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内财经

广深(大湾区城市科创驱动力:广深研发投入大幅领先,仍需创新协同释放潜力)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5 浏览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广州报道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稳步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获批,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粤港澳大湾区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来,大湾区科技创新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科技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大湾区内珠三角9个城市的研发支出预计超过3600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强度预计3.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7万家,专利授权量预计达到7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预计超过10万件。

作为创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既有有效的存量优势,又具有强大的创新潜力,有条件实现创新发展更大的突破。

受访专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未来无论是科创还是产业,最重要的方向是协同发展,通过协同释放潜力。一方面要形成创新链纵向协同,把上游基础研究、中间产品供应逐渐做强;另一方面要形成横向协同,发挥香港、广州研究型高校优势,深圳、东莞、佛山等地产业、市场优势,形成互补效应。

深圳、广州科创基础扎实

2022年上半年,珠三角九市GDP合计约4.8万亿元。具体来看,深圳、广州上半年GDP总量超万亿,分别达到15016.91亿元和13433.8亿元,这是深圳首次在上半年迈过1.5万亿大关。佛山、东莞处于珠三角第二梯队,上半年GDP总量在5000亿水平,分别为5747.79亿元、5178.2亿元。

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科创基础条件也更加完备。从研发人才、高新技术企业两个维度来看,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在大湾区中位居前列。

2020年,珠三角九市研发人员数量依次为深圳(42.9万人)、广州(23.9万人)、东莞(14.2万人)、佛山(10.8万人)、惠州(6.1万人)、珠海(4.2万人)、江门(3.9万人)、中山(3.5万人)、肇庆(1.2万人)。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方面,2021年珠三角九市依次为深圳(2万家)、广州(1.2万家)、东莞(7387家)、佛山(7100家)、中山(2294家)、江门(2194家)、珠海(2075家)、惠州(2050家)、肇庆(1092家)。

深圳无疑是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增势最强劲的城市,2021年全年,深圳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超过2万家,稳居全国城市前列。深圳2016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037家,2017年达1.12万家,这意味着深圳在过去5年左右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万余家。

广州同样是创新主体集聚的城市,《广州营商环境报告(2022)》白皮书中显示,2021年广州全市市场主体突破300万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在穗投资世界五百强企业增至330家。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基础扎实,在投入产出各项指标上全国领先,其优势表现在资金、人才、高校、企业等各个方面,其中最大的优势在于产业集群。产业既是创新活动的供给方,也是创新活动的需求方,而产业上的创新供给与需求最终都会回归到企业上,企业强、产业强,城市的创新能力也会更强。

陶锋分析,大湾区珠三角九市中有两个重要产业集群,一个是主要集中在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一个是集中在珠江西岸的家电产业集群,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依托产业集群,城市的创新也相对活跃。如果把科技创新看作是一个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哪个城市产业主导性越强、产业集群越成熟,那这个城市就越有可能在科技创新上领先。

“从这一角度看,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强劲,电子信息的制造和服务上都表现突出,也拥有腾讯、华为等领军型企业。而广州汽车等产业集群基础比较扎实,更重要的是高校资源丰富,能够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人才年龄结构也比较年轻,两地在大湾区中具有科创基础条件上的优势。”陶锋说。

东莞、珠海加大研发投入

R&D指标,被称作全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指挥棒”,是科技活动中最核心、最具创造力的部分,R&D投入越多、投入强度越大,说明区域科技实力、发展潜力与核心竞争力越强。

具体来看,在R&D投入经费上,2020年珠三角九市依次为深圳(1510.81亿元)、广州(774.84亿元)、东莞(342.09亿元)、佛山(288.56亿元)、惠州(126.52亿元)、珠海(113.52亿元)、江门(78.57亿元)、中山(73.97亿元)、肇庆(24.94亿元)。

2020年珠三角九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依次为深圳(5.46%)、东莞(3.54%)、珠海(3.26%)、广州(3.1%)、惠州(3%)、佛山(2.68%)、江门(2.45%)、中山(2.35%)、肇庆(1.08%)。

深圳近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与GDP一同跃升,2020年,深圳R&D投入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高达5.46%,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珠海两座城市在R&D投入强度上超越了广州,紧跟深圳之后。

