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汉服扮彩妆唱京剧,大城子镇百年梨花盛开成了网红地儿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1 浏览量:次
来源:新京报
记者:赵利新 王子诚 编辑:唐峥
4月15日,52岁的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张庄子村村干部赵长良,特意在上午九点的时候下山数了一遍,村里一共来了113辆小汽车。这座山坳里东西狭长的村庄,显出异常热闹。梨花层层叠叠,长满山坡。村南边小山上,耄耋老人们和从城返乡的夫妇,一块看梨花节表演。脸上涂着梨花彩妆、身穿汉服的姑娘,在梨树间穿梭。路旁有农民摆着果品叫卖。
这是三年来大城子镇首次举办大规模梨花文化节活动。不少已搬到城里住的原居村民回乡看表演,也有密云区外的人专程一睹百年梨树山村的风采,买当地产的红肖梨和果汁带回城。当地村镇干部告诉记者,当地被称为“百年梨乡”,年产梨果千万斤,如今又在休闲农业文旅方向发力,探索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4月15日,密云区大城子镇梨花文化节上,两位年轻的女孩身穿汉服在百年古梨树下自拍。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山村里的梨花节,城里人返乡看戏
整个张庄子村依山就势,房屋参差错落,遍布在山坡山坳间。要在村里找到一块宽敞地很难,一张临时搭建的舞台,就占了小半个平坦地,演员、观众站满台上台下,临近舞台的南边小山坡上,也几乎坐满了人。
舞台上表演的人,有的是专业表演者,也有当地村民自发组成的民间表演队。十来个墙子路村民,抡起鼓槌,敲起“墙子路大鼓”;有一身盛装的戏曲演员,唱了段京剧《梨花颂》。山坡上的观众,多是老人和小孩,看得津津有味。穿着汉服的人在梨树前忙着拍照。
开幕式上,观众在梨花树下欣赏戏曲《梨花颂》。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有三个常住在城里的高中女生,得知家乡举办了活动,带着汉服和父母回村里,和家人在梨树林里拍照。有刚50岁的中年女性,暂搁下在密云城区里的门店,穿一身洁白素雅的汉服,在花海里录制小视频。
最专注于舞台上节目的观众,是在村里留守的老人。小山坡的腰部,几乎坐满了老人。78岁的张永勤腿脚不便,坐在轮椅上,被86岁的老伴张德存推到步行道边看表演,夫妻俩称之为“看戏”。77岁的张玉贵从三里地外的自然村赶过来,扶着梨树“看戏”,“好几年,村里没这么热闹过了。”
数百年种梨史,村子以梨果和梨汁扬名
车要在山里连续转好几个弯,才能绕进大城子镇张庄子村的村口,一面山坡上刻着“红肖文化”四个字。大城子镇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红肖梨产区,有“红梨之乡”的美誉。当地人称,红肖梨在当地于明代开始栽培利用,在明长城修建的时候,红肖梨成为边防将士们充饥止渴的食物。
大城子镇有树龄百年以上的梨树近万株,其中红肖梨最多,除此以外还有大雪花梨、鸭梨、雪花梨、蜜梨等品种。4月15日,穿汉服的年轻人,头戴遮阳帽的外地游客,漫步在梨花树下,能看见蜜蜂嗡嗡飞来飞去,让人感到春日的气息格外浓郁。
一位市民在挑选大城子镇的文创产品。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张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张长永告诉记者,张庄子村有户籍人口1280余人,主要产业是林果业,村里种植了红肖梨、蜜梨等。村民们摘下的梨果,有三种销售渠道:一种是自行散卖,另一种是靠帮扶企业订单预购,还有一种是通过镇村里的农业合作社销售。
据统计,全镇梨果品种超过40种,年产量500万公斤。2022年,张庄子红肖梨百亩果园挂牌“老北京水果示范基地”。苍术会村苍术天蓝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社长、村党支部书记蔺占军告诉记者,密云区大城子镇的“红肖梨汁”一直比较有名,为了让红肖梨汁走出深山,去年合作社将包括红肖梨汁在内的农副产品在微信小程序上线,目前在北京市区很畅销。
村里仍保留十余亿年地质奇观,文旅产业活力待释放
张庄子村本就地形狭长,缺少平地,村里有条东西长约三公里的窄沟,成年人一步便可跨越过去。村里人介绍,这条沟,不能小看,祖祖辈辈没人想要填平过它。沟里有无数块淡红色或灰色的石头,大石头的表面、内部镶嵌着无数小石头,而且大、小石头密不可分。当地村民叫它“子母石”。
“子母石”。受访者供图
据大城子镇介绍,这是一条形成于16-18亿年前的“子母石”沟,当中蕴含着地壳运动、海陆变迁的地质文化,一直受到地质学界的关注和研究,也是亲子研学、科普教育的好去处。“子母石”是一堆形态各异的小石头共同组合成的一块大石头。这种石头主要成分为河卵石凝固体。
上午十一点,梨花节活动结束了,但仍有车辆汇聚在村入口旁的停车场。有旅游团体举着小旗子,沿着登山步道去往村里东南方向的山峰。“那个山峰是‘梨花顶’。”张长永说,梨花顶海拔1028米,是传说中唐代女将军樊梨花安营扎寨的地方,虽然已不见当年建筑,但在梨花顶上,可以看到蜿蜒的古长城和漫山梨花,从而成为网红打卡地。
梨花顶的游人变多,始于2017年。当时村里修了两条登山步道,其中一条可直通梨花顶。张长永告诉记者,每到周末,就有数百城里人跑来登梨花顶,现在村里打算发展民宿产业,再引导村民做好旅游服务,向休闲文旅方向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