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威(《大败局1》商业案例之瀛海威 中国互联网第一个殉道者∣读书心得)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量:次
【历程】
1995年5月,北京瀛海威科技公司创立,当时有两家股东,张树新的天树公司和她的丈夫姜作贤的卧云公司,张树新任总裁。张树新与丈夫一起设计出的“瀛海威时空”网络挂在中国科学院之下,是当时国内唯一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
1996年9月,国家经贸委属下的中国兴发集团决定投资瀛海威,中国兴发集团与北京信托投资公司占60%,天树公司与卧云公司的股权比例下调为26%。
1997年1月,瀛海威与微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3个月内,在上海、广州等8个中心城市的分站开设,其线上用户收入达到110万元。
1997年,张树新对外宣布:瀛海威将耗时3年,投资千万,推出《网络中国》大型主题信息。
1997年6月,国家邮电部门投资启动169全国多媒体通信网,全国入网价格大调整。同年9月,瀛海威月收入下跌到30余万元,其全国站点的网民加起来不足6万人。
1998年6月22日,由于持续亏损,中国兴发集团与张树新之间日渐激烈的冲突终于爆发,张树新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迫辞职。
1998年11月7日,瀛海威15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又集体宣布辞职。中国兴发集团负责人称辞职事件是由身为瀛海威股东的张树新一手策划的。
1999年,通过一系列整合重组,瀛海威正式由兴发集团全面掌控。在2000年的“中国互联网影响力调查”中,瀛海威的得票跌至第131位。
2000年6月,中国兴发集团提出由兆比特公司以零收购的方式收购瀛海威通信,张树新等决定回购。
2000年8月25日,张树新将瀛海威小股东决定回购瀛海威通信的消息公之于众,并称已筹足首期收购款。
2000年8月28日,瀛海威股东会未能就张树新回购一事做出决定,但张树新表示不会放弃。
2001年8月,瀛海威弃守ISP,宣布“大转型”。瀛海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意科控股在香港联交所发表公告,以480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国内著名的ERP软件生产商珠海天心。
2001年9月,瀛海威开始裁员。自此后,公司的业务发展一直举步不前,三年后,瀛海威彻底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在2004年正式注销。
【经验与教训】
1、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许多企业都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往往这种企业都活不长久。因为一条没有前人的路注定充满了陷阱和危机。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少不了一批企业的试错,而试错的代价就是企业很可能倒闭。
互联网启蒙混沌年代,概念创造奇迹,模式决定一切,进入门槛低下,竞争无序而激烈。瀛海威起步早,但经营模式的落后和经营理念的非主流,使得瀛海威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滑离了资本市场的最佳投资点区,变得危机四伏,举步为艰。
2、产品未聚焦,市场定位模糊
企业一切经营行为当以市场为主导,回顾瀛海威在网络界神话般风光走过的两年,从轰轰烈烈的“百姓网”建设筹措到“网上延安”的反应平平,也许甚为感喟的便是张树新本人。几轮巨额投入,几番苦心经营,可结局却是“网上延安”刚刚开幕却又谢幕在即。
我们都知道,想做成功的企业,有一条铁律就是:在某一领域深耕,做好这个领域的专家,再去扩充其他的商业模式。
问题的关键在于,瀛海威的网上经营模式违背了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尽管独具匠心,尽管志向高远,但是只要深谙市场经济者都该明白,在市场的食物链中,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的产品导向都该以客户需求为主导,否则企业只能是幻影孤岛,难以独自求存。
瀛海威一心要做大,但做大之前没有先潜心去打造这一根据地型业务,四处出击,终于难以支撑住大而化之的野心。
摊子铺得太大了,什么都想做,却什么都做不好。
3、死抱技术创新,缺乏用户思维,未顺应互联网时代因势而为
瀛海威,对于中国百姓走入互联网时代承担起不可小窥地“启蒙者”角色,但是企业策划与形象宣传不是企业的经营模式。瀛海威在“门户时代”刚起步的时候没有根据用户需求选择转型,不考虑市场规律,实行联机服务收费,坚持自身制定的标准去对抗市场,妄想改造市场,不愿更改经营模式,结果才会在大势下被轻易打败。瀛海威错过了转型的良机,而那些在张树新之后进入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对手们,则抓住了这次历史性的机会蓬勃发展。
4、融资方式单一,依赖于银行贷款
企业如何融到资金、如何使用资金,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方式,如果运作不当,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困难,甚至加速企业的“死亡”。
对于瀛海威失败的原因,张树新也进行过总结:“原本我们是打算卖面包的,结果却需要从种麦子开始做起,卖面包的利润是无法承担种麦子成本的”,这段比喻也直接暗示了瀛海威的结局。原来瀛海威一直以来都是依靠银行贷款,除此之外还有股东的资金。但是利润却不足以支撑投资的费用,与此同时还有众多员工费用需要支出。张树新觉得瀛海威是没法走得更加长远的,因为瀛海威的负债在不断攀升,几乎所有银行的贷款都借过了。资金成为了“压垮”瀛海威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也是张树新决定放弃瀛海威的根本原因。
互联网本该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这一点瀛海威确实做到了。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出现时,它却没有及时跟上时代趋势转型,导致巨大的商机被错过,最终还是被资金所困,走向倒闭的道路。
张树新很遗憾,自己没有认识到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在股权上轻松地就出让了投票权,在商业模式上也没有形成足够的中短期收入。这些来自行业拓荒者的经验、教训和思考,而她的后继者们,则踩在她的肩膀上创造了现在精彩纷呈的互联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