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大道向前·红土地的告白丨常宁:绿色崛起向未来)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5 浏览量:次
7月8日,常宁水口山经开区。
本版照片均为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新国 摄
【红色印记】
“从前做牛马,现在要做人!”
1922年12月5日清晨,湖南常宁。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爆发,罢工布告和传单贴满矿山的每一个角落,3000多名工人发出怒吼。
经过23天激烈斗争,水口山矿当局被迫全部答应工人俱乐部提出的18项条件,罢工取得完全胜利。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邓中夏评价:“其雄壮不亚于安源。”
作为中共湘区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工人运动,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的胜利,成功实践了毛泽东早期工运策略,把湘区工运推向最高潮。
从1922年水口山工人大罢工到1928年八百矿工上井冈,前后持续6年多的水口山工人运动,在中国工运史、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婷 陈奕樊
常宁水口山镇,中国红色工运重要策源地。
工人运动的烽火在这里点燃,革命的力量从这里爆发,誓要“破坏一个旧世界”。
7月8日,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常宁市水口山职工医院内科主治医师谢毅(中)讲述曾祖父谢怀德组织开展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的故事。
百年薪火相传。常宁人将红色基因融入“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生动实践,坚持工业引领,敢于自我革命、勇当转型标兵,在红色传承中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湘江奔腾,见证了水口山燃起的革命火种,也铭刻下常宁人民奋斗的艰辛与辉煌。
一个红色精神坐标、一块产业发展高地、一片绿色希望热土。今天的常宁,正踔厉奋发向未来。
一种精神,引领百年矿山涅槃重生
湘江之畔。
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犹如一只展翅的大鹏,又如一块从地表中崩裂出来的巨大矿石。
纪念馆前,一座挥舞着大锤的工人铜像傲然挺立。“咱们工人有力量”七个大字熠熠生辉。
“当年,作为水口山工人运动的领导者,蒋先云和我的曾祖父谢怀德,带领工人们喊出了‘从前做牛马,现在要做人’的雄壮口号。”伫立在纪念馆内一幅工人运动宣传画前,常宁市水口山职工医院内科主治医师谢毅告诉记者。
百年岁月流转。工人运动的磅礴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水口山人。
水口山,“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炉铅、第一炉锌,先后筹建和援建了20余家有色行业矿山冶炼企业,撑起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脊梁。
鼎盛时期,水口山铅锌产量雄踞全球之首,被誉为“世界铅都”。
百年间,水口山曾灯火辉煌,也曾深陷资源枯竭和巨额亏损的泥沼。
长期粗放式、掠夺式的生产模式,给水口山留下了沉重的“包袱”:矿山千疮百孔,土地伤痕累累,矿产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畸形;工业污水直排湘江,昔日秀美湘江因“重金属”变色……水口山被列入全省重金属污染防治7个重点区域之一。
“烟尘满地,空气刺鼻。早上一身白衣服出门,晚上成了灰衣服。”在水口山工作近30年的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企业文化教育室主管唐建华回忆。
治污攻坚,刻不容缓!2013年,湖南强力启动湘江保护与治理省“一号重点工程”。“环保风暴”席卷水口山。
壮士断腕做减法。
园区居民整体搬迁,51个重点治理项目全面铺开,192家“散小乱污”企业关闭退出。保留的产能整合升级成6家规模企业,搬迁进入园区,实现清洁生产。
立足长远做加法。
大手笔引进五矿铜业,承接株冶集团绿色搬迁,建设铜铅锌产业基地。“腾笼换鸟”、转型升级,一个绿色智能化的铜铅锌综合产业基地在水口山崛起。
涅槃重生,水口山重披“绿装”,蓝天回归,碧水长流。
如今,湘江常宁段水质由2007年的V类水质提高到Ⅱ类水质并常年稳定,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由2012年的50%提高到92%。“白鹭又回水口山”。
“百年前,革命先辈举起一面旗帜;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打造发展标杆。”常宁市委书记吴乐胜说,水口山的红色基因,已深刻融入常宁人民的血脉,成为激励常宁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坐标和动力源泉。
一座小镇,擦亮“世界铅都”历史荣光
夏日炎炎,在空调房里就能操控运矿?
