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贷联动(构建科创金融生态圈之杭州样本: 银行自觉体制创新 投贷联动弥补短板丨科创金融一线调研)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5 浏览量: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包慧 杭州报道
编者按:
驱动中国下一个阶段发展的金融引擎是什么?
科创金融是各方公认的方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新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生命科学、半导体、新能源等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有效的科创信贷是实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持续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也是以实际行动努力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
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于11月18日印发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显示出通过科创金融促进科技与产业和金融的正向循环是下一阶段金融工作的重点。
在此背景下,《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调研走访了科创金融领先的银行和科创企业,深度剖析其经验和教训,在科创金融领域,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面临着什么问题,有哪些痛点,可行的应对之道是什么,还需要哪些方面支持,希冀给金融业探索科创金融之路一些启发。
科创金融已经上升为国家级层面的重点关注领域。
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于11月18日印发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提出,5年内要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成为科创金融合作示范区、产品业务创新集聚区、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区、金融生态建设样板区、产城深度融合领先区。
其实,不同梯队的商业银行早已在科创金融有所布局,截至2022年11月21日,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系统查询显示,我国银行业已设立了244家科技支行,还有1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尽管如此,当前我国科创信贷融资市场仍主要依赖于风险投资和股权融资,传统商业银行的科技支行、民营银行和合资银行仍无法真正解决大部分科创中小微企业的现实需求。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调研走访了银行业、科创企业,了解到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科技支行缺乏独立法人地位,无法自主经营;受现有金融机构管理体制的制约,缺乏审批权,影响放贷效率;严格的个人责任追究制使“尽职免责”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科技支行依然偏好低风险类企业或项目;银行业缺乏科技行业的经验积累,项目筛选能力有限,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科技支行发展过度依赖政府政策支持,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
另一个新近发生的问题在于,由于近年来科创金融的升温,不少银行一拥而上,导致利率被拉低,放贷金额被拉大。
“其实这个市场蛋糕没有大家想象这么大,我们没必要过度去做授信,给企业合适的额度就可以了,过度授信会引发一些风险。”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
中小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不好做,需求多样化,又多轻资产,所以提出要打造“中国的硅谷银行”的金融机构有不少,但做得好的并不多。总部位于美国南加州的华美银行和总部位于浙江的两家法人机构杭州银行、浙商银行选择了投贷联动、机制创新来破解这些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还是这次央行五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中唯一坐拥两席(杭州、嘉兴)的省份。
企业需求倒逼银行内部体制创新
作为一家区域性城商行,杭州银行2009年就成立了专门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支行,2016年成立了全国首家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引得诸多银行同业前来取经。
杭州银行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杨轶华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小银行在科创金融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在体制调整和产品创新方面,中小银行管理层级少,决策流程短,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此外,城商行还可以根据总部所在地的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服务当地市场。
科创产业并非是传统银行青睐的行业。首先,科创企业大多是轻资产运营,缺乏抵押物一直是痛点所在,缺少银行一向注重的第二还款来源;其次,科创项目的产出很难像其他产业那样精准地与投入相挂钩,最终收益的预估较为困难。
对此,杨轶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杭州银行认可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是科创企业的核心资产,开发了知识产权、股权等质押方式,解决科创产业普遍缺失抵(质)押物的问题。同时采用投贷联动、选择权贷款和信用贷款等模式,使大量的初创型、缺乏固定资产却具备核心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发展初期获得资金。
