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良(德国商业银行章良:疫情考验全球供应链韧性 联动母行网络服务中企走出去)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5 浏览量:次
证券时报记者 段久惠
11月25日,在德国商业银行2021经济展望年度发布会上,德国商业银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章良分享了疫情期间的外资商业银行的各种商业机会。
在世界主要的市场国家里面,中国是唯一的一个能实现GDP正增长的国家。章良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发现,供应链的韧性成为企业客户关注的关键问题,“不管是中资客户还是国际企业客户,他们对产业链的重视程度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此前,他们传统地认为供应链就是需要效率和成本的控制。但是在疫情之后,更多人的关注的是供应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我们看到的其中的有一个变化,更多的出租项目会要求进口商提供银行的签名证,同时更多的出口企业会要求信用证的开出行。包括在欧洲意大利、波兰、亚洲发达国家韩国等,这些国家的银行开出的信用证也要求加保。”章良觉得,这是在疫情情况下的一个新的发展情况,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注重贸易业务跨国融资业务也带来了更多的业务发展机会。
“贸易融资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欧之间的投资即使在疫情的情况下也大有可为,从德国和欧洲向中国投资的角度,德国近年来一直是欧盟国家中向中国投资最大的国家之一。疫情并没有影响德国向中国的FDI的投资。”章良介绍,通过他们了解到的情况,现有的所有的德国企业客户,没有一家有离开中国市场的计划,都是继续继续执行在疫情发生之前制定的今年的投资计划,扩大生产。相反,欧洲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制造业子公司对母公司的贡献显著增加,在全球也有更多的出口机会。
“德国企业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非常基本的模式,所以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总投资量和德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量大体相当,那么大多数的德国企业都会在上海设立他们大中华区,甚至亚洲区的总部,然后在长三角以及辐射地带,设立这些高端制造企业的工厂,江苏太仓是德企之乡,其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章良称,欧洲及德国仍是许多中国领先企业的最佳并购目的地,从投资的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角度,那么中资企业对高质量的海外并购标的仍然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寻找“隐形冠军”来促进中国的智能制造。
为人所知的是,德国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年营业额在5000万欧元之内,雇佣员工在500人之内,在这些广大的中小型企业里,其实有大量我们称为“小而美“的隐形冠军企业,他们拥有强劲非常优秀的技术,有超过200年-300年的历史。而德国商业银行作为德国商业银行中最大的贸易银行,在贸易融资方面市场份额在德国大概占30%,在欧洲范围内大概在20%,同时具备广泛的代理行的全球的网络。
章良认为,作为德资银行,依托在整个欧洲特别是德语区有很好的网络和并购的团队,尽管在疫情的影响下,仍然持续可以为多家中资企业,包括国企、民企进行并购资金方面的服务。同时,对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恢复。章良建议,“中资企业的母公司充分关注在欧洲的子公司的运营和风险管理。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的各种贷款和补贴政策,同时对一些资本出租率比较低的子公司进行贷款等方式补充发展资本。”
“专注自身的优势,支持德国和欧洲的企业在中国推进实体经济,一直是德国商业银行中国的一个核心发展战略之一。第二个战略发展就是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利用我们海外联合的优势,提供包括跨境并购、境外融资、境外债券融资、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等一系列的银行服务。”章良认为,外资银行业务重点应该是利用母行联合在全球范围内的网络优势,为客户创造差异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