作尤为出色。创作于1921年的《母与子》(见图,李笑男供图)描绘了毕加索的妻子与儿子,画中人物具有丰沛的体量感,淡淡的蓝色与白色色调突出人物温暖的身体。在构图上,古典艺术中的水平与垂直关系占据主导,赋予作品古典的质朴与简洁。画面背景仅由3个色带组成,暗示了天空、海洋和未来,与母亲形象的几何形态形成温柔共振。母亲的姿态加强了水平方向构图带来的平衡感与秩序性,孩子活泼天真、自然摆动的小腿则赋予宁静庄严的画面以动感。
上世纪50年代后,毕加索又多次重返传统大师的画作中寻找灵感,最重要的方式是创作“变体画”,即以个人风格重画大师作品。他曾深入研究委拉斯开兹的《宫娥》,画下50多张不同风格的变体画。
毕加索的前半生更多是在自己的画室中建立“艺术王国”。1936年西班牙内战发生后,毕加索的精神屡遭打击:出生地马拉加遭攻击、年少时迷醉徜徉其间的普拉多博物馆被轰炸……他对朋友说,这些事件“扼住了我的咽喉”。
1937年1月,毕加索受当时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邀请,为西班牙在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展位进行创作。此前,毕加索从不接受委托创作,这一次却破例了。他以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袭击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为主题,创作了极其震撼人心的巨作《格尔尼卡》。通过黑夜中代表法西斯的牛头与奔走呼号的母亲、孩子,嘶鸣的马匹,以及受伤的士兵等一系列元素,毕加索深刻刻画了战争中分崩离析的悲惨世界,成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最重要的视觉珍品之一。
作为杰出的现代艺术家,一生都充满创新勇气与探索热情的毕加索,从来不曾忘记传统与家国。这或许是人们至今喜爱他、研究他、纪念他的重要原因。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4日 17 版)
- 上一篇:刘建超会见南苏丹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干部考察团
- 下一篇:伊朗期待更多中国游客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