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金融市场

网络影视(破局影视融资危与机:传统金融对接之困,网络电影或是资本新风口)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5 浏览量:

从每部电影的票房来看,2021年对中国电影来说,似乎迎来了破冰的春天。

自春节档以来,清明档、五一档等多个档期频频创造纪录,2021年度中国电影票房已在6月正式突破250亿大关,总观影人次破6亿。其中,《你好,李焕英》以票房黑马之姿狂揽逾54亿票房,名利双收,这部小投资的喜剧电影也成为目前中国电影史上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

但近日在第四届中国影视资本峰会上,《你好,李焕英》却遭到投资方的质疑。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直言,电影演的让他看不下去,完全没有想到票房会这么好,用所有的人工智能模型去推测,也都没有推测出来。电影投资需要理性分析和感性判断的结合,但中国电影史上投资人的理性经常失败。

伴随着中国电影业的快速发展,票房黑马时有出现,诸如《你好,李焕英》这样的意外也屡见不鲜。但对中国影视行业来说,仅靠意外难以支撑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立真正的投资理性、建立完善的影视投融资体系,中国影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传统金融对接影视之困

在刚刚闭幕的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影视金融活动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场子。

《影视科技完片金融新基建——如何打造影视科技金融生态圈?》主题论坛上,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叶宁指出,在几年前影视业高歌猛进野蛮生长之后,市场倒逼推着影视业进行了调整,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回归价值,回归优秀故事的品质呈现。这对于真正优质的创作者来说是好事,但另一方面,资本对影视投资已经越来越冷静,投资人都在问一个问题,影视产品怎么才能保证风险的可控性和回报的持续性?所以中国影视正在面临真正的考验,不再能靠简单的造概念、忽悠项目、攒局解决,要配得起目前的市场和观众,必须夯实行业基础,没有捷径。

对目前影视融资现状,阎焱指出,国内电影主要依靠项目方自有资金和跨行业投资者专门影视基金的外部投资,国外比较多的是银行贷款,但是在国内非常罕见。曾经某股份行通过影视基金做过几单,但受到了不少质疑,钱也收不回来。所以现在中国的银行,几乎对于影视的投资是绝缘的。

众观科技创始人兼CEO王义之也在论坛上指出,金融行业想和影视行业连接目前存在核心制约因素。影视行业是围着项目转的,企业反而不具备那么强的实际价值,但目前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是针对企业的,而不能指向项目。此外,影视行业从业者大多是自由职业者,也不符合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和评级规则,导致不少项目被排斥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中小部产品经理潘志刚也印证了这一点,他指出,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出发点相对保守。此外,目前银行的产品绝大多数还是以企业为借款人,跟着项目的比较少一点。

从银行参与影视行业的路径上看,更偏向于围绕整个IP的孵化、收购、开发以及延伸产品的全流程,而非仅围绕单独的某一项目或剧本进行。潘志刚指出,银行服务的是整个文化的金融生态圈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银行的服务对象,也是银行未来合作的一个伙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金融机构近年确实重新探索为影视项目提供风控服务和融资服务。其中,北京银行的文化IP通较有特色,包含了IP融资通,IP投资通与IP服务通。以IP融资通为例,该产品聚焦产业链上中下游,为核心IP的孵化、流通、开发和衍生提供融资支持的一站式服务。

但梳理北京银行该产品服务的电影项目不难发现,其投资项目主要是主旋律影视作品,例如《夺冠》《金刚川》和《紧急救援》等。这一类电影通常有着最优质的导演、主创团队、编剧和制片人等等,政策风险小,市场关注度高,风险小。北京银行主要为这一类电影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可见投资偏好较为保守,投资项目类型较为单一。影视行业日新月异,观众的喜好日渐多元化,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评估融资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某影视投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传统金融机构对单一影视项目的“排斥”并非无中生有,电影行业的投资信息高度不对称,投资方对项目的了解有限,项目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外行人往往只看到诸如《你好,李焕英》这种成功项目潜在的高收益,可以带来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但“李焕英”的成功万里挑一,且并无确定的规则可言。没有任何一个模型可以准确预测一个项目是否能够成功,传统金融机构自然不会盲目趟浑水。

资本入场的风控需要创新

答案显而易见,若要为影视行业引入更多优质资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控制风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近年中国影视的努力方向之一是,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加之保险增信,以解决影视行业风控问题。

