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股票(销量腰斩,市值蒸发2800亿,小鹏前途堪忧)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5 浏览量:次
“量价齐跌”,小鹏汽车究竟做错了什么?
刚刚过去的十月,小鹏汽车的四款车型共交付了5101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几近腰斩——同比减少49.7%。
这成绩背后有两点,暴露出小鹏汽车的有心无力。
首先,小鹏汽车如此惨淡的销量是趋势性的。从8月份的9578辆,到9月份的8468辆,再到如今的5101辆,小鹏汽车已经连续三个月销量不过万了,而且环比在下滑,跌幅在不断扩大——从9月的11.59%到现在的39.76%,让人看不到止跌的迹象。
销量出来后,小鹏汽车创始人兼CEO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便今年面临了一些挑战,但小鹏汽车依旧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走。或许有一种可能:小鹏在制造一种往下走的趋势,刻意盖一下自己的风头,毕竟枪打出头鸟嘛。
其次,在别人都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小鹏汽车已经开始降价促销:从今年8月开始,小鹏汽车的全系车型——小鹏G3、P5和P7已经有优惠政策,优惠幅度在5000元到15000元之间,另送选装包和辅助驾驶软件包等服务。
国庆假期之后咱们也去探访过小鹏在广州天河的线下门店,里面的销售坦然:小鹏P7目前有最多两万的优惠,而且该送的服务一样都不会少。即便优惠幅度在加大,但这家位于广州CBD核心地段的小鹏体验中心在人来人往的商超里依旧略显孤单。
止不住跌的,还有小鹏的股价。
就在公布十月销量的11月1日,小鹏汽车在美股的股价再一次下跌,跌幅是3.17%,报收6.41美元。从今年年初的51块钱,到现在的6块多钱,小鹏的股价在年内跌近90%,市值蒸发超3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00亿元。
的确,小鹏汽车下滑之股价受中美两个大国博弈的影响——这一年来中概股的表现都不咋地,但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蔚小理”另外两家在美股的跌幅分别为69.35%、54.64%,远优于小鹏汽车的表现。
面对着小鹏汽车如此局面,其创始人兼CEO何小鹏显得很是着急。有传言说,在上个月21号召开的小鹏公司内部的线上全体会时,何小鹏一度激动到哽咽,对公司内部混乱的管理甚是不满,决定重构公司的管理框架。
也许,混乱的内部管理是造成小鹏当下如此局面的原因之一,但在我看来,问题的根源在于:其一,小鹏对于电动市场的判断出现了问题;其二,新造车公司的窗口期已经过了,还没形成自身优势,就受到了主流车企的阻击。
点错技能树,产品定位出问题,小鹏步步皆错
“4年砥砺前行,只为造一台真正的智能汽车。”四年前,小鹏发布第一款新品时,或许就已经为其当下之局面埋下了伏笔。在那一场发布会上,何小鹏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小鹏G3的驾驶辅助系统。
后来,自动驾驶系统成为了小鹏汽车死磕的对象,每一款产品的主要卖点,甚至是唯一的亮点。也不可否认,在自动驾驶领域,小鹏确实做到了行业内比较领先的水平,尤其是自动泊车领域——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标杆,许多主机厂超越的对象。
可是,市场早已不相信自动驾驶!
