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内财经

念楼学短(编辑典范 学者楷模——致敬出版家锺叔河先生)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量:

编者按

近日,《锺叔河集》已由岳麓书社隆重出版。《锺叔河集》共十册,320余万字,首印3000套。内容涵盖锺叔河先生的所有著述作品,即《走向世界》《从东方到西方》《与之言》《小西门集》《笼中鸟集》《青灯杂抄》《书前书后》《儿童杂事诗笺释》《念楼学短》《学其短》。涵盖专著、叙论、杂文、社会文化评论、散文、随笔、书评、题跋、笺释、读书笔记等。

锺叔河,1931年生,平江人,著名出版家、学者、散文作家。20世纪80年代起,他主编了《走向世界丛书》《曾国藩全集》和《周作人文集》,影响了一代国人。锺先生经历跌宕,但始终笔耕不辍,在编辑与写作中一步一步引导更多人“走向世界”。1994年,锺叔河获第三届“韬奋出版奖”,2017年获第六届韩国坡州图书奖特别奖等大奖。

《锺叔河集》的出版,是我国出版界的盛事,亦是读者们的幸事。《湘江周刊》特邀该书责编及出版界名家撰文推荐与纪念,以飨读者。

李缅燕

编辑典范 学者楷模——致敬出版家锺叔河先生

《锺叔河集》书影

2021年8月,叔河先生在家中突发脑梗,被就近送至湘雅医院救治,后虽脱离生命危险,但身体左半瘫痪,饮食起居完全无法自理。一年多来,通过按摩理疗、饮食调养、药物治疗、辅助锻炼等方式,先生身体恢复些许,去年底又感染新冠。

先生已是92岁高龄,本来身体就不好,把我们急坏了。先生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其间几次病情反复,万幸终于转危为安。

犹记得先生入院当天,特地来电嘱咐我不要把情况告诉任何人,以免劳烦更多人记挂。话未说完,他便在电话那头猛烈地咳了起来,听得我心急如焚。缓过一阵后,先生宽慰我说:“没有关系……我们已经把该做的事都做了,该出的书都出了……这次就算交代在这里,我也没有遗憾了。”

先生话中指的便是这套刚面世不久,由岳麓书社出版的十卷本《锺叔河集》。

“半路出家”,走向世界

叔河先生历来笑称自己做出版是“半路出家”。这不完全是谦虚,事实上,他49岁才开始编书,从事出版工作的时间,仅十余年而已。但他这十余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常人数十年或终其一生都难望项背的。故称他为出版家,乃至当代华人世界最杰出的出版家之一,是客观中肯的。

叔河先生能在出版界声名鹊起,能获得出版界的至高荣誉——韬奋出版奖,能引起海外文化界的重视,列入《世界名人录》等诸多国际性人名词典,离不开他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

编辑典范 学者楷模——致敬出版家锺叔河先生

“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这是法国诗人缪塞的名句,也是锺先生读书、写书、编书的指针和箴言。这句话被置于《锺叔河集》每一册书的扉页背面

20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崭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人再一次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征程。叔河先生策划的这套丛书,以宽广的视角辑录和整理了近代中国人考察西方的著述,这些著述不仅真切地记述了泰西各国的社会状况、政治制度、文教设施、山川景物、风土人情等,还涉及了中西方交往的方方面面,一经推出,便在出版界、文化界和读者大众中美誉如潮。

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的李一氓称《走向世界丛书》是“近年出版界一巨大业绩”,是“我近年来所见到的整理古文献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一套丛书。在这方面,推而广之,可称为整理古籍的模范。”许多前辈学者写来热情洋溢的信件,对丛书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钱锺书先生也关注到了这套丛书,他参与审阅了部分书稿,还从学术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通信中,他热忱地对叔河先生表示:“弟素不肯为人作序,世所共知,兹特为兄破例,聊示微意。”这本钱锺书一生唯一一次愿主动为人作序的书,便是叔河先生的史学专著《走向世界》(收入《锺叔河集》卷一)。

叔河先生策划出版《走向世界丛书》的成功,充分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从上至下热切融入世界的文化态度。这套丛书给国人带来的影响,至今仍有余音,这一点我们从丛书的长期热销及其《续编》的广受追捧便可管窥。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人群超过4亿人……四十多年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成果有目共睹。回望四十多年前,叔河先生甫一走出磨难,便毅然投身出版,他以图书为启蒙工具,以助推国人走向世界为己任的眼界、担当和胸怀,不由得让吾等后学由衷生发感佩和致敬!

