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eymonkey(在线调查竞争加剧 SurveyMonkey面临考验)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6 浏览量:次
美国在线调查服务公司SurveyMonkey近日股价创上市以来新低,截至23日的连续三个美股交易日已累计跌超20%。分析认为原因主要在于其竞争对手公司Qualtrics将同在纳斯达克上市,让SurveyMonkey有了一个正面较量的强劲对手。
但华尔街对SurveyMonkey仍保持适度乐观预期,多家机构开始覆盖该公司股票,并给予增持或中性评级,认为其存在着较大的增长潜力。
强劲对手或入场
美国在线调查服务独角兽企业SurveyMonkey9月26日以12美元的发行价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首日便收获了一个不错的战报:股价高开56%达到18.75美元,最终收涨44%至17.24美元;公司通过此次IPO募得资金1.8亿美元,市值一度超过20亿美元。
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SurveyMonkey在美股市场遭遇了“出师不利”:上市时间适逢美股大市下滑波动期,其股价首发日走高后一路下滑,10月10日更是跟随美股大市暴跌的“黑色星期三”第一次跌破发行价;受Qualtrics19日提交上市申请书消息的影响,SurveyMonkey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跌超20%收至11美元,强劲竞争对手的入场,让其股价遭遇了第二次“破发”。
国际咨询公司Technavio的《全球在线调查软件市场2017-2021》报告显示,全球在线调查服务的三大主要供应商为SurveyMonkey、Qualtrics、Confirmit。另据IBIS World今年3月发布的美国在线调查软件行业报告,美国最大的两大在线调查公司为SurveyMonkey和Qualtrics;SurveyMonkey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占有率达15%以上,但不断受到来自其他公司的竞争。因此有分析称,主要竞争对手Qualtrics的上市,对于SurveyMonkey来说可谓“来者不善”:Qualtrics不仅估值更高、体量更大,营收额、增长率和亏损额也要好于后者。
2017年,Qualtrics获得1.8亿美元的第三轮融资后估值高达25亿美元,分析称其上市估值将会超过这个数字。截至今年三季度末,Qualtrics有近2000名雇员,SurveyMonkey不到800名。而据两家公司招股书披露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Qualtrics营收增长42%达1.842亿美元,而SurveyMonkey同期营收为1.212亿美元,增速仅为14%;Qualtrics净亏损340万美元,而SurveyMonkey同期净亏损2718万美元。
市场人士称,这家继SurveyMonkey之后第二家上市的在线调查服务领域的独角兽,将在股市对SurveyMonkey形成直接的竞争和挑战。
机构保持适度乐观
尽管该公司上市后股价承压不断,目前其股价也重回发行价附近,但华尔街机构对其预期仍保持着适度乐观。有分析称,这主要得益于在线调查行业良好的增长前景以及SurveyMonkey在其中较为核心的市场角色。
据Technavio预计,在线调查市场将以每年12.5%的平均增速发展壮大,第三方在线调查服务能以一种便捷、高效且成本更低的方式解决用户收集和分析数据等诉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企业对雇员和客户反馈的愈发重视,将进一步刺激对该行业的需求。
占据着行业龙头地位的SurveyMonkey,在主营业务定位上主要针对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付费和免费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服务,区别于主要面向大企业服务且费用门槛较高的Qualtrics,让前者有着更大的受众群体和增长空间。
22日,有六家华尔街投行分析师开始覆盖SurveyMonkey,四家给予买入/增持评级,两家给予持有中性评级,迄今还未出现卖出/减持评级。
摩根大通表示,SurveyMonkey是首屈一指的在线调查平台,虽然营收增速放缓,但公司有着高效的商业模式,预计其将在明年下半年回归较高增速,给予增持评级和15美元的目标价。JMP Securities认为该公司有着良好态势实现增长,且未来将有很多增长驱动力,给予跑赢大盘评级和16美元的目标价。SunTrust认为该公司庞大的注册用户库和基础设施将让其持续两位数的营收增长,而且其免费产品将继续发挥吸引力,为其建立更广阔的用户群和更具知名度的品牌,给予买入评级和16美元的目标价。美银美林也给予买入评级和16美元的目标价。
瑞银认为尽管该公司在美国和国际市场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但分析师担心市场还没有找到该股票的均衡价格,因此给予中性评级和15美元的目标价。瑞士信贷也给予了中性评级和13美元的目标价。有分析称,两家机构持审慎态度合情合理,因为过去一年中,SurveyMonkey净亏损3200万,今年净亏损状态料将持续,而且据标普全球市场情报调查,未来三年该公司还将继续亏损,直到2022年才会看到盈利。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