拍片保创始人夏良指出,每个影视项目都有多方面的风险,有投资方资金链的风险,有制片方制片能力的风险,有宣发方案的风险等等。比如说前段时间郑爽的《倩女幽魂》,因为郑爽的舆论导致了北京文化投资数亿元却无法上映。如何控制风险?目前比较好的方式是通过与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把风险通过数据化的评估进行量化,进而通过保险帮行业排风。只有前端的风控是可以量化的,是由保险公司承接的,后续资本才能安心进入影视行业。

而对于具体的风险量化,夏良表示,希望用大数据和科技,对影视的项目的相关数据做监控、分析和评估及完善风险评估模型,做出一款基于中国特色的完片金融产品,保障影片能够完成,保障项目的每个阶段的进展可以顺利,保证出品方可以大胆安心的创作,保证投资方的资金有好的监管和保障。从开发、创作、制作到宣发,每一环节都有定制的专家的专业评估以及观众调研,以及覆盖整个项目周期的政策风险评估,使项目关键节点的风险元素可被量化、被追踪、被管理。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传统保险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影视行业相关保险,并出现了一些创新产品。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松江支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寿凤兰在论坛上介绍,太保已经开展了影视综合保险,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只是涵盖电影一个拍摄阶段的产品,还可以涵盖前期筹备以及后期制作,可以将影视拍摄的风险控制到最低。此外,太保也首发了影视数据公司职业责任保险,并完成了向银保监会的报备。它主要针对被保险人也就是影视数据公司和委托人影视出品方签订数据评估服务合同,在开拍前就影视作品的题材,制作团队预期评级,预期的宣发资源等维度的评估分析,并出具数据评估报告。若由于其评估过程中的一些专业服务存在着过失、疏忽、错误或遗漏,或者是因为过失没有能够提供影视数据的一个专业服务,造成了损失,可按照合同约定赔偿。

有影视投资人指出,大项目大制作或许不愁资金,但对大量中小微影视企业来说,还是问题。对他们来说,有保险的增信将对其融资有极大帮助。

网络电影或是资本对接风口

一位影视投资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国内探讨完片担保已经多年,并一直对标美国。但其实在美国的完片担保制度五十年没有太大革新,这是因为美国影视的融资方式非常成熟。但中国影视市场的情况却大相径庭。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电影从大银幕到小银幕,观影渠道碎片化。有位列第一梯队的腾讯和爱奇艺和位于第二梯队的优酷和芒果等长视频平台,也有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观影渠道的变化必然会改变观众对于内容的需求,互联网平台对于观众观影行为的检测,能够判断出观众最需要的内容。再加上流行文化日新月异,每隔五年生人的兴趣爱好也有很大差异。

所以,当下的中国影视发展与美国的影视发展已经产生了分歧,这也意味着在风控和保险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跟着新的流行趋势变换形式。

夏良指出,网络电影是目前是中国影视的风口,且网络电影的成本大约在500~1000万元,而院线电影的成本大约在7000~8000万元。那么对于资方来说,投资网络电影的风险是更加可控的。再加上平台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观影数据,每个类型的网络电影都可以形成一套数据库。那么对于同类型的新项目的事前评估和风控就是有迹可循的,是比院线电影更加有效。同时更有利于金融工具的介入。

王义之也指出,网络电影的大盘是稳定的,三大平台每年大概有50亿左右的金额可以分账。比起院线电影,它的好处是在于市场环节的风险。网络电影不需要承担原来在市场上分散在每一部院线电影的票房风险,这一风险被平台方承担了。所以,对于每个影视项目的分账,就像分一块大蛋糕,根据每个项目的流量来决定蛋糕的大小。

在中小成本的网络电影里,类型片被业内人士反复强调。相比艺术创新类的项目,类型片是更加标准化的项目,在风控方面更可以发展出一套标准化的体系。它其实就是满足市场上某一部分观众稳定的观影需求。

由于风控上的相对可控性,网络电影或许是资本投融的新风口。

王义之指出:“在此前的市场调研中,大多数人对长视频的消费都有不小的需求,但目前的优质内容填不满这些时间,这就要求市场必须有供应。中国90%以上的观众月收入低于1万元,相对院线电影、网络电影观众收入层级更低了。市场上需要有不同类型的内容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未来电影也可能出现更垂直更分众的趋势。”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