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内财经

李鑫钢(资政建言谋良策 凝心聚力促发展)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6 浏览量:

编者按

委员联组讨论是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展现人民政协界别协商特色、体现界别优势的重要形式。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监察委员会、市“两院”领导同志看望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并参加界别联组讨论,与委员共商天津发展大计。委员们踊跃发言,围绕事关天津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民生等热点问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本期大会专版摘登部分委员发言。

高质发展绘新篇

以金融创新驱动 打造天津自贸区升级版

邵四华委员建议:

1.立足京津冀协调协同,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金融先行先试权。尽快制定出台以主体准入、离岸金融为重点的离岸金融具体创新实施专项方案。

2.加快东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积极尝试资本项目可兑换、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推动东疆保税港区成为高端货物融资租赁聚集区域。

3.加快产业金融向服务贸易和投资金融转变。研究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允许工、农、中、建等银行在自贸区设立离岸业务部。

4.加快金融与自贸区创新平台无缝隙对接融合,开展自主创新和移植创新。推进组建专业化地方法人航运保险机构。鼓励银行重点推进航运金融、物流金融等产品创新。建立适应国际竞争的离岸税制安排。

找准定位 形成有天津特色优势的营商环境

吴来盛委员建议:

1.充分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在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身的优势,在优势产业上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让天津在智慧城市的领域取得长足发展。

2.财金并举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设立市级融资担保基金,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专营组织和地方性银行作用,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深化知识产权质押、投贷联动等科技金融创新,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3.为新兴产业提供宽松政策环境。考虑放开对部分行业的限制,大力发展如无人驾驶汽车、私人飞机、低空产业等新兴产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合理设置准入门槛,适当放开注册和营业前置条件限制,以告知承诺办法来代替前置审批。

新形势下加快天津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焦葵委员建议:

1.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保证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协同发展。贯彻落实好“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健康环境。

2.加大深化国企改革力度,做强做大国有经济。加大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工作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完善治理结构,强化激励约束、强化主体责任,突出主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3.从政策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落实好支持民营企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研究缓解民企融资难成本高问题,充分利用国家对民营企业加大支持扶植力度的各项财政金融政策。

4.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改,实现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力度,继续放宽民间投资领域限制。政府要针对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选择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实现强强联合。同时,在国企混改中要切实保障职工的利益。

抓住政策机遇 再创天津制造业辉煌

彭文成委员建议:

1.细化政策措施。尽快出台民营经济“19条”的实施细则,将政策落地,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2.授予企业职称评定自主权。准许具有一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自主开展或者联合相关机构进行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作。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由上级人力资源主管单位授予企业职称评审资格,每年定期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经过评审后的职称获国家认可。

3.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严格区分企业家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出台相关规定,在津银行给企业办理银行授信时,取消“法人”个人的连带担保要求。

积极扶持天津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转型

廖子彬委员建议:

1.制定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帮助企业加快市场进入步伐,推进数据驱动,运用颠覆性技术,协助设计、构建和交付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和提升,帮助传统企业加快完成智能转型。

2.推动创新型企业上市。利用好国家引入科创板以承载创新驱动企业上市融资需求的契机,利用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助推天津完成战略性调整。

3.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智能产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产业基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引入第三方全程监督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资金支付、使用情况、最后成果在内的各环节,形成监督、评估完整闭环。

推进我市智能产业发展

张尔祥委员建议:

1.突出“开放”,以数据共享促进智能产业发展。政府推动建立省市级数据汇聚和服务平台,推进大数据产业和智能产业发展。

2.突出“实用”,以简便、易用、好用的应用项目促进智能产业发展。精选并聚焦几个事关民计民生和产业发展的应用项目,例如一站式审批系统、城市数据云服务平台等,着力谋求单点突破。

3.突出“双赢”,以互利合作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借鉴阿里与贵州和海口战略合作的政府云项目、“城市大脑示范项目”经验,引进龙头企业,发挥天津独特优势,探索“智慧港口”“智慧物流”示范性项目建设。