东莞近年在科创上取得一系列成就,2020年,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54%,居全省第二;全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占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50.9%、37.9%。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达7387家,居全省第三。2022年,东莞散裂中子源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珠海也正在发力。珠海科技企业规模逐步壮大,同时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相继落地建设,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在东莞落户,形成“串珠成链”的效果。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珠海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创新合作交流不断深化。

在科创成功的产出上,两地同样表现突出。2021年,珠三角九市发明专利授权量依次为深圳(45202件)、广州(24120件)、东莞(11690件)、佛山(8306件)、珠海(5402件)、惠州(2158件)、中山(1546件)、江门(964件)、肇庆(602件)。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东莞提出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独特定位。对于东莞而言,松山湖科学城这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松山湖也已经进入到了新的二十年的周期当中。通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和光明科学城的联动,东莞未来能够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和产业创新。

陶锋表示,东莞已经是万亿GDP城市,其产业集群也相对成熟,特别是在电子信息产业上与深圳的分工协同做得很好,同时东莞引入了一些不错的战略科技力量,城市人口结构也相对偏年轻,这些都是东莞的优势。

“珠海的研发投入强度主要得益于格力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珠海的生态环境较好,吸引很多企业落户。珠海在信息服务业上表现也比较突出,而信息服务业是创新活动比较活跃的一个产业。此外,珠海的一个重要潜力在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上未来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陶锋分析。

协同创新释放湾区潜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日前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显示,深圳-香港-广州位列全球前100个创新集群的第二位,仅次于排名第一的日本东京-横滨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积淀了有效的存量优势,有条件、有可能、有基础实现创新发展的新突破,未来应如何进一步释放科创潜力?

一方面,广深等领头城市应补齐短板,进一步发挥带动作用。

深圳虽然在科创上处于领头地位,但基础研究短板仍待补齐。《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将“到 2025 年,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摆在目标的首要位置。

汪云兴认为,深圳城市定位、使命更多是以发展经济、产业为主,在基础研究上相对较弱。深圳当地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更偏向于投入短期内能够见到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环节,所以会导致基础研发环节的投入强度较弱。

“要补齐基础研究短板,深圳应从平台、高校、企业等方面发力。”汪云兴表示,平台建设方面,深圳应该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大平台以及高等级国家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政府要加大科研投入支撑这些领域的基础科研。高校建设方面,鼓励和支持高校参与到基础研究的工作中。企业方面,鼓励处于科技产业前沿的龙头企业参与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政府应创造一些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投入到基础研究中去。

广州拥有庞大经济体量、坐拥高端科研院所,但对比其他一线城市,研发投入稍显逊色。未来广州应如何向科创发力?

陶锋表示,广州未来的发力点,一是要推动产业集群的建设,涌现出一些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头进行科技创新。二是在发挥国有企业创新作用的同时,进一步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三是广州高校、科研院所和战略性科技力量集聚,未来应该充分发挥出这一领域的潜力。四是广州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他一线城市对比还稍显逊色,要更重视风投、创投等机构的发展,出台一些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有力措施。

粤港澳大湾区要进一步发挥科创驱动力,更重要的方面在于粤港澳三地以及珠三角九市的协同发展。

“大湾区未来无论是科创还是产业,最重要的方向是协同,通过协同来释放潜力。”陶锋表示,一方面要强调创新链纵向的协同,把上游弱项逐渐做强,既要强调基础研究,又要强调中间产品的供应。另一方面要强调创新链横向的协同,发挥香港、广州的高校优势、深圳、东莞、佛山的产业优势等,形成互补发展。

汪云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建设,有几个关键词。一是要开放,通过香港、澳门与全球顶尖城市进行联动。二是要协同,应考虑如何发挥每个城市不同的角色定位。三是要深化,要坚持把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的短板弱项补齐,充分发挥综合性国家科技中心、大科学装置、重大科研平台,以及一些重要创新支点的作用。四是要改革,在部门机制的衔接、新产品新应用的推广、基础科研的投入以及引导企业参与到基础研究当中等方面需要释放一些政策激励。

此外,还应重视要素的配置。人才方面,要发挥香港、澳门国际化高校的作用培养人才,同时也要吸引更多的全球顶尖人才。资本方面,除了政府要加大科研投入,也要撬动社会资本,利用多类型的金融产品来支撑科技创新的发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