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潜在优势 提升创新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_0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5 浏览量:次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3位全国政协委员发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成为委员们发言内容的一条清晰主线。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积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表示。
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如何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委员们在发言中纷纷提出真知灼见。
释放五大潜在优势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在林毅夫看来,我国具有后来者优势、换道超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人口质量红利优势、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五大创新和发展优势。
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为例,林毅夫谈道,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同时,我国国民收入不断增长,形成了庞大的国内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交通运输设施不断完善,为形成统一大市场提供了便利;在商品市场发展的同时,生产要素市场迅速发展。
“这种全面发展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林毅夫说。
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林毅夫从积极稳定市场预期,充分挖掘创新潜力,大力开发人口质量红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例如,在大力开发人口质量红利方面,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
民营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在发言中表示:“现阶段,不少企业还面临困难和挑战,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在练好内功的同时,也期待相关部门协同发力,以务实行动优化环境,激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创新发展脚步 补齐人才培养短板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建议,大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他在发言中表示,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尽快补齐短板,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是题中应有之义。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说:“在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利用管理和技术优势,在部分社会资本看不到、不敢做、不想做的关键领域,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攻关‘卡脖子’技术,布局战略性前沿技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绿色制造、生物医疗、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在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看来,我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体系结构、评价机制和办学自主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田刚建议,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贯通培养,发挥高校在基础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引育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相符合的高校分类评价体系以及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打造现代能源体系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强国建设将锚定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目标,还要体现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小农数量众多的基本农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等国情特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在发言中表示。
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就农业强国建设的政策创设问题,张合成建议,以产业深度融合为抓手,夯实增收导向。“要真金白银帮扶乡村产业,发展‘土特产’产业集群,打造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宜居和美乡村场景。”张合成说。
张合成还表示,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应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安排生产,持续推进减肥控药、清洁绿色投入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水节地农业等技术研发与生产应用,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守住绿水青山成为时代担当。
同样聚焦绿色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恩迪表示,需要从供给、需求、流通各环节多管齐下、优化现代能源体系布局。
具体来看,张恩迪建议,以绿色低碳引领能源需求侧转型,积极开展碳汇计量等基础研究,完善碳足迹核算方法,优化碳排放评估体系。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提升边际效应。此外,还可发挥纯电动汽车用能和储能特性,通过“车—网双向互动”,为城市电网“削峰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