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自动泊车,只有一种情况下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在足够便宜的前提下,能比人类驾驶员完成得更好,更高效。但问题是,现在市面上所谓的FSD、NGP都不能提供很好的体验,有时甚至连新手司机都不如。
如果它们不能做到完美,那即便在行业内做到NO.1的位置,也无法在消费市场和普通的驾驶辅助系统拉不开差距,自然不受消费者青睐。马斯克在去年年底也爆料说,中国车主中,选装FSD的比例只有1%-2%。
不光是消费者,就连曾经热衷于自动驾驶领域的资本市场也开始舍其而去。
迄今为止依旧是自动驾驶领域龙头企业的Waymo估值屡创新低,短短三年时间,估值从1750亿美元锐减至2020年的300亿美元,缩水了足足85%。要知道,这可是第一家获得美国加州完全无人驾驶牌照的公司,完全可以把特斯拉按在地上摩擦。
另外,行业领先公司如Aurora Innovation的股价今年已暴跌近80%,而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上市时的估值不到一年前500亿美元的一半。
上个月月底,福特汽车宣称要关闭与大众汽车合资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原因在于看不到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可能。就如福特高级产品开发和技术总监Doug Field所说,制造一辆能够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自由行驶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比把人送上月球还难。
我一直很相信“天道酬勤”这四个字,但前提是方向要正确,如果方向错了,再怎么勤劳,投入再多的资源,也只是一种浪费,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所以,一开始就选错方向的小鹏汽车,落得如此之局面,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小鹏的另一个错误方向是飞行汽车,我相信何小鹏很清楚,飞行汽车很难落地,即便产品可以,法规也不允许,但就是要搞,就是要博眼球。
除了找错方向,小鹏汽车对市场了解也不够深刻:其最新推出的G9就犯下了两个错误,一个是定价的错误,另一个则是定位的错误。
定价的错误,咱们就不细谈了,毕竟小鹏也因其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正式上市不到48小时,小鹏就为G9改配置调价格,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小鹏也因其蒙受巨大损失——按照何小鹏的说法,一个新车SKU的开发、测试、验证和申报公告等综合费用,高达5000万元。
定价的错误还是其次,小鹏G9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大五座SUV的定位。目前为止,国内市场还没有真正能称之为成功的大五座SUV!不管是传统燃油车领域的本田冠道、大众揽巡,还是新能源领域的魏牌摩卡DHT-PHEV、蔚来ES7,皆难逃此命运。
这不是因为这些车的产品力不行——至少在我看来它们几乎都是挑不出毛病的好产品,只是单纯因为大五座SUV不是一种刚需产品,而是一种追求享受升级的产品,所以受众非常少,市场规模自然不会太大。
相较之下,和小鹏G9同价位的一些产品,无一例外都有一定的刚需性质,问界M7如此,理想L8也是。
花如此大力气去进攻一个小众市场,结果可想而知。有机构预测,由于 G9 及 P7 的订单量不理想,P5 及 G3 的定价缺乏竞争力,外加同行竞争日趋激烈,小鹏汽车四季度销量将环比下降 28%。
失去窗口期,小鹏寸步难行
“蔚小理”三家发展的时间轴都差不多——不管是推出产品的时间节点,还是赴美上市的关键时刻,三者大差不差——但为何小鹏最先崩盘?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就因为它的产品定位都非常接近主流车企,而理想和蔚来则凭借其差异化的定位尚且还有一线生机。
目前小鹏旗下一共有四款产品,每一款产品都遭到了主流车企的围剿。
就好比小鹏G3,其面对的竞品就有AION V、AION Y、比亚迪宋PLUS EV、元PLUS、大众ID.4.;小鹏P5则有AION S Plus、比亚迪秦PLUS EV、大众ID.3、别克微蓝6、几何A、欧拉芭蕾猫;P7的对手少一些,但却个个身手不凡:比亚迪汉EV、海豹、长安深蓝SL03。
一旦和主流车企形成直接的竞争,新造车公司可以说是毫无优势可言。车辆本身的硬件调校就暂且不提了,光是性价比这一项,小鹏就输主流车企几条大街,我们不妨就拿小鹏P5对比一下。
小鹏P5的售价区间为17.79-24.99万元,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是AION S PLUS,售价区间为16.38-19.16万元。从绝对数字上来看,后者已经略胜一筹,如果再仔细对比一下,你更能发现两者差距之大,绝不是字面上所能表达的。
就好比小鹏P5最入门的版本,其价格和AION S PLUS的智驾版相当——还贵了4100块钱,但是论续航,少了50km(NEDC工况下);论配置,更是少了一大截:既没有L2级驾驶辅助系统,也没有自动泊车功能,更没有座椅加热、负离子发生器和车内香薰装置等舒适性配置。
可以说,主流车企能用更低的价格给你提供更好的体验。
这当然不是主流车企以次充好,用了廉价的东西填充配置表,如果你都体验过这两款车的话,你会发现,无论数量上还是体验上,AION S PLUS的配置都要好于小鹏P5。原因在于埃安背靠广汽集团,有着非常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研发体系、销售网络,能将成本分摊到每一体系的神经末梢。
商场如战场,理性最终会胜过情怀。
也如你所见,小鹏P5的销量连AION S PLUS的零头都不到:10月的车型销量还没出来,就9月来看,P5的销量仅为2417辆,不及AION S PLUS之零头——月销达13522辆。
面对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电动车市场,没有强大体系能力的新造车公司或许只有崩盘这一结局。(文|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