4.突出“敢试”,以政策创新助推智能产业发展。基于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些制度性障碍和堵点、痛点,敢于尝试,建立试点采取创新措施,进行系统性探索,借助企业自身优势,谋求在某个领域创新发展。

5.突出“挖潜”,加快扶持本地智能企业发展壮大。强化与我市智能企业的战略谋划和务实合作。同时要挖掘我市注册企业方面的资源,谋划形成可操作实施的重大项目。

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

张桂华委员建议:

1.推动区域(京冀)科技资源到天津转化。以推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承接平台建设为抓手,围绕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转移转化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区位比较优势,推动形成人工智能等产业在区域间配套与协同。

2.凸显智能制造、智能终端产品和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在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我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进一步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鼓励科研院所来津发展,尽快做大做强我市智能科技重点企业。

4.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协同机制。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智能产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5.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人才高地。加强学科建设培育人才,为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完善大数据管理体系 促进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方茂东委员建议:

1.完善大数据管理组织体系。强化组织保障,既要有负责数据战略顶层设计与宏观引导的决策领导部门,也要有负责具体数据管理任务的执行机构;既要有负责数据标准、安全、存储及开放等专项职能的数据管理机构,也要有负责各部门数据相关工作协调沟通和评估监督的机构,形成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数据管理组织体系。

2.加快推进大数据开放共享。建立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和开放平台,打破数据孤岛现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数据共享和便民应用,完善公众的参与和反馈机制,对标社会需求,实现多样化、精准化服务。支持企业和双创团队开展大数据公益性、增值性服务开发,提升数据开放共享的服务能力。

3.集聚大数据企业及专业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补贴,营造交流环境,支持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为众创空间提供技术平台,推进“人才培养 项目创新 平台资源”模式的协同培养与协同创新融合对接。支持开展境外合作,依托自贸区优势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大数据应用研发的专业人才和运营团队。

完善我市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体系

李鑫钢委员建议:

1.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统一制定平台建设指南。根据我市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天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指南,按照产业和平台功能进行分类,为平台建设提供指导。根据产业需求,面向全球招募优秀的平台建设合作方和项目团队。

2.针对不同类型平台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平台联络员制度。针对面向重大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以及面向产业升级培育的转化、孵化平台,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和扶持措施。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联络员制度,由主管部门派驻专门的对接人员,对平台提供政策辅导帮助,了解平台发展需求,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3.建立全过程的平台绩效评估体系。建立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定期评价考核创新平台的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引入平台退出机制,根据平台考核结果优胜劣汰。

4.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和软环境建设,鼓励平台在运营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节点,打通创新经脉,建设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实现科技链、产业链与金融链有效整合。扩大平台在经营上的自主权,鼓励平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

促进南港工业区石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卫红梅委员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牵头的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加快项目落地落实。

2.加大放权赋能力度。建议新区政府加大力度为南港工业区放权赋能,考虑在土地出让、规划建设审批等方面赋予南港工业区更多权限。

3.给予发展政策支持。为进一步满足南港工业区开发建设资金需求,建议延长南港石化产业地方税收实施的“不予不取”政策,并调整重大石化项目税收留成比例,对南港地留部分加大倾斜,将项目缴纳的海域使用金天津市留成部分返还开发区。研究由滨海新区和开发区共同出资,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南港工业区石化产业绿色发展基金。

4.统筹协调排放指标。对南港工业区项目所需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新建项目总量指标由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统筹解决,由其他区域搬迁至南港工业区的项目,允许其将原有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随项目转入南港工业区使用。根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制定天津市及滨海新区污染物减排方案。

大力发展氢能产业 助推天津高质量发展

赵金泉委员建议:

1.加强科学规划。明确牵头部门,研究出台我市氢能产业专项规划和实施细则,规划重点区域布局,保证具有优势条件的区域及企业得到有针对性的重点扶持,以便加氢站、燃料电池电堆及燃料电池汽车等项目落地。

