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易okx交易所app软件官网地址(欧洲正一步步被美国推进“火坑”)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量:次
来源:朝阳少侠
近日,美欧围绕是否以及怎么向乌克兰提供米格-29战斗机闹得沸沸扬扬。先是波兰应美国所求表示愿把自己的米格-29送到设在德国的美国拉姆斯坦空军基地,由美国支配。美国却赶紧拦住,说波兰的想法过于冒险,因为美国和北约试图避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
停放在俄罗斯莫尼诺机场中央空军博物馆内的米格-29首架原型机“蓝色-01”。
很显然,美国想当“不粘锅”。米格-29从自己的基地起飞去乌克兰,必然有被俄罗斯报复的风险,索性不接这个“脏活”。由此不难看出,在乌克兰危机中,美国一直把欧洲国家推在前面,让他们挡子弹、当炮灰。
尽管美国带领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展开口诛笔伐和空前制裁,但并未考虑过欧洲国家的安危和利益。在这一场被西方政治正确绑架的“制裁狂欢”中,欧洲的利益被彻底出卖,但不少欧洲朋友仍不明就里,慷慨激昂。作为吃瓜群众,我替他们着急。
在这场危机中,欧洲的付出才刚刚开始。
首先,欧洲安全架构已然坍塌。欧洲地缘政治版图正被改写,冷战后三十年来欧洲孜孜以求的安全框架不复存在。北约没有给欧洲带来更多安全,反而用不断挑衅和挤压,将俄罗斯逼入绝地反击的处境。
冷战结束以来,北约违背“不再东进一英寸”的承诺,通过五轮东扩逼至俄边境。普京说,如在乌克兰部署弹道导弹,7、8分钟就能打到莫斯科,高超音速导弹只需4、5分钟。这相当于把炮口怼到了别人家门口。俄罗斯能忍吗?忍了能活吗?答案是否定的。然而,开场容易收场难,美国把俄罗斯惹怒之后便高挂“免战牌”,剩下的烂摊子就留给了欧洲。
第二,欧洲经济损失将逐步显现。美国拉上欧洲对俄疯狂制裁,从太空到航空,从芯片到油气,从金融链到产业链,力图彻底切断欧俄经济联系。现实中,欧盟是俄罗斯最大外国投资者,2019年欧洲对俄罗斯市场的直接投资额已超过3110亿美元。2020年,欧俄贸易额超过1743亿美元。这些密切而活跃的经贸、金融联系被生生切断,这将导致多少欧洲企业蒙受损失,多少欧洲工人被迫失业?
俄欧因制裁相互关闭领空,欧洲国家飞往东亚的航班不得不绕着俄罗斯走,成本陡增。而美国地理位置优越,其航空公司所受影响则微乎其微。此外还有涌入欧洲的200万乌克兰难民,亦将给欧洲国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乃至引发大量社会问题。我们看到欧洲民众欢迎难民的场景非常感人,可热情终究是一时的,难民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有前车之鉴。
2015年10月,大批中东国家难民聚集在斯洛文尼亚与奥地利边境。
第三,欧洲能源供应朝不保夕。受乌克兰形势影响,伦敦洲际交易所(ICE)数据显示,3月7日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涨到近3900美元/千立方米,是去年春天价格的十倍以上,而德国55%的天然气和40%的石油和煤炭依赖俄罗斯进口。因此,德国总理朔尔茨在美英压力下仍然坚持免除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
但美国总统拜登3月8日已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话音刚落,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即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北溪2号”项目已死。这条俄欧共同投资近100亿欧元的天然气管线,就这样被美国轻描淡写地判了死刑。
2022年3月8日,拜登宣布将对俄罗斯实施能源禁运,欧盟当天也宣布将寻求大幅减少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这一制裁将把欧洲能源供应推入困境。 (漫画 | 刘蕊)
欧洲媒体认为,乌克兰危机将严重冲击欧洲能源供应,不少人将在今冬明春面临是挨饿还是挨冻的选择。德国政界有识之士曾公开表示,“有人说,我们已准备好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以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但是付出代价的是人民”。
制裁俄罗斯,鞭子也打在欧洲身上。
欧洲乱作一团,美国诸事顺利。俄乌冲突让美国收获满满,很多以前想做但没做成的事也都办成了:俄罗斯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国力上短期内都难以翻身了,欧洲更“团结”了,北约更有“向心力”了,“北溪2号”终止了,德国和欧洲多国的国防预算也要超过GDP的2%了,美国石油、天然气和军火都可以在欧洲市场大卖了。 回顾美国在这场危机中的套路,大致是战争爆发前煽风拱火,唯恐天下不乱,战争爆发后输送情报和武器,但坚称绝不出兵。美国的如意算盘是,让乌克兰流血,让欧洲买单,让俄罗斯垮掉。这是霸权逻辑的典型套路,是离岸平衡的最新应用。
