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四年(上海1883,中国第一次金融风暴,大佬都倒台,若不内斗或许会好点)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4 浏览量:次
光绪九年(1883年),一场规模浩大的金融风暴席卷上海滩。短短时间内,上海78家钱庄度日如年,最终只剩10家苟延残喘,行号受牵累而停业者,高达三四百家。在严峻的形势之下,当时的商业巨鳄纷纷设法以自保,上海的商业市场迎来一次大洗牌……
光绪八年(1882 年)是上海著名的大商人徐润最为志得意满的时候,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商和房地产商,他在商界可是大名鼎鼎。徐润常常先把房屋抵押给票号或银行,换取资金之后再购置房产,然后继续抵押。他是个特别有商业眼光的人,每次都能看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段,然后以低廉的价格买下,经开发后再高价卖出,一来二去,就积累了大量资产。
上海优越的经济地位也为徐润的崛起制造了绝佳条件。彼时的上海可谓商贾云集、贸易繁盛,来来往往的商船把港口堵得水泄不通。在这样的基础上,外国银行、钱庄还有票号在上海遍地开花。以这三者为基础,一个新的东方“魔都”崭露头角,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他们的金融服务。
这里就像一个沸腾的红海,是冒险家和投机者的乐园。光绪四年(1878年),李鸿章开办了开平矿务局,要在上海招股100万两。轮船招商局的经验告诉商人们,洋务企业盈利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大家都踊跃响应,很快便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事实也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新式企业的建立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回报。
有了先例,上海的商人对招商集股充满了热情,每次有新公司开市,都会围上来一圈想要入股的商人。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下,上海的股价一路攀升,进一步刺激了更多人投资入股。可就在这时候,一个巨大的危机到来了。
1883 年初,一家叫作金嘉记丝栈的大商号因亏损 56 万两白银而倒闭。这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金嘉记的倒闭让上游的 40 多家钱庄贷出的钱收不回来,为了弥补亏损,它们只好暂停发放新贷,并尽量收回旧贷。这下被收回贷款的商号就麻烦了,正常来说,商号并不会预留太多流动资金,一旦资金链断裂,下场就是倒闭。
果不其然,很快,上海的商号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倒闭的商号没办法归还钱庄的贷款,所以连带着钱庄也倒下一大片。谁能想到,一家商号倒闭,竟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本来高涨的股市瞬间被打入冰点,整个市场陷入混乱。作为上海房地产龙头的徐润损失最为惨重,由于大部分房产都是靠抵押贷款而来,他的固定资产在这场风潮中瞬间蒸发大半,手上的股票几乎成为一张废纸,而且此时的徐润还身负 250 多万两白银的债务。他苦苦挨到光绪九年(1883 年)十一月,不得不宣布破产,并拿出全部资产抵债。一个在上海叱咤风云多年的商界巨子就这样倒下了,但危机带来的后果还远没有结束。
胡雪岩也是一位清代的著名商人,他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徽商,靠着帮左宗棠的湘军办后勤起家,在各省开办了 20 多家阜康银号,是当时有名的“红顶商人”。可就是这么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却在晚年吃了大亏,甚至以一个悲剧的姿态从政治舞台上黯然退场。
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当年浙江蚕桑叶遇到虫害,而且气候不好,出现生丝减产。胡雪岩以为国外也是如此,便花了2000万两银子买光了国内的生丝,据估计折合 15000 担,打算借此机会卖个好价钱。没想到意大利没受到气候影响,生丝丰收。洋人可不想让胡雪岩坐地起价,于是控制海关阻止中国生丝出口,胡雪岩进退两难,最后只能低价处理,亏损了整整800万两。损失之巨,强如胡雪岩这般的大商人也难以承受。
胡雪岩没有意料到的是,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投资失败,而是他商业生涯的终点。胡雪岩帮左宗棠办后勤起家,从此得其赏识,后来左宗棠组建洋枪队“常胜军”,创立福州船政局,西征阿古柏叛军时,胡雪岩都出力不少。因此他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成为人人艳羡的红顶商人。
但麻烦也随之而来。左宗棠与李鸿章两人不和,作为左宗棠的得力助手,胡雪岩自然也不招李鸿章待见。此时李鸿章也有自己的钱袋子,那就是积极参与洋务的官办商人盛宣怀。李鸿章要扳倒左宗棠,必先拿掉胡雪岩,而这次上海金融风暴,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因开办蚕丝厂而元气大伤的胡雪岩,只好从自家的阜康银号调款来应对危机。但在李鸿章势力的刻意渲染下,正常的调款却被说成是挪用存款,于是生怕自己财产有失的民众,纷纷到阜康银号取款兑现,一场规模浩大的挤兑风潮就此爆发。盛宣怀的商帮也行动起来,他联络各家与自己有业务关系的商号,共同参与这场对胡雪岩的阻击战。他们一方面散布对阜康银号不利的消息,一方面暂停自家商号与阜康的业务往来。
作为一个声名显赫的商业人物,胡雪岩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如今,事态的发展已超出了他的掌控范围,前来取款的民众几乎踏破了银号的门槛。另外,在盛宣怀的授意下,各大商号纷纷表示财力不济,不能向阜康银号抽借资金。而且外界各种不利消息充斥着大街小巷,有的说阜康银号日不久矣,如今已在大批抽逃资金。有的则言之凿凿,说是各地分店都在转让,有的已经人去楼空。内外交困,再加上恐慌情绪的无止境蔓延,阜康银号举步维艰。
就在这个当口,法国人也跑来凑热闹。中法战争爆发之后,法国军舰跑到吴淞口,声称要进攻江南制造局,整个上海人人自危,商业进一步陷入严重萧条,物价急剧下跌,各钱铺赶紧收回贷款。这让胡雪岩的处境雪上加霜。
光绪十年(1884年)的冬天,可能是胡雪岩人生当中最为难熬的一个寒冬。那一年,阜康银号分号在短短几个月里便纷纷倒闭。再然后,一纸“贪污挪用国家粮饷”的举报信飞至朝廷,给胡雪岩以致命一击。
到了 1885 年,胡雪岩不得不宣布破产。
阜康银号的倒闭震惊了全国。这可不是一家普通的银号,而是一家规模庞大、辐射全国的巨型银号。全国许多钱庄商号都与阜康有紧密的业务关系,这个庞然大物的倒下必然会砸死一大片钱庄,连京城有名的恒兴、恒和、恒利、恒源这“四恒”钱庄也没能逃脱厄运。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在福州病逝。4个月后,胡雪岩也郁郁而终,此后盛宣怀崛起,缔造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文史君说
这场风暴并不限于上海,还波及全国乃至与清朝有业务关系的洋商,影响极大。无数普通商人和钱庄掌柜纷纷宣布破产。中国人可能是第一次体会到金融风暴的恐怖,在这场风暴中,传统的钱庄弊端暴露无遗。当时的钱庄仍然习惯靠信用贷款,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抵押物。可当风暴真的到来,没有压舱物的巨轮很容易失去控制,并引发连环碰撞事故。而钱庄相较于票号本来就势单力薄,资本和规模都不足,更容易在风暴中沉没。从这之后,传统金融机构的处境变得愈发恶化了。
参考文献
曹流:《1883年金融危机中的商人与政府》,《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
姜新,周宝银:《浅析1883年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商人——以徐润和胡雪岩为例》,《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昕冉自得)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