2.推动组建天津氢能产业联盟。加强氢能产业具体推动落实单位之间的相互协同合作,通过产业创新联盟、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优质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撬动投资、突破核心技术,共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3.在滨海新区打造“中国氢谷”。利用临港渤化园制氢产业优势,推动氢储运、加氢基础设施、燃料电池电堆、关键部件和关键材料、系统集成、整车生产、应用示范等全产业链布局,通过试点示范助推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进程。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氢能利用研发投入、加氢站建设、氢燃料电池、氢燃料汽车用户等给予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等,扶持重点企业以及鼓励示范试点项目。

社会文明展繁荣

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与建议

沙红委员建议:

1.加大培训力度。通过校长会、教师会、家长会等形式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通识培训,层层传递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2.增加评估指标。学校按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开展社团、游学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上级相关部门为学校顺利开展相关活动保驾护航。

3.转变考核标准。增加课外文体活动,淡化分数,给综合素养多一点生长的空间,给思想多一点提升的空间,给创新多一点孕育的空间。

4.聚焦核心素养。学校要重视书香校园建设,倡导经典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小组,增加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探索精神。

5.提高重视程度。尝试在高校自主招生试点以及教育部批准的高校综合评价录取试点中,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报考和初次遴选的重要依据;在统一高考招生中,高校可事先对学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量化要求。

6.构建诚信体系。通过机制的设计,明确责任,建立健全个人诚信承诺制度、公示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加强监督与追责。

7.注重评价导向。将评价指标做以调整,主要参考学生在校学习相关课程或者参与相关活动时的表现。

加强我市音乐文化建设的建议

李华典委员建议:

1.把好方向。进入新时代,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从讲天津故事、唱天津旋律、树天津自信着手,下大力气真抓实干。

2.建好团队。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热情高优势,提升我市合唱艺术水准,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组织优秀歌唱人才创建合唱团,使他们成为天津音乐文化的新名片,为我市合唱事业起到示范作用,为城市文化生活增添色彩。

3.抓好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文化自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创作出更多弘扬中国精神、表现热爱天津的文艺作品,讲好天津的故事,唱好天津的旋律。

4.创好品牌。创建以天津城市命名的“天津杯”全国合唱大赛或者国际合唱大赛,创建具有自己城市特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音乐文化品牌。

打造“中国家风·天津模式”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助力

张建云委员建议:

1.培育家风社区。在我市选择部分小区作为家风示范小区试点,以解决孩子教育、夫妻关系、家业传承等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系列家风教育。

2.培训家风讲师。在全市培养家风教育工作者,开设家风工作室,为社区、街道、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监狱等巡回演讲和树立家风、提炼家训、建立家规。

3.树立家风学校。在我市选择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开设“中国家风校本课”。将试点学校、试点年级作横向和纵向对比,考核学习成绩、国学内涵、沟通能力、礼貌礼仪和感恩习惯等。

4.打造家风基地。成立“中国家风体验中心”。体验中心采用国学、姓氏、科技、手工、非遗、手工DIY等项目与技术,打造一个以国学、家风和天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乐园。

5.申办家风论坛。建立“中国家风论坛”,邀请“一带一路”国家领导人、工商政要、社会名流来中国(天津)谈家风。为天津的城市营销、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增添力量。

6.出版家风报告。出版《新时代下中国家风在创建文明城区中的重要作用》白皮书,以展现“中国家风·天津模式”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变化。

加强我市宗教团体和教职人员队伍建设

王玉久委员建议:

1.加强教职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参加培训教职人员范围,增加培训次数,让更多的教职人员,特别是青年教职人员能够有机会参加国家级培训。制订培训规划,加强系统培训。利用我市高校优势,对市基督教“两会”中青年教职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教牧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带领广大信教群众走爱国爱教道路。

2.加强义工群体的培养。尽快落实市基督教“两会”培训中心挂牌使用,使其成为义工培养基地,培养更多的爱国爱教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义工,为市基督教“两会”做好基层教会工作提供硬件保障。

3.加强对信教群众的引领。加快宗教场所新建和重建工作,使分散的信教群众能够整合集中,以便政府和市基督教“两会”对其正面引领和直接管理,同时堵住缺口,不给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分子留丝毫空间,使我市基督教宗教生态持续向好, 为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作出新贡献。

民生幸福促和谐

以“大健康”理念为引领 进一步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水平

高秀梅委员建议:

