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向东(汪向东:农村电商如何参与和助力质量兴农)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6 浏览量:次
文 / 汪向东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半汤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质量兴农,是我国为乡村产业振兴、特别是农业提质增效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不久前,半汤乡学院官方公众号的专访栏目”半汤茶话”邀请我,专门就农村电商助力质量兴农战略的新话题展开讨论。本文就是根据此次专访的内容改写而成.
一、农村电商人为什么要关注和参与质量兴农?
2019年2月1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我国到2022年和到2035年质量兴农的发展目标。农村电商从业者应主动关注和参与、积极助力质量兴农。
一方面,质量兴农战略具有重大意义。《规划》第一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重大意义,即:一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二是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三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四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五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归纳来说就是,我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规划》所言,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已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向“好不好”优不优”。社会要满足人民消费升级的需求,经济要实现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都要以优质高效的农业为基础。我国已是农业大国,却还不是农业强国,要实现农业由大转强,为亿万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就要从供给侧着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这是我国农业的一场历史性变革.
另一方面,参与质量兴农也是农村电商发展的需要.近年,在政府、平台、服务商、新农人和其他相关主体的合力推动下,农村电商全面引爆,快速成长,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电子商务进入农村、赋能农村,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村庄变化和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但也必须看到,在不少地方,这一变革才刚开始,电商之根扎得还不牢,作用显现尚不充分。农产品上行滞后,成为农村电商之痛,就表明农村电商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得还不够、还不深。参与质量兴农,是深化农村电商应用的重大历史机遇。
我国涉农电商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此前经历过信息服务阶段、在线交易阶段,自2015年开始进入到产业体系阶段。这种阶段演进,体现在核心业务内容的变化上,就是电商的着力部位和作用,开始从交易端延展到供给侧。电商通过对接大市场、传导大市场的需求和整合利用大市场的资源,倒逼和助力乡村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
质量兴农,对农村电商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农村电商人理应敏感地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主动关注、积极参与和助力质量兴农这场历史性的重大变革。
二、农村电商人应重点关注质量兴农的哪些方面?
质量兴农,作为重大的历史变革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众多主体参与进来,共同推动。农村电商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当然,农村电商人,本身也是由诸如交易商、供货商、服务商、渠道商和管理者等等更细化分工的不同角色,通过农村电商而组成的复杂群体。我们看到,在近年农村电商实践中,他们围绕助力农产品上行,帮助梳理、发掘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成规模和可规模化的好农品标准化、品牌化、网货化;以电商新特点、新要求、新资源为“催化剂”,促进农业产业链产加销融合和农旅融合;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新科技手段的应用;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特别是普及提升人们互联网理念和能力方面,农村电商更是功不可没。
作为农村电商群体中细化分工的不同角色,他们在质量兴农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也会各有区别。但作为一个群体,在明确原则、目标的前提下,我认为,农村电商人对质量兴农,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是质量兴农的任务。《规划》明确提出了包括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业全程标准化、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培育提升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建设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等7个方面重点任务。这些任务落实在不同地方和不同发展时间阶段,针对特点的发展条件,会形成更加具体细致的工作。农村电商人要更好地参与质量兴农,就要关注和了解相关的任务和具体工作要求,结合自己的特点,从中找到和优化自己的角色定位。
其次,是质量兴农的路径。《规划》明确指出,实施质量兴农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基本路径,加快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村电商从业者在经营管理、资源投入、研发推广、融资引智、竞争合作中,应以此为决策依据和行为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使自己和企业的发展走在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上。
第三,是质量兴农的实施。《规划》还明确,为确保质量兴农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要加快构建相应的政策体系、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和工作体系,强化政策支持、责任分工、检查督导和组织领导。农村电商人应主动关注和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特别是本地质量兴农实施方面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以便更好地参与进来,发挥作用。
三、农村电商人如何参与和助力质量兴农?
