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ux(卖奶茶的赔哭了,但供应商都笑着IPO了)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6 浏览量:次
导语:新茶饮赛道不太会出现超级垄断者,作为给“卖水者卖水”的供应商,反而有出现巨头的可能。
给卖水者卖水
卖奶茶,不赚钱,是常态。
2021年,“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 2105.HK)经调整后净亏损1.45亿,同比由盈转亏。喜茶也传闻业绩不佳,IPO进程一推再推。
他们背后的供应商,却一个个盈利可观,开始密集上市。
调配一杯奈雪的水果茶,果汁饮料浓浆必不可少。它家的饮料浓浆供应商——德馨食品,也已进入上市队列。
2021年7月19日,德馨食品与安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启动A股上市。一年后,也就是今年7月5日,德馨食品预披露招股书,拟于深市主板上市。
本次预计发行不超过1682.3万股股票,募集9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3.8万吨饮品配料生产基地项目、饮品配料和烘焙产品生产线项目和植物基饮料生产线项目等。
募集资金用途,来源:德馨食品招股书
作为现制饮品配料供应商,德馨食品提供的主要产品分为三个系列:饮品浓浆、风味糖浆和饮品小料。
具体包括有:
饮品浓浆:果蔬汁饮料浓浆、植物蛋白饮料浓浆、NFC 茶汤等;
风味糖浆:咖啡调味糖浆、竹蔗冰糖浆、黑糖糖浆、零卡糖浆等;
饮品小料:饼干碎、寒天晶球、果冻等。
招股书显示,德馨食品已发展成为诸多食品饮料连锁品牌的供应商,包括百胜中国( YUMC.N)、麦当劳、星巴克( SBUX.O)、7分甜、蜜雪冰城、瑞幸咖啡( LKNCY.OO)、奈雪的茶( 2105.HK)、书亦烧仙草、呷哺呷哺( 0520.HK)、宜家、华莱士、阿华田、乐乐茶、海底捞( 6862.HK)、永和大王和三只松鼠( 300783.SZ)等。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93亿元、3.57亿元和5.2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82亿元、0.67亿元和0.96亿元。
尽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上升态势,利润率却逐年降低,从20.84%下降了2个多点。造成净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公司称,主要是新冠疫情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来源:德馨食品招股书,阿尔法工场整理
食品饮料原材料行业,专业门槛极高。能在这个行业立足、并抓住风口谋求发展,往往得益于创始人的专业判断力。
德馨食品的创始人林志勇,是食品工程相关专业“科班”出身。
1997年,林志勇硕士毕业后,进入宝洁P&;G( PG.N)公司工作。直到2008年,林志勇走的路,一直是光鲜的外企高管职业生涯。
2009年,林志勇看到了果汁行业的风口。2008年金融风暴后,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果汁企业,出口量和价格齐跌,果汁原料巨头不得不将重点转向国内,使得原料成本大幅下降,为下游企业扩张创造良机。
那一年,行业龙头汇源果汁因可口可乐( KO.N)并购一事被否,加之连年亏损,让出了市场份额。
统一( 1216.TW)、可口可乐、康师傅控股( 0322.HK)、农夫果园等,纷纷加码果汁板块,浓缩果汁原浆成为当时的热门产品。
2008年6月,上海德馨饮料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上海德馨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德馨实业)成立。
2009年4月,林志勇担任德馨实业执行董事。2009年,德馨推出珍选果蔬汁浓缩系列产品。