针对初创期的企业主要以风险池贷款为主,即基于大数定律的原理,通过大量项目的整体收益补偿风险,化解个别项目的不确定性;针对发展期的企业则主要以银投联贷、选择权贷款为主,银投联贷是借助投资机构来评估企业或项目的风险,选择权贷款是银行通过债权加期权的方式,在利息收入之余保留了股权增值的收益,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期权的价值,即银行如何判断企业的成长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科创企业信贷风险与收益不匹配的问题。
针对成熟期的企业则提供股票质押式回购、定向增发、并购基金、员工持股计划等综合金融服务。对于处于一线的营销团队,根据个人兴趣与专业积累,形成医疗健康、新消费、信创等有所侧重、更专业化的客户经理团队。
比产品创新更为关键的是内部体制的创新,为长期可持续经营提供政策保障。对于科技文创产业,杭州银行设立了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授信审批机制、风险容忍政策、考核激励政策和业务协同政策这五项单独政策。
总部同样位于杭州的浙商银行,推出“星火计划”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专项行动,在五个方面做出了体制方面的创新和优化。
一是给予不同类型的科创企业特色化政策支持,实行差异化授信、授权政策,执行差异化授信评审流程,实现对科创企业的服务提速。
二是针对科创企业给予特殊化资源配置,既主动降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对科创企业让利,还对分支机构配置专项经营资源补贴奖励,由“算短期业务账”向“算长期综合账”转变,实现远期共赢。
三是结合产品和特定客群,构建特效化评估评价体系、差异化尽职免责和考评机制,引导分支机构与科创企业相伴成长,营造针对小额、优质科创企业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信贷氛围。
四是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科创企业,推出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以精准化、精细化、精心化服务体系满足科创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
五是充分运用人行科创再贷款工具,为“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给予低成本融资支持。
投贷联动弥补银行筛选能力短板
在银行业看来,服务科创企业最大的痛点在于如何判断企业的成长性,这是银行普遍的短板。如何让银行具备用投资者的眼光看企业?目前最好的办法是与投资机构合作进行投贷联动。
比如,华美银行与40多家PE/VC机构建立了深入合作;杭州银行也采用这一模式,有300余家风险投资机构已经是其投贷联动的合作伙伴。
作为较早进入科创金融行业以及与PE/VC开展合作的银行之一,华美中国行长傅怡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此剖析投贷联动的经验:“我们累积了十年的专业经验,对于很多细分行业都有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我们拥有专业的风控团队,针对科创企业建立了独特的风控体系。我们的风控团队并不是传统的中后端服务定位,而是跟业务部门一起去了解企业,做投资人访谈,辅之于模型和规则,将风险把控渗透到业务的每一个环节。”
“一般银行看企业成长还是以财务数据为主要依据,但我们更看重企业发展的逻辑和成长的可能性,所以我们看企业更类似于投资人。”杨轶华说,“我们有团队深耕行业,比如说生物医药类企业有自己的团队,能更深入的理解整个行业和目标企业。然后再通过和投资机构的合作,验证加深自己对行业的认识。”
以生物医药团队为例,杭州银行涵盖了杭州和长三角地区的大量优质客群,很多企业在开始做研发时银行就介入了,企业需要找投融资的时候银行来帮忙,需要阶段性贷款支持时银行给予贷款支持,一直到上市。
但银行看科创企业的逻辑和投资机构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即会加入银行的维度,“我们也看产业链里哪些是卡脖子的环节,谁最有可能跑出来,这些和投资人的角度一致。但我们增加了银行的维度,会考虑企业的财务问题,从报表的角度看企业是否达到成长预期值,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财务堵点,从而把银行的产品嵌入进去。”杨轶华表示,“比如上海的一家生物科技企业,在疫情期间融资不太顺利,我们作为它的首贷行给发放了第一笔贷款,让企业渡过难关。最后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给我们带来了超额回报,如果从存贷款的比例来说,那就是百倍的回报。”
银行与地方政府“双向奔赴”
过去最懂科创的可能是专业投资人,但这两年格局发生了两点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地方政府开始大量介入,部分地方采取政府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方式,多方关注当地的核心科创企业,比如杭州就有非常活跃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
第二个变化是更多的产业资本开始活跃起来,会直接介入到供应链的上下游,深耕相关市场。
在服务科创企业这方面,银行和地方政府正在“双向奔赴”。
杨轶华表示,银行服务好科创企业就可以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比如说杭州每个区都有自己的产业特点,银行可以把匹配的投资人和项目推荐给相应的区域。
“我们的客户覆盖面广,比如整个科创事业部开户客户有15000家,被投企业有3000多家,而且每年新增七八百家科技企业,所以样本量很大。数据量也很大,正因为我们有明显的产业和数据优势,就有帮助政府推动产业落地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帮政府部门做更多撮合服务,比如在杭州做了很多项目路演,引荐了很多投资人去台州,帮助台州成立产业基金。”
“除了撮合产融两端,我们也深度参与到区域和行业的发展中。比如派驻人员到联合工作小组,包括区一级的政府部门,我们在联合小组里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到企业的最新变化,需要银行做什么。尤其是因为我们服务的阶段偏前,所以可能在企业成立到它获得第一第二轮融资之前,我们就介入了,能提供更及时全面的服务。”杨轶华说。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科创金融的终极目标是,在整合政府、券商、创投和核心企业资源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科创金融生态圈。
杭州银行科创金融事业部已经在探索产业链资源整合,还在建设科创金融数据库,建立客户资源管理系统。杨轶华表示,在现有的科创金融数据积累上,未来还将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搭建一个独立的科创企业投融资信息平台。
(统筹:马春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