自己的点子和音色

叔河先生于出版的成就自然远不止此一端,他主编的《凤凰丛书》,广收久已绝版的近代中国艺文旧籍、文史资料和研究著作,以题材多样、价值多元著称,对处于转折时期的中国读书人,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启蒙的作用。他策划的《风土丛书》,开本小巧可爱,装帧朴质素雅,原计划分辑出版,每辑十种,专收古人论述各地岁时、节令、舆地、物产、风俗、人文、方言等的著作。叔河先生以其过人的胆识和坚忍的意志,为开阔中国读书人的视界披荆斩棘、筚路蓝缕。

编辑典范 学者楷模——致敬出版家锺叔河先生

锺叔河。王平 摄

彼时岳麓书社只是编辑仅十余人的小社,年出书不过百种。叔河先生坦言岳麓“在出版界这支宏大的交响乐队中,只是个打边鼓的小角色”,但“正因为角色小,我们不能不努力打出自己独特的点子和音色;否则南郭吹竽,有我不多,无我不少,岳麓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叔河先生在岳麓主持工作时,提出“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这一广告词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贯穿于图书出版的每一个环节。岳麓出版的每一本书,都要从版式、字号等细节考虑如何节省版面,在内容完善、不影响读者阅读的前提下,做到减少成本,降低定价,真正实现高质、低价。唯有这样,才能尽量减轻工薪阶层和青年、学生群体的经济负担,让每一位爱书的人都能买得起书。

此次《锺叔河集》的出版,也秉承了先生一贯的出版宗旨,我们在编纂、审校、设计、排版、印刷、装订、包装等环节不计成本,大力投入以求尽善尽美;在当下电商大战催生书价虚高的书业生态里,我们依然坚持高质量、低售价,让读者能“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这于传统书业不景气的今天,也算“努力打出自己独特的点子和音色”了吧!

半是编辑,半是学者

作为一位编辑,叔河先生编的书,可谓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上至钱锺书、萧乾、黄裳、张中行等老一辈学问家,下至普通群众、学生、孩童,都是他的书的读者。

同时他又是很会写书的。先生常言:“好编辑是编出来的,也是写出来的。”他说编辑要有“两支笔”——朱笔编文,蓝笔自娱。

由于以书为业,叔河先生写了不少序、跋;又因酷爱读书,读书笔记也写了不少。先生的文笔是很见功力的。黄裳在《书前书后》(收入《锺叔河集》卷七)一书的序言这样赞道:

作者又是善于文章的。……如果寻根溯源,这种笔路风致,可以到东坡、山谷、放翁的题跋里去找。有如人的面目表情,有的只是一微笑,一颦蹙,而传达情愫的力量却远在横眉怒目之上。

周实老师曾这样评价先生的文章:

那剑总是寸寸而出,剑气一旦逼住对方,也就悄然入鞘了。

将叔河先生作文比作侠客出剑,形容入木三分,真是绝了。古时顾恺之论画,改嵇康诗句言“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叔河先生的这些文章,读来入口即化,品后又富于营养之妙,颇有“目送飞鸿”之感,值得我们欣赏咏味。

叔河先生从不以学者自居,“只是个退休后还有点读读写写兴趣的闲人罢了”。但先生著书、治学是极用心周到的,单从先生的《儿童杂事诗笺释》(收入《锺叔河集》卷八),便不难窥见其治学态度。他用了考据家“本证”的方法,对周诗所涉名词一一做了考究,又借用诗人的话来阐发诗意,这一切都建立在他对周作人著作的细致研读之上。这本笺释取材之广、取径之多,“实在可以看作研究工作的一种新的尝试,也不愧为范本。”(黄裳语)