从农村电商业务开展的方式和特点来看,农村电商人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参与和助力质量兴农。
一是以电商促上网,夯实质量兴农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电子商务是数字乡村、数字农业的标配,是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方式,倒逼农业产业链升级,助力质量兴农的必然选择。农村电商人通过不断扩大和深化电商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通过培训和其他能力建设的手段,让更多小农户和新农人、让更多农产品、农资和相关要素对接到电商平台上来,通过拓宽和创新市场对接和流通方式,参与和助力质量兴农。
二是为质量兴农提供渠道支持和流量支持。如农业农村部韩长赋部长所说,我国农业目前存在“品种多而不优、品牌杂而不亮、体量大而不强”的问题。与此相应,农村电商、特别是农产品电商,目前也存在渠道多匹配差、开店易缺流量、商品杂品牌少、体量小上行难的问题。电商人应帮助各地梳理和发掘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优质、特色和品牌农产品,优先为它们匹配电商平台与渠道,拓展、引导和对接流量,支持它们率先成长,并以它们来带动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三是通过优质优价,支持农业提质增效。用市场机制、价格手段倒逼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质量兴农的一项基本原则。如果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者、开发者和经营者付出了努力,却不能通过优质优价,获得应有的补偿和更好的收益,质量兴农就会失去最重要的市场动力。农村电商人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优质农产品的“卖点”发掘出来,帮其畅行市场,实现价值,回报优质农产品产业链上所有的贡献者,助力质量兴农战略可持续发展。
四是以电商人的优势参与优化和完善农业产业链,培育农业新业态。此前半汤茶话专访,讨论“关于农村电商扶贫的新思考”时,我们说到电商人的优势,如更宽广的市场视野、更强的数据意识等。农村电商人以市场、数据和技术、资金等优势,不仅可参与市场对接、产销对接,而且更能深度参与完善供应链,与产、加、服等合作伙伴结成更紧密的利益联合体;还可深度参与农业新业态的培育,在众筹农业、共享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康养农业等方面大显身手。
五是参与质量治理与监管,为质量兴农构建良好环境。作为《规划》的目标,“四高一强”,即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和国际竞争力强的农业,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为质量兴农构建良好环境,需要所有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农村电商人在首先做好自身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反对假冒违劣的市场治理,尤其是电商平台企业更应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履行更大的责任。
四、农村电商人参与质量兴农需注意纠正哪些问题?
从我们对于农村电商、特别是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跟踪调研来说,我觉得,以下几个问题,还是值得注意纠正的。
一是打短线、挣快钱的心态。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因有国家财政补贴,从而吸引了不少电商服务商参与。其中一些服务商“打单”能力很强,却抱着打短线、挣快钱的心态,当“二道贩子”赚差价。这与以电商助力质量兴农的要求背道而驰。各地应依靠持有长线思维、志在深耕当地的有远见的服务商,鼓励他们肩负起以电商助力质量兴农的责任,让他们拥有参与质量兴农和分享成果的机会。
二是重网销、轻供应链保障的偏颇。重视网销,本身没错。电商进农村,当然需要进行农产品网销能力的建设。关键是不应该轻视农产品上行的供应链保障。农产品生产出来和上网销售时质量没问题,不等于到了买家手上还是好的。生鲜农产品电商的质量风险更高。事实上,农产品电商之难,农产品上行滞后,很多难点是出在供应链保障上。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保障能力。
三是靠削价、重走量的网销方式。2014年,我接受媒体关于农产品参加“双十一”大促的专访,就谈过自己对这种削价走量的网销方式的看法。现在网上还能找到相关的报道:“电商营销的未来,应该从降价营销为主更多转移到发掘产品本身的价值上来,通过电子商务提供的便利,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差异化甚至潜在的需求,优化客户体验,以此提高经营者的效益。”这个观点自己从未改变,现在更坚信只有优质优价,才能质量兴农。
四是对“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的误读。有电商人把这一观点当成“互联网思维”而津津乐道,不讲条件滥用一气,岂不知这对于构建和优化质量兴农的价值链、利益链有害无益。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可采用免费试吃、试用、补贴销售等方法,作为打开市场、宣传品牌的经营手段,但做过头了就会弄巧成拙。优化质量兴农的利益链,必须尊重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尤其要尊重优质农产品生产者的劳动,不能侵害和牺牲他们应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