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内财经

山东博山(鲁菜溯源话博山)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6 浏览量:

  地处鲁中山区腹地的博山,饮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是鲁菜的重要发源地,“博山菜”是鲁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中国饭店协会确定为鲁菜四大派系之一——“鲁中派”,与济南派、胶东派、孔府派一起组成了鲁菜体系。

鲁菜溯源话博山

  博山菜以其鲜明的地域地理和历史文化特点、独具风格的烹调技艺和宴席规制,成为鲁中地区饮食文化的代表,世称“鲁中菜”。中国饭店协会在《2006中国鲁菜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中对鲁中菜的评价为:“以‘中国鲁菜名城’博山为代表、以淄博饭店为龙头的鲁中菜,菜品制作十分注重汤头的运用,其中沤底菜、鸡汁系列菜肴在国内独树一帜,特色鲜明,风味独特……在传统的‘四四席’基础上,不断研制开发出以齐国遗风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名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鲁菜的文化内涵。”

  齐风鲁韵

  “中国鲁菜名城”是博山区的重要名片。博山菜馔起源于民间,宴席格局上与孔府宴相互渗透,在风情上水乳交融,在格局上一脉相承,故有齐风鲁韵之说,加之与京城宫廷御膳诸多人文交流的元素,更加丰富了博山宴席的内涵,呈现出了京韵鲁味的特色。

鲁菜溯源话博山

博山名吃豆腐箱子

  山东古为齐鲁之邦,博山菜的溯源,要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甚至还要追溯到夏、商、周时代。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和鲁国的都城曲阜,当时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繁华城市。百家争鸣,首创于稷下;六艺流芳,传播自鲁中。当时齐国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王室贵胄、商贾富豪讲究饮食,直接刺激着烹和调的迅速发展。博山(古称颜神)的位置,虽隶属齐国却处于齐鲁两国交界之地,是处于通往鲁国的咽喉要道,同时受到两国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尤以风俗习惯及饮食兼具两国特点,所以常说,博山菜既有齐风又有鲁味。

  博山宴席

  在齐鲁文化的影响下,博山宴席格局百年来一直盛行三台席、四四席、六六席。四四席是四拼盘、四大件、四行件、四饭菜。四四席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而经久不衰,既有齐风又有鲁味,又不失京韵鲁味的特色;既有地域性的特点,又有鲁菜的文化内涵,堪称礼仪规制的活化石,目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又是博山地域文化在饮食方面的具体特色体现。所以,不论是饭店食府还是民间庖厨,都喜欢用这种宴席格局。

  四四席的上菜程序和孔府宴如出一辙,在正式饮酒之前尚有四干果、四点心、四鲜果及相配饮料之什。四四席讲究制汤,汤是鲜味之源,最好的汤就是清汤和奶汤,尤以聚乐村饭庄的清汤菜著名。

  再创辉煌

  博山产业的兴盛促进了饮食业的发展。博山自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长期以来,这里经济繁荣、饮食兴旺,形成了以琉璃、陶瓷、煤炭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三大支柱产业的兴盛,促进了地域经济的迅猛发展,至明清时,饮食及各行业已进入鼎盛时期,这是促成博山商贸餐饮业空前繁荣的内部条件。据《博山商业志》介绍,仅从清咸丰年间至民国,博山较有名气的餐馆,如海同春、双盛居、公合馆、同心居、聚乐村饭庄等就达20余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博山菜为代表的鲁中菜系,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继承发扬,使已成熟的宴席格局日臻完美,大小店铺发展到2000家。清梅居、聚乐村、石蛤蟆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万杰国际大酒店等4家餐企被命名为“中国餐饮名店”,博山假日酒店荣获“国际餐饮名店”殊荣;博山翰林食府的相府圣宴等10台宴席被评为“中国名宴”;还有34个“中国名菜”、13个“中国名点”、17个“中华名小吃”、47个“山东名小吃”、57个“淄博名小吃”。

鲁菜溯源话博山

  人才辈出

  博山地域人才辈出,也是促成商贸餐饮业空前繁荣的外部原因。博山从明至清,代有人出,很多都在京师为官,这些人一直和家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而给家乡带来了较快的商业信息及诸多的文化元素。如博山名叫“胡同”的街巷很多,正是明清以来受北京影响的痕迹。

  博山地域虽小,但人杰地灵。仅明清期间,博山方圆之地就涌现出了6位尚书、两代帝师。明宣德帝师、吏部侍郎王让首开博山文教之风;清康熙帝师、内秘书院大学士孙廷铨,曾任兵、户、吏三部尚书,身居要位,声望显赫,故人称孙国老。康熙帝亲书“为帝者师”匾额相赠。他五十几岁便辞官归里,闭门谢客,焚香著书,写成《颜山杂记》等书籍流传后世。他的一大贡献就是给家乡带来了正统的京师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相传其还乡时,还将皇帝御膳房的菜谱带回了博山,结合当地的食材及口味精心打造,遂成今日博山菜之精髓。为此,有人曾撰文推崇孙廷铨为京韵鲁味博山菜的奠基人。博山传统名菜豆腐箱,其来历溯源就和他有关。

  孙廷铨之长子孙宝仍也是在清皇宫从事饮食的政务管理者,在这种和皇家饮食有关的机构中耳濡目染多年以后,孙宝仍与其父一样,将京味文化带给家乡博山。清末樊彬的《燕都杂咏》中有一句“茶汤了无味,久笑大宫庖”的诗,提到了光禄寺的茶汤。现在的博山,尤其在纯农区,冬天冲碗茶汤喝,真是唾手可得,据说就是孙宝仍从光禄寺将这一技术带回来的。

  孙宝仍的女婿、孝妇河畔三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诗人赵执信,自幼才华出众,18岁考中进士,被选入翰林院,为官10年。后因观演《长生殿》被罢官。在以后的50年间,他游历全国各地,写出了1037首诗歌、72阕词、97篇文章。加之他见多识广,把天南地北的所见所闻带回博山,这其中不乏和饮食相关的名言至理、调配之法。

  清初,清宫成立了养心殿造办处,其中就有琉璃作坊。博山乃琉璃之乡,很多能工巧匠被征调进京,为宫廷制造御用器物而服役,历代都未间断,在这种与京城大融合的群居生活中,一批批工匠们役满后回到家乡,为博山的饮食文化增添了诸多京味元素,对博山宴席格局的准确定位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博山有资料可查的名厨有近百个,包括王广镛、周训成、冯兰谱、李永昌、栾玉琢、王德汉、高良德、赵增仁、栾相圃等老一辈厨界名宿泰斗,带动促进了博山菜的传承和发展。

  (刘凯 综合整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