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中信集团发展史(上)读书分享)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5 浏览量:次
前言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前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集团,英文为CITIC Group),为中央金融企业,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创办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
2021年8月,中信集团在《财富》榜单位列第115位。
一、商业模式及战略
中信集团的商业模式,可能用其公司章程里面的话开始比较合适,“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实行现代化的科学经营管理”。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央领导的大力支持之下,依靠政策红利突破一个又一个限制,依靠市场化的经营持续地盈利和扩大规模,中信一手利用外资在海外投资,一手利用外资在国内发展实业进而聚焦到金融业,开创了国内一个又一个第一,逐步成长为国企的“压舱石”和中国版的“花旗集团”。
而中信实业板块中的企业,都是根据自身所特有的资源优势,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占领市场,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高边际收益”。因为面对当时工业基础单一、经济总量羸弱、市场规则混乱、行业壁垒林立的中国经济大环境,中信几乎在所有的非金融产业都不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导致了90年代中后期中信公司的战略大转型,从“五位一体”逐渐转向“以金融业为主”。
二、荣毅仁的创业
受邓小平委托,“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带领工商界人士创立了中信集团,依靠党外人士和诚信商界领袖的身份,以一个不同于常规国企的路径带中新闯出了一片天。
中信集团成立14年,从50万元起步,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3万多人,已经具有了中信实业银行等13个直属公司、7个直属地区子公司、6个下属公司、7个直属海外子公司,公司总资产已超过800亿元人民币。经过这14年的发展,中信已经建成了一家大型综合性跨国公司,成就了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更练就了一个卓越高效的企业团队。
三、王军的锐意改革
1993年,当中信集团大权交接的时候,企业大而不强。正如原中信集团副总经理秦晓所说,大多数中信投资企业的特点是:
①不具备经济规模
②不控股、不直接参加管理
③效益不好,或权益得不到保障
④所形成的资产几乎没有流动性
在这一大背景和机制下的中信投资,当然不可能产生有效回报,中信财务现金流高度紧张就成了显而易见的事实。中信的成长得益于多元化,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中信内部产生的问题,特别是结构层次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与多元化相联系的。
在这种情况下,王军逐渐明确了“有所不为、有所为”的中信发展思路。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①摸清资产结构,理清资产关系
②调整投资业务,压缩投资总量
③严格挑选项目,压缩长期投资
④整合公司布局,避免重复投资
在度过全国投资过热、子公司频频爆雷的危机之后,王军改变了中信过去“五位一体、不涉证券”的方针,积极布局“金融、服务、实业”三大板块,并以金融业为主。
四、聚焦金融主业
面对国内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信公司没有向国家伸手,而是依靠自身力量,承担了巨大的财务成本,共向中信银行注资272.5亿元,累计提取拨备及核销不良资产248.7亿元,使中信银行净资产大幅提高,资本充足率提前达到监管要求。在此基础上,中信银行顺利完成了银行的重组、改制、上市工作,开创了中国国有企业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成功范例。
在经历了从2006年中信银行改制、引入战略投资者直至2007年上市这样一系列接连不断的大动作之后,中信集团已经基本收回了对中信银行的全部投资,并依然保持了对中信银行在70%的股权控制地位。而光大集团在光大银行的权益为 6%,招商局在招商银行的权益为19%。
目前,中信集团拥有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期货等门类齐全的金融业务,金融综合服务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截至2008年末,中信集团金融业务总资产13204亿元,营业收入75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12亿元。
五、王军的“花旗梦”
1968年,为了规避法律的限制,花旗银行走出了重要一步——成立花旗控股公司,以其作为花旗银行的母公司。花旗控股公司下辖13家子公司,包括银行、证券、投资信托、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业务。通过这一战略,花旗公司绕过美国法律的限制,走上了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道路。
2001年12月,经过多次汇报与沟通,最终人民银行批复的改革方案与王军原来的设想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无论怎样,如此设计下的中信集团,其新体制与现行分业监管制度已经不再直接冲突和矛盾了:
①改变中信公司性质,实行集团化经营。 ②重组中信公司的信托业务。
③设立中信控股香港公司。
④设立控股子公司,理顺集团内管理体制。
⑤对中信公司关于将境内部分金融类公司的部分股权注入中信控股香港公司在境外上市可做进一步研究。
⑥改制后的中信集团框架是中信集团下设中信控股公司和中信投资控股公司,分别持有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投资股权。
这是个令人眼前一亮的信号一一中国金融业正由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过渡到“法人分业、集团融合”,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中信控股公司的成立和运作,成为一个最好的实验室:打破绝对分业模式,积极探索混业方向。
在王军的后继者孔丹上任不久,中信银行成功上市,中信地产全面整合,中信重工改制并一跃成为“最好的企业”,“鸟巢”顺利竣工,中信国金完成转型进程,中信进人《财富》 “世界500强”。
中信公司净利润从2006年的6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60亿元,彻底摆脱了困顿数十年的现金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