1.树立“大健康”养老服务理念。突出“以预防为中心、关口前移”,注重“治未病”,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发展全民健康活动项目,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提倡自我健康管理。

2.构建“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强化社区管理,做实老年人体检和慢性病管理项目,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增设老年病科、老年门诊,扩大康复门诊,并纳入医保范围,开展健康护理、临终关怀等“健医养”结合服务。

3.为“大健康”养老服务提供保障。研究制定我市健康养老统一法规,深化老年医学学科研究,完善养老职业教育体系,开设老龄介护专业,培养老龄健康管理人才。

4.提升我市康养产业水平。尽快出台《天津市康养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广泛调动社会资本发展健康服务业,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创新健康保险产品,积极参与我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及养老、健康保险。

5.拓展养老服务。拓展大健康养老服务对象由失能失智、半自理和高龄老人等刚需群体向低龄健康老人覆盖。

6.建立养老服务保障机制。为我市“健医养”一体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完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养老市场和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机制,构建养老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

在我市试点家庭药师制度

李慧臻委员建议:

1.出台文件,推动家庭药师试点落地。由主管部门在落实国家公卫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家庭医生签约项目统筹推进,在基础较好的区开展家庭药师制度试点,给予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保证,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转变观念,制定指导意见。大力宣传家庭药师制度,通过家庭医生的推荐或转诊,提高患者对药师重要性的认识,走出重医轻药、久病成医的误区。召开专家论证会,在借鉴外地成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市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给出家庭药师制度试点的指导和建议。

3.加大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药师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尤其要弥补药师自身存在的知识结构缺陷问题。对家庭药师的培训,应该注重以患者用药问题为导向的药物治疗管理训练和药物治疗专业知识的培训,且以慢病治疗培训为主。

4.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在社区家庭医疗服务平台上,运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推进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后的相关信息及时上传,且医师、药师、患者都拥有查询权限。药师可以追看患者的既往用药情况,结合当前病情给出相关建议。同时,加强辖区三级医院药师对基层药师的帮教力度,提高慢病转诊效率。

加快推进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苗加兴委员建议: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明确职责,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制定检查督办制度,强化现场督办检查,定期总结,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强化责任追究。

2.健全法律法规,提高保障。尽快建立我市垃圾处理法规体系,明确城市垃圾处理的主体、责任、权利、要求和规范。将现行的城市垃圾处理由政府依靠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转变成为主要依靠法律法规进行法制管理。

3.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加大垃圾处置专项经费投入比重,形成机制健全、规范稳定的生活垃圾处理财政补助资金来源。鼓励BT、BOT、PPP等多种方式和民营资本参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异地处理补偿机制,进一步提高收缴率。

4.加强宣传,全民发动。优化宣传培训方案,加强宣传力度,组织学生和市民代表参观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设施,提高广大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进一步推动我市土壤修复产业化发展

缪明委员建议:

1. 加大管控力度。进一步摸清家底,完善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建立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区,强化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和效果评估。

2.扶持优质龙头企业。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雄安新区和京津冀的土壤修复及生态修复过程中,树立天津企业新形象。

3.依托大数据平台优势。实现政府、企业、公众三方数据互联共享;建立行业诚信清单和行业自律机制,形成社会化监督和第三方监管模式。

4.发挥研究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建立修复技术转化基地,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力度,增强创新能力。

5.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机制。利用土地出让资金,以修复基金形式予以支持和保障;借鉴产业基金的模式,吸引外部资本或者跨行业资本。

6.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宣传、科普教育和现场参观等方式,引导社会对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视,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

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王红军委员建议:

1.加快优势种养殖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对我市具有优势的种养殖品种,划定优势生产区,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从事相关产业的企业、合作社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若干优势产区。

2.加快培育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在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将品牌建设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依托电商平台开展线上交易,扩大影响面。

3.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国内外农业企业集团入津,做强做大我市果蔬、水产品、奶制品、粮油、肉食等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

4.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一批休闲农业集聚区和特色村,发展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户外运动等多种业态,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多种产品。

5.加强科技人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撑。支持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下乡,开展创业创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科技和人力支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