2012年,德馨食品的前身——德馨有限成立,并首次推出自己研发的BIB果汁和饮料现调机。2014年之后,德馨食品开发出固体饮料、无菌利乐装浓缩果汁产品、风味糖浆和NFC茶汤等产品品类。
2019年,瑞幸咖啡、星巴克和其他新茶饮品牌,已成为德馨食品的大客户。
德馨食品历年前五大客户,来源:公司招股书
估值没有惊喜
德馨食品在申报上市前进行过一轮融资。
2021年5月13日,中信资本背景的金仑投资和瞪羚三号等出资人,按照每股51.31元的价格,合计2.6亿元入股德馨食品,占总股份比例为10.04%。据此估算,德馨食品上市前一轮的投后估值约为26亿元。
来源:德馨食品招股书
据招股书,本次IPO募资不超过1682.3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因此,预计德馨食品募资后的市值,将超过36亿元。按2021年净利润0.96亿元计算,发行市盈率约为37.5倍。
德馨食品招股书将千味央厨( 001215.SZ)、安记食品( 603696.SH)和日辰股份( 603755.SH)列为可比公司。这三家食品公司,主营复合调味料和速冻米面。
实际上,以饮料品牌为主要客户的公司,对德馨食品来说更具估值参考性。
德馨食品的收入利润规模,与植脂奶油供应商海融科技( 300915.SZ)类似,可以将后者作为估值参考。
海融科技静态市盈率为35.34倍,接近德馨食品的发行市盈率。目前,海融科技市值近40亿。
这样看来,德馨食品IPO募资后的36亿估值,从同行角度看,还是比较合理的。
亏钱的估值更高
A股饮品配料供应商企业不少。
比如,给元气森林供应代糖赤藓糖醇的三元生物( 301206.SZ)和保龄宝( 002286.SZ);植脂末“专家”佳禾食品( 605300.SH);给乐乐茶和COCO奶茶供货的海融科技;最近“爆红”的空刻意面母公司宝立食品( 603170.SH)等等。
另外,做纸杯包装材料的恒鑫生活( A22099.SZ)已于今年5月预披露招股书。“深度绑定”沪上阿姨的果汁供应商——田野股份( 832023.NQ),在申请辅导备案后,也计划登陆北交所。
在上面这个表里,估值过百亿的供应商,还没出现。
与之相对比的是,新茶饮品牌亏得厉害,但估值/市值却动辄上百亿。
据天眼查APP,2021年7月,喜茶完成D轮融资,金额高达5亿美元(约合33.78亿元人民币)。
这轮融资过后,喜茶估值达到了600亿元人民币。2020年3月,喜茶C轮估值据传只有160亿元人民币。仅16个月,估值暴增2.75倍。
奈雪的茶2021年净亏损1.45亿,市值依然过百亿。
2021年1月,蜜雪冰城获得来自高瓴资本、美团龙珠和CPE源峰等头部机构投资,Pre-IPO轮融资20亿元。融资完成后,蜜雪冰城估值已超200亿元。
2022年1月,书亦烧仙草融资6亿元。根据测算,估值也已达百亿元。
究其原因,新茶饮品牌连锁店,本质上的卖点是C端“流量入口”,和面向B端的供应商,竞争格局的结构不同。
品牌连锁店,争的是市场优势地位,拼的是谁先跑出来。一级市场投资人愿意为未来能垄断市场的“头马”付高溢价。
此外,品牌加盟一旦做起来规模,轻资产的杠杆优势非常明显。
而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虽然抓住了市场高速成长的机会,但赚的是真金白银辛苦钱,但与品牌客户相比,估值依然不可同日而语。
需求刚性
一个问题是,品牌客户不赚钱甚至亏损得厉害,为何却能容忍上游供应商超过10%的净利率?
这需要从两方面说起。
一是品牌不断推新对上游供应链的考验。2021年,奈雪的茶共推出了105款新品,推新周期平均3天半。喜茶也并没有落后太多,2021年推出了近80款新品, 平均4天半上新。
推新,要求供应商的生产链条必须有足够弹性,才有能力响应客户迅疾变化的采购需求。
今年6月30日,佳禾食品在接受85家机构调研时也提到,茶饮产品的推新速度非常快。
这种需求驱动下,客户对原材料供应商配合研发的程度,要求就会比较高。客户如能寻找到一个在应变、产能、品质等方面综合性强的供应商,肯定会优先“战略采购”其产品。
二是,材料需求本身弹性小,足够“刚性”。以奈雪的茶为例,2021年,奈雪的茶材料成本达14亿,占主营收入的32.6%,同比增长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