先生虽非考据家,但亦十分在意笺释内容的严谨性,生怕误导读者,兹举一例说明。

《甲十二·立夏》一篇,从前版本的笺释中,先生误把“淡竹叶”当作“淡竹”的叶子,而实际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淡竹叶可以入药,但它根本不会发笋。经热心读者“雨云”提醒,先生立即动手查阅相关资料,又拜托我用电脑也查一查。最终我们将笺释文字修订如下:

安徽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一年版笺释云,淡笋“是生长药材‘淡竹叶’的淡竹所发出的笋”,乃是完全不对的,特在此更正,并向在《包商时报》给予指正的雨云君致谢。

先生在回复读者的信中诚恳地写道:

经查,“淡竹叶”并非“淡竹”之叶,而是另一种植物,我是见《越谚》说“淡竹……叶堪疗疾”,便想当然地认为它就是我从小吃药吃过多次的“淡竹叶”,粗心致误,当引以为训。

叔河先生乐见自己的文章被挑出毛病,最好是硬伤。闻过则喜,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是君子的美德,也是学者治学应有的态度。

先生常说自己“不是什么学者,没有很多的学问,也没有大的抱负,只是读过几本书,有点普通的常识”。坦白讲,若论学历,先生高中未毕业就进入报社工作,那之后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没能有机会深造。但先生从未停止对知识的渴求,总能创造条件自觉地学习,即使艰难困苦,他也在通读二十四史。

念楼的几只大书橱里,摆放着《汉语大词典》《说文通训定声》《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清实录》《清代通史》等精装、线装书,每一本都有经年使用的痕迹。钱锺书先生曾称叔河先生“卓识明见而博采穷搜之学力又足以相副”,这是毫不夸张的——正是凭借前面数十年如一日的知识沉淀,才有了后来《走向世界》(收入《锺叔河集》卷一)《从东方到西方》(收入《锺叔河集》卷二)等学术专著的厚积薄发。王一方、王建辉两位出版界前辈曾撰文将先生著书与编书的特点分析得鞭辟入里:

梳理锺先生的著述与编辑书目,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个大场景、两条干脉。大场景是近代中国文化汇入世界文化这一过渡期的风云奔涌。两条干脉一条是“东士西游”,包括实录、心态、反思与启迪;一条是“士的蜕变”,从思想史、文化史层分析由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艰难转型及其内在动因。这两条干脉互为经纬,前者是《走向世界丛书》所收载的内容,这套丛书以独到的选题角度,缜细的编、注、校、引功夫及一连串辉光灼人的叙论曾震撼史坛,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思想启蒙过程中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共鸣与喝彩。后者包括近二百年来著名思想文化巨子在西潮冲撞下的心灵撼动、觉醒,既有黄遵宪、郭嵩焘、周作人等人的个案探讨,又有一些群体与比较研究;既有长篇宏论,又有诸多历史随笔、杂感。

叔河先生既是有学者底蕴的编辑,又是有编辑功底的学者,是吾辈后学的典范和楷模。值此十卷本《锺叔河集》结集出版之际,谨以此文向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作者系岳麓书社编辑,《锺叔河集》责任编辑)

名家说

叔河同志的这一系列文章(即《走向世界丛书》,编者注),中肯扎实,不仅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很能够引导我们提出问题。 ——钱锺书(学者、作家)

他(钱锺书)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杨绛(作家、翻译家)

锺叔河先生是一位有独立思想的学者型出版家……他始终关注着中国如何在继承传统和学习世界的过程中走向全球文明。——董秀玉(三联书店原总经理、总编辑)

锺叔河先生是当代成就斐然的出版家和风格独具的散文家。他所编所写的诸多书籍,经受了岁月和市场的双重淘洗,长销不衰,广受好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梁由之(作家、策划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