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立(共话成都2022|唱好“双城记”共担新使命)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5 浏览量:次
【开栏语】
刚刚过去的2021年,意义非凡。中国共产党隆重庆祝百年华诞,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
对于当前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来说,不断提升治理水平,把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应对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切实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小;当城市里遥望雪山成为朋友圈的常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达299天,烟火气息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质;从“悬空老人”一键回家的老楼加装电梯,到公园城市里的“最美回家路”……城市发展变化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普通市民所感知、而后悦之,连续13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成为最直接的明证。
时光轮转,跨入2022年。这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大考之年。新征程上,更需要城市主动作为、使命担当,以奋斗姿态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时值两会,本报推出特别策划栏目《共话成都2022》,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和中心工作,以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和勠力同心,进行深度探究,共促这座城市在新时代交出新的时代答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出台……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加速,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今年两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词。
成渝两地的产业如何协作?怎样让“双城”的建设惠及更多人?未来如何更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以及一线工作人员。
【代表委员说】
市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导翁杰:
用好成渝高校“智囊团”
助力交通线网更发达、更便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以两地经济发展来带动西南片区共同富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为世界经济活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市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导翁杰认为,两地交通线网的建设,带来了更可持续的幸福感、成色更足的满足感。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2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成都和重庆两地的公交卡可以通用。”翁杰认为,经济活动不仅仅是商品物质的交流,更是大范围的人类交流活动,公交卡通用的背后,其实是两地人才交流加速、信息往来加快。
不仅仅是铺好路,更要让路发挥更多“助攻”作用。翁杰认为,还需要整合高校资源,使“智囊团”在智慧交通线网方面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措施。
“可通过建立双城科研重大项目专项基金,推动双城科学家之间实质性交流。”翁杰建议,要充分发挥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提高成渝两地交通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技术输出的水平。
市人大代表、民进高新主委、四川先锋企业集团董事长费永刚:
抓住汽车产业转型契机
推动成渝发展城市智慧交通系统
“经济圈也是绿色圈。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应用场景上更加注重共享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势不可挡地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市人大代表、民进高新主委、四川先锋企业集团董事长费永刚认为,成都在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必须抓紧机遇大力发展,不仅可以重塑成都的制造业格局,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积极作用,也会促进实现“双碳”的整体目标。
细数“家底”,能源丰厚。四川在清洁能源方面具备先天优势,拥有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也是我国清洁能源大省,为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费永刚认为,成都是最有条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之一,清洁能源丰富,具有完整的工业基础,应瞄准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构建城市智慧交通系统。
“川渝一家亲,两地还需要把创新生态圈做大做好,助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两地制造业转型升级。”费永刚表示,两地要重构汽车资源要素整合能力、前沿技术研发能力、行业新标准发布能力,为未来汽车产业乃至智慧交通系统谋篇布局,打造核心竞争力。
市政协委员、成都外商协会会长袁昕:
“一盘棋”思维布局发展
共建成渝开放高地
“‘一盘棋’思维很重要!”谈及如何唱好“双城记”,市政协委员、成都外商协会会长袁昕谈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标志着成都地区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未来发展走向何处,就需要以“一盘棋”的思维来看待成渝利用外资,以“一盘棋”的思维来用好外商,共建成渝开放高地。
“成都有一汽大众、丰田、沃尔沃、吉利、神龙等汽车龙头企业,重庆有长安福特、菲亚特、五十铃、依维柯、长城汽车、德国博泽等汽车产业。以位于重庆的德国博泽汽车配件公司为例,他们生产的汽车电动门窗、电动座椅既给重庆的长安福特配套,也为成都的沃尔沃配套。” 袁昕以汽车产业为例解释两地应促进双向交流合作,并联手对外推介与合作,再塑地理经济等。“各项案例都表明,对于两地发展来说,‘一盘棋’思维布局成渝产业,用好外商,建设成渝开放高地是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常住人口接近1亿人,可以说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群之一,应当扮演更重要的全球角色。”袁昕认为,应该比肩世界十大城市群,找准成渝全球定位,“两地应发挥航空客运与货运优势,探索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市政协委员、东方日立(成都)电控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川:
推动两地能源协同发展
打造成渝氢能产业化高地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电力行业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已明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朝着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市政协委员、东方日立(成都)电控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川认为,目前在能源装备开发上,我国仍存在诸如核心控制芯片及功率半导体器件、工业仿真及辅助设计软件、能源工控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短板,成为制约做强做优新型电力系统的瓶颈。
“作为科技界别委员,今年我将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来做一些提案建议,力争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为抓手,助力高质量发展。”在成渝能源协同发展方面,张川介绍道,东方电气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号召,积极参与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中。
去年,四川省与重庆市两地启动了“成渝氢走廊”建设,东方电气集团依托自身在氢能产业方面的技术优势,已成为“成渝氢走廊”的领军企业:“我们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为目标,积极参与到加强成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及资源整合的工作中,共同构建了成渝地区氢能产业大数据平台,组建了‘成渝氢走廊’技术创新生态圈联盟,为打造成渝氢能产业化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连线专家】
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尹宏:
以共建经济圈为牵引
增强成都极核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成都作为“双核”之一,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独特定位和战略使命,为成都擘画了清晰蓝图。新征程新起点,成都应以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牵引,切实增强成都战略位势、发展能级和极核功能。
建议着力推进4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内陆极核。加快提升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世界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金融业、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创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全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保持国内一流位势,强化西部金融中心集聚辐射能力。二是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释放发展动能。以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为核心,打造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高起点建设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三是强化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提升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强势拓展对外通道,推动成渝“1+5合作协议”的落地落实。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高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抢抓RECP及中欧协定新机遇,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四是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激发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主动适应超大城市人口和市场主体结构性变化,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发展首店经济,打造重要的国内外新品首发地、高端品牌首选地、原创品牌集聚地。创新国际消费供给,争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加快建设“三城三都”,探索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基层声音】
春熙路时尚活力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港:
春熙路商圈和解放碑—朝天门商圈
将携手共建世界知名商圈
在2022年的主要工作中,四川省提出“全面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赋予了成都做大做优做强内陆地区极核功能的时代机遇。“作为成都的主城区之一,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把区位优势变为发展优势。”春熙路时尚活力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港告诉记者,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时尚活力区管委会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已经建立起了“朋友圈”。
新的一年,两地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刘港表示,双方将围绕春熙路商圈和解放碑—朝天门商圈共建世界知名商圈,聚焦商圈、商贸企业、商圈品牌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激发市场消费活力,推动消费供给升级,不断增强巴蜀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双方拟达成世界知名商圈合作协议,通过建立完善互访协商机制,建立商圈沟通平台,扩大商圈协作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共同吸引优质资源。积极推动两大商圈商贸企业互动合作,搭建商贸企业互通平台,激发企业活力与合作创新,发挥两地商圈协同效应,做好智慧商圈联建、高端品牌联引、优质资源联享、首秀首展联办。双方还将联动策划举办各类节会促消费活动,充分挖掘两地商圈特色消费和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打造知名成渝节会活动品牌,共同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文化旅游体验地、对外交往承载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钟文 白洋 李菲菲 赵子君 吴怡霏 陈伟 粟新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王鹃 校对 王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