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去万余里(李商隐一首经典五绝《天涯》,无一字不唯美,无一字不伤悲)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6 浏览量:次
李商隐和很多诗人不一样。
白居易写诗的时候是一定要让不识字的老年人都读懂,读不懂他就不发表,直到改懂了为止;再看李白的诗歌语言,其实也是比较直白的,很容易调动起人的情绪;杜甫则属于写实主义,诗也同样要让人能看懂。
但李商隐不一样,诗歌怎么隐晦怎么写,怎么迷离怎么来,以至于许多诗虽然每个字都能读懂,组合起来在写什么,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情感,就很难摸清楚。以至于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这里的“西昆”指的就是李商隐。
很多诗人都在题目里把写作主题标明,甚至怕没交待清楚,还要写很长的引言,把背景及写作目的写个清楚明白。李商隐就不爱写,他用“无题”,或者就选诗前两个字当题目。
但李商隐独特的能力也就在于,他的诗确实充满了谜题,千百年来引着人们去追索寻觅,但即使你不知道他具体是在写什么——是在思念故友,还是悼念亡妻,或是托寓政治,都没有关系,你始终会觉得他的诗很美,美得离奇;又最终会为其中弥漫的情感所打动。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锦瑟》如此,今天我们要说的五言诗《天涯》亦如此。
天涯·李商隐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xiá)。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 意境孤绝
《天涯》短短二十字,个个字都认识吧?但他在写什么呢?
有人说这首五言诗很唯美,当然美。不解其意,依然会觉得它词句优美,意境优美。但唯美的一字一句中,却又带着浓得化不开的伤悲。可这悲伤具体指的什么,还得靠猜。
诗作于李商隐到四川梓州幕府任职,已经算是李商隐的“夕阳晚景”。此刻到梓州的李商隐,爱妻已逝,留下幼子弱女在长安。他在梓州的四年里,大部分时间都郁郁寡欢。
诗首句说:美好的春光里我只身在天涯,天涯的一轮红日又在缓缓向西流去。
诗歌自古有伤春悲秋的习俗,所以诗人开篇提到“春日”,自然让人联想到一派美好的春光。可他又以一个“天涯”收尾,因为身处天涯,哪怕再好的春光在眼前也是无济于事。
《古诗十九首》有“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天涯,除了形容地理距离上的遥远以外,同时也表明了心理距离上的遥远,无法触达。
可诗人用了一个“天涯”还不够,接着用顶针的手法再又一个“天涯”启句,春光无限好,谁又能解其中转瞬即逝的伤感与忧愁。人在天涯本就够悲伤,更何况春光还是如此短暂呢。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又销魂”,光阴苦短,人生荏苒,偏又聚少离多,怎不教人伤感?
李商隐所在的晚唐时期,皇位更迭频繁。他仅存的46年人生里,就历经了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六位帝王的轮换,他自己的官职,也是一换再换。
代表着政治理想的仕途上风雨飘摇,个人情感寄托方面又经历爱妻逝去的打击,与孩子也相去甚远,这多重因素让李商隐更能刻骨地感受到悲痛。
莺啼如有泪 为湿最高花 字字悲戚
下句“莺啼”与上句“春日”相呼应,本身也是代表着生机与活力的景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莺啼”让人想到的,是郁郁树林中,绚烂春光里脆生生的啼鸣声。
可他接着说,“莺啼如有泪”,黄莺啼鸣又怎么会跟泪结合在一起呢?可杜鹃哀啼会啼泪咳血,黄莺又为何不可呢?所以他说,如果黄莺你啼叫时有泪水,就请为我将泪洒向开在最高枝头的那朵花吧。
李商隐的诗歌中,很常用到诸如“远”“尽”“重”等这类具有隔绝性的词汇,同时,他也爱用“高”字:
高桃留晚食,寻得小庭南。《深树见一颗樱桃尚在》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高松》
“高”,让人联想到“曲高和寡”的孤寂感。同样在《古诗十九首》里,有一篇《西北有高楼》,是写西北高楼上的歌者与弦歌声,体现了一种“对高飞远举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一种“甘于寂寞、处身高洁的感情和持守”。这与李商隐在这首诗里传递的情感是很相似的。
同时,尾句“泪湿最高花”,读书君在初读时,脑海里面一下子联想到宋之问的一首《度大庾岭》,在这首诗里,诗人用各种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尤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最为感人。游子对故乡,对长期居住的地方的依恋,是人之常情,连动物都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情结呢,更何况人呢?
结合此意,“最高花”还有一重含义。因为在很多天涯游子那里,是要站在“高楼”,在最高点的地方望远方视野才最为开阔,才能望到最远的地方,极目远眺,或许就能看到故乡的一点点影子吧。
但是山高水长,烟云迢迢,就连最高的地方都不能望到我所思念的地方,那还有什么能阻止我的悲伤呢?
所以,在《天涯》里,有空间的无限悠远与开阔,有诗人这个抒情主体的孤独与渺小,有花开在天涯,天涯日又斜的飘零与孤寂。
有人说他在感怀时代的江河日下,有人说他在悲泣时间与生命的流逝,有人说他在伤怀爱人的消亡……
这无处不在的忧伤与悲戚萦绕在整首诗创造的意境之中,他的怅惘哀伤,他的深情凄迷,他的抑郁悲伤,尽被融入这无处不美,不处不悲的字句当中。
而哪怕我们根本不懂他在悲什么,也无碍于我们被这凄迷的悲伤所感动。而这,就是李商隐。
参考资料:
叶嘉莹《古诗词课》
张慧全《李商隐诗歌花意象的空间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