这是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机运队出矿班班长胡杰的工作日常。
“每天运输500多吨矿石,以前需要数十人,现在只要2个人‘足不出户’便能完成。”说话间,胡杰一边看屏幕,一边按下数个按钮,矿石便从矿井深处沿运输皮带直达选矿厂。
一方矿井承载了胡杰与父辈三代人的梦想与汗水:爷爷胡欲凡凭借双手打钻凿岩的本事,从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父亲胡光明是一名电工,负责矿上各类设备的电力维修;胡杰2003年进矿,在水口山也已干了近20年。
时光顺着湘江水一路逶迤北去。胡杰一家,见证了水口山从人力挑矿到机械化运矿,从电力时代迈入智能化时代的历史嬗变。
蓝天白云下,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厂区内,几根烟囱笔直指向天空。
“烟囱排的不是废气,而是水蒸气。”工作人员介绍。
从废气到水蒸气,背后是株冶有色下硬决心、花大力气探索转型升级的不懈努力。
新型环保冶炼技术在株冶有色得到充分应用:“吃”进去的是废渣,“吐”出来的是金、银等贵金属;依靠污酸处理新技术,确保废水全部处理回用,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
如今,“三十而立”的水口山经济开发区,摆脱烟囱林立的工业初始形态,不断迭代、转型、升级,实现“绿色”突围,从“夕阳”走向“朝阳”。
打开常宁地图,107.18平方公里的水口山镇,面积仅占常宁全境的百分之五。
然而,就在这里,以株冶有色、五矿铜业、水口山集团为龙头,建成铜铅锌三条全产业链,一个千亿产业集群呼之欲出,一个世界一流铜铅锌产业基地正在崛起。
新时代,擦亮“世界铅都”历史荣光,水口山诞生了一系列新纪录——
世界最大的152平方米沸腾焙烧炉,世界最大的单系列30万吨浸出和OTC溶液深度净化系统,国内独创兼顾分时效益的大极板电解和自动剥锌技术,国内有色产业升级转型首选工艺水口山氧气底吹熔炼法,行业最大的富氧挥发回转窑、铟直接萃取提炼锌铟……
一如百年前那场浩浩荡荡的工人运动,水口山树起行业标杆,引得五湖四海“凤凰”来。
来自四川自贡的“90后”硕士胡敬飞,毕业后便来到五矿铜业担任工艺技术员。
他道出了水口山的魅力:既有教科书上心驰神往的高精尖冶炼技术,又有舒心的政策环境和企业氛围。
“未来,我打算在这里安家落户。”胡敬飞说。
一条“生态路”,打造发展“绿色银行”
7月9日,走进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泼墨般的绿,扑面而来。
衡阳市公安局驻平安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谢连生略有些神秘地指指地下:“一把锄头挖下去,全是宝贝。”
地处常宁大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平安村,地下矿藏丰富,原砂、锡砂、高岭土等应有尽有。
“坐”在矿山上,但平安村没有一家矿山企业,令人称奇。
靠山吃山,平安村走过弯路、摔过跟头。
“平安村不是没有搞过矿产经济,但代价惨重。”谢连生讲述往事:上世纪90年代,村里矿山冶炼小作坊遍地开花,烟尘漫天、污水横流,曾经美丽的村庄变了模样。
痛定思痛。当地政府下决心强力整治。
不搞矿产,路该往哪走?
平安村种植油茶有上千年的历史,村“两委”班子反复论证,决定依托“大三湘”油茶公司平台,一手抓老油茶林垦复、一手抓新油茶林科学培育,带领村民们发展油茶产业。
一碗“生态饭”,打开了发展的“绿色银行”。
如今,平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油茶村”,油茶面积达4000多亩,“茶旅融合”吸引大批游客,2021年全村集体收入超过1800万元。
“满身矿石泥浆的日子一刻也不想再过。”曾经的挖矿大户周运生华丽转身,成了油茶大户,每年收入近60万元,带动上百名村民就业。
夜上塔山瑶族乡,天空明净,满天的星星仿佛伸手就能触到。
位于常宁市西南的塔山瑶族乡,平均海拔823米,是衡阳市唯一少数民族乡,被称为“衡阳的西藏”“常宁的湘西”。山高路远,贫瘠的山道一眼望不到尽头,村民们守着绿水青山没钱赚,外地媳妇不愿嫁进来。
“不能靠山吃山消耗宝贵的生态资源,也不能守山望山无所作为,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实施“生态立乡”战略,塔山乡党委班子一届一届接力,探索出一条绿色崛起的“生态+”路子。
经年探索,塔山高山有机茶园发展到7.8万亩,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年产值达到1.7亿元,全乡近三分之一的群众依靠茶叶脱贫致富。
7月10日,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乡亲们在采摘高山有机茶叶。塔山现有高山有机茶园7.8万亩,全乡近1/3的群众靠茶叶脱贫致富。
看好家乡发展,周连友放弃广东的矿山企业,回到塔山成立谷佳茶业,培育起上万亩的茶产业基地,直接带动邻近5个村、近2000人就业。
今天的瑶乡,发展日新月异,返乡青年越来越多,乡亲们致富路子越来越宽广——
依托2.3万亩野生蓼叶,建成2家蓼叶加工厂,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欧盟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返乡青年吴双发回乡近5年,通过搞蓼叶加工年销售额300多万元。
7月8日,常宁瓦松铁路专线,列车满载货物开出货运场。
一年一届的天堂山杜鹃花节,吸引近20万游客前来观赏,村民争先恐后办农家乐,年收入20万元不在话下。
作为塔山最早一批开办民宿的村民,56岁的邓化和最有发言权,“每逢旅游旺季,16个房间天天爆满,月营业额可达10万元。”
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青年观察】
一脉相承的水口山力量
谢芊芊(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我是土生土长的“湘妹子”,在长辈讲述中、在历史书本中,听过、读过水口山工人运动那段风云涌动的悲壮历史。
这次,以湖南日报青年观察员的身份来到水口山,近距离触摸那段峥嵘岁月,真切感受到水口山代代相传的红色力量,更觉震撼。
在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述令我记忆犹新:整整23天,“从前做牛马、现在要做人”的怒吼传遍了水口山的矿井,数千名工人不怕困难、无惧牺牲,真正地拧成了一股绳。
在水口山,传承的故事很多:
水口山职工医院内科主治医师谢毅的曾祖父谢怀德,是水口山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谢毅说,曾祖父留下“艰苦奋斗”“老老实实做人”的家风家训,始终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
爷爷是全国劳动模范,父亲是矿厂电工,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机运队出矿班班长胡杰一家三代将青春和汗水奉献在水口山。今年7月1日,胡杰光荣入党,他说,自己要为水口山创建世界一流铜铅锌产业基地贡献力量。
红色工运精神薪火相传,影响着一代代水口山人,也支撑着水口山走过曾经的艰难岁月,走向今天的创新发展。
时光流淌,接续守望。明年,我即将从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我渴望,走进更多红色热土,用笔与镜头去追寻、去传承更多红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