美国真正在乎过欧洲的利益和感受吗?欧洲的朋友们可以回想一下去年的两件事。去年3月,在美国鼓动下,欧盟以莫须有的新疆“种族灭绝”为由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遭到中国坚决反制,使经过长期艰苦谈判达成的中欧投资协定被欧洲议会搁置。这符合欧洲利益吗?不。这只符合美国利益。
去年9月,美国突然宣布同英国、澳大利亚组建“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并将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公然撕毁了澳大利亚与法国达成的潜艇采购协议,在背后给北约兄弟“捅了一刀”。这符合法国利益吗?不。这只符合美国利益。
2021年9月,澳大利亚放弃与法国2016年以来开展的潜艇项目,宣布与美国建立新伙伴关系,狠狠地“背刺”了法国一把。
近年来,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大声疾呼,要加强欧盟“战略自主”。这是富有远见的,但其关键是实现独立于美国的思想自主。陷入美国话语体系,已经让不少欧洲人难以看清现实,遑论形成独立的战略。当前,欧洲民意群情激愤,理性思考早已被情绪化和道德裹挟绑架。
2022年2月26日,俄罗斯驻斯特拉斯堡总领馆外墙被画上纳粹符号。
多年来,美国宣传机器对俄罗斯持续“妖魔化”。在西方眼中,俄罗斯就是输掉冷战的失败者,是曾妄想融入西方而被嫌弃的“二等公民”。拜登发表国情咨文时宣称,要让普京成为世界舞台上的“贱民”,这是多么大的口气,多么深的偏见。 由此,俄罗斯被刻画成了躲在黑暗中窥探西方、伺机报复的恶魔。其捍卫正当安全利益的所有行动,都被视为黑暗对光明的反扑,是专制政权对自由世界的进攻,自然应遭到全世界的讨伐和制裁。 反观美国和北约自己,则可以高举民主、人权、自由的旗号在伊拉克狂轰滥炸,将叙利亚变为瓦砾。
2019年3月,美国对叙利亚巴格兹镇发动空袭,造成60多名妇女儿童死亡。
欧洲媒体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呢?信息社会中,媒体们如果抱有政治偏见,仅按照从某一方面获取的脚本去采访报道,就会形成错误的舆论。在选票至上的西方,错误的舆论则会形成强大的民意压力,进而绑架公共决策。民情激愤一边倒,理性的声音被埋没,政府的决策被裹挟,长此以往,不出问题才怪。
2022年3月7日,欧洲议会议员克莱尔・戴莉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质问,成千上万阿富汗人背井离乡,寻求避难,却无人提及,难道只是因为入侵者是美国吗?
然而,美国自由民主的叙事已经走到尽头。这次危机之下,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文艺、教育等各个领域进行无差别封杀,对俄制裁飙到了“新高度”:永久中立国不再中立了;所谓艺术、体育无国界统统失效了,政治挂帅无处不在;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也不作数了,可以随意剥夺。说好的契约精神呢?美国这么多年构筑起来的那套伪善话术被自己彻底“打脸”。
事实上,美国从未因意识形态放弃自己的利益,因为那只是利益的外壳;而欧洲往往“不自由,毋宁死”,不断在地缘政治上演出“赔本赚吆喝”的戏码。须知让人当牌打,必然成炮灰。乌克兰是张牌,欧洲是另一张。美国才是真正的超级玩家,打烂一张,还有一张。只要欧亚大陆东西两端永不消停,霸主的交椅就坐得牢靠。我们愿邀请欧洲朋友共同思考,俄乌冲突到底是“自我实现的预言”,还是精心设计的战略?
人类以苦难为代价学习真理。乌克兰危机能让我们学到点什么?大国互信的严重缺失已经导致地缘冲突的回归。大国之间没有相互尊重和基本信任,到头来就是兵戎相见。 中国哲学讲“物极必反”,片面追求安全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就是安全体系的崩溃,大家都不安全。
去年年底以来,俄罗斯也曾尝试跟美国通过谈判解决核心安全关切,得到的回应只是傲慢与敷衍,留给俄罗斯的出路只有“用丛林法则对付丛林法则”。前两天,普京引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话说,“只要我有足够的生命,我将用语言、笔和剑捍卫我的祖国”。
一个大国的安全利益和民族尊严遭到肆意践踏之时,就是战争到来之刻。有人惊呼传统地缘政治回归了,大国对抗回归了。谁是始作俑者?只能怪冷战思维的作祟,霸权国家的妄为。
将俄罗斯逼入绝境,是西方的历史性失败,更是欧洲的悲剧。美国尚可隔岸观火,连向乌克兰提供米格-29战斗机都要假手波兰。而欧洲能躲到哪里去呢?欧洲的空间只有这么大,这场战争结束后,柏林与莫斯科的距离还是1600公里,欧洲国家仍将和俄罗斯生活在同一大陆上,并重新探寻构建安全架构的可能。而这一切为何不能在冲突爆发前开始呢?
欧洲在美国眼中,不过是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及利益而操纵的“提线木偶”。 (漫画 | 刘蕊)
维护霸权地位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为。而欧洲是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应该在所有领域寻求和坚持战略自主,不要充当美国维护霸权“事业”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