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山海间的中国元素(旅人心语)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量:次
近山增底蕴,临水添灵气。被大自然眷顾的巴西里约热内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这里蓝天碧水,山海相连,长约200公里的海岸线点缀着30多处美丽沙滩。其中,月牙形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最为知名,曾被誉为世界十大美丽海滩之一。不远处,高约400米的面包山俯瞰着瓜纳巴拉湾,与周边绿树葱茏的蒂茹卡国家公园和植物园共同构成美丽的城市景观。2012年,“里约热内卢:山海之间的卡里奥克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里约热内卢也由此成为全球首个获得世遗“文化景观”殊荣的超大城市。
里约热内卢文化氛围浓厚,堪称影视之都、文学之城和音乐之乡。这里是南美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马拉卡纳体育场一度是世界上可容纳观众最多的足球场。每逢里约狂欢节,各大桑巴舞团在桑巴大道同场竞技,数百万民众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据组织者说,舞者的服装、道具和花车材料,八成以上来自中国。还有一些舞蹈团体选用“丝绸之路上的桑巴王国”等主题,写有汉字的服饰、憨态可掬的熊猫、中国古代士兵的铠甲等一系列图案映入观众眼帘,桑巴大道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
漫步城市,山海之间常见中国元素。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建园已超200年,古老茶树旁的一块石头引人注目,上面用葡萄牙文和中文写着:“1812年,首批抵达巴西的中国人在此栽下茶树,此为中国—巴西友谊的见证。”这块石头是来自中国福建的华安石,由植物园与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共同设立,向人们无声讲述着中巴两国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历史。
200多年前,中国茶农筚路蓝缕,携带茶树种和树苗来到巴西,种下茶树、传授茶艺。两个多世纪以来,旅巴侨胞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为当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也与当地民众结下深厚友谊。2016年,里约热内卢州正式通过法案,将春节列为该州官方节日。中式宫灯、玉兔贴画、春联福字、汉服展示、舞狮舞龙……充满年味儿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中国—里约友好日”“里约中文日”等也成为当地的官方节日。
在里约热内卢华人联谊会办公楼里,中国文化体验馆、中文教室、中医体验室等备受当地民众欢迎。由中海油巴西公司、巴西山河文化促进中心资助的科帕卡巴纳要塞管弦乐团也在这里进行重要的排练和演出。乐团成员大多来自当地的贫民社区,在中国朋友的支持下,他们努力追求音乐梦想。
走进城市北部最大的贫民窟马累社区,“明日之潮”马累音乐学校在当地有口皆碑。自2011年起,中国国家电网巴西公司开始为该校提供乐器和教学排练场地。由于缺乏引导教育,这里有些孩子一度误入歧途。如今,通过音乐学习,他们逐渐掌握演奏技能,并且有机会参加各类演出活动。流动的音符承载着孩子们的信心和希望,带着他们走上通向光明的成长道路。
在总督岛,我走进贫民社区一间没有顶棚、未曾粉刷的屋子,中国朋友正把米面粮油捐赠给妇女儿童。当地中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民众改善生活,展现出良好的社会形象。社区负责人卡拉·佩雷拉与当地居民一起用中文大声说着“谢谢”,她动情地对我说:“你们的爱和善意令人倍感温暖。”
近年来,中巴文化交流日趋增多。站在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学楼天台,仰望两兄弟山,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向我讲述着当地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高涨热情。无论是在大学里的中国文化课上,还是中国国际学校等机构的中文课堂里,一双双眼睛充满了求知欲。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里约热内卢城市轨道交通线上,600余辆中国中车城铁车辆承担着约80%的运能;在蒂茹卡国家公园,秀丽的“中国亭”是俯瞰全城的最佳观景台;在巴西《环球报》,媒体同行们热切分享着巴中往来的信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历史到今天,从曾经的跨山越海到今天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时代,中巴两国人民的交流不断走向深入。两国人民的友谊犹如葡萄酒一样,在时光中愈加醇厚,令人期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4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