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股票(拟跨界布局HJT电池领域 乾景园林股价暴涨)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6 浏览量:次
本报记者 向炎涛 见习记者 许林艳
11月23日,乾景园林发布关于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延期公告。公告表示,公司于2022年11月10日公告控制权转让及购买资产事项,市场关注度较高且公司股价近期波动较大。同时受疫情影响,公司尚未完成问询函的回复。出于谨慎原则,公司将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延期。
乾景园林谋求控制权变更事项备受关注。上交所多次火速下发问询函,二级市场股价暴涨,让公司站到了聚光灯下。11月23日,公司股价涨超7%,收报5.88元/股。
谋求跨界转型股价暴涨
11月7日晚间,乾景园林发布关于筹划控制权变更的停牌公告。11月9日晚间,即公司复牌前一晚,乾景园林接连发布数十份公告对控制权变更相关事项进行说明。
据公告,11月9日,国晟能源与回全福、杨静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以4.12元/股的价格受让上述股份转让方直接持有的乾景园林非限售流通股份合计5142.86万股,占乾景园林总股本的8%。同日,国晟能源与乾景园林签署《股份认购协议》,拟认购乾景园林非公开发行股票取得1.93亿股。本次权益变动之后,国晟能源预计持有上市公司合计2.44亿股股票,占本次权益变动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9.23%,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吴君、高飞届时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公告,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1.93亿股,发行价为2.43元/股,本次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1GW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项目”和“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
“HJT异质结电池是目前N型技术中的一种,由于电池里同时存在晶体和非晶体级别的硅,所以被称为异质结电池。”隆众资讯光伏产业链分析师杨雯婷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HJT异质结电池产能很少,按照今年已经投产的和明年预计投产的项目,预计到2023年底可达到超80GW的产能。”
据了解,乾景园林主营业务为园林工程施工和园林景观设计。据Choice数据,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达3.60亿元、2.58亿元和1.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7.50万元、亏损8044.91万元和亏损2.01亿元。由此可见,公司营收规模不断下滑,亏损额度也在不断扩大。到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仍为亏损状态,亏损额度为3354.51万元。
上交所对于乾景园林谋求控制权变更事项十分关注,11月9日晚间火速下达了问询函件。11月17日晚间,乾景园林对系列问询问题做出回复。其中,乾景园林表示,“公司近两年新承接施工项目较少,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净利润减少。为了公司的发展,上市公司积极谋求转型,通过本次控制权转让引入国晟能源作为新任控股股东,能够为上市公司导入光伏电池及组件业务,符合上市公司双主业战略决策背景。”
回复当晚,乾景园林再次接到上交所问询函件,要求公司进一步核实并对外披露,包括标的资产质量及保障措施、标的资产业务模式、收购方资金来源、资产收购原因及合理性问题。
HJT电池产业前景可观
乾景园林此次跨界布局的HJT电池领域,景气度颇高。
“高效异质结电池很适合新进入光伏行业的一些企业做转型。具备一些资本实力的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研发团队,投入到新型异质结电池的研发中。”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已经投入很多设备的光伏企业,行业外的企业转型做光伏异质结电池,就没有前期设备投入的这方面负担,反而可以轻装上阵。”
同时,祁海珅表示,虽然目前PERC电池暂时是行业主流产品,但电池片HJT异质结的技术投资成本下降很快,未来一两年有高转换率潜能的HJT异质结技术的综合竞争优势也会体现出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伏行业内部的技术路线转型与设备升级迭代的节点,很快就会到来。
行业上市公司也在积极扩产。金刚光伏表示公司吴江1.2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产量仍在不断爬坡,产能爬坡情况良好。酒泉新建4.8GW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即为公司扩产项目。
爱康技术表示公司将在十四五期间通过苏州、湖州、赣州、舟山等多个高效基地的布局,计划五年内实现超4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目前公司湖州基地已实现量产的HJT电池产线为220MW,同时已另外向迈为股份采购1.8GWHJT电池生产设备。
集邦咨询指出,中长期来看,随着HJT本土设备成熟、经济性改善,有望复制PERC快速渗透历程。从设备市场空间来看,预计2025年HJT设备市场空间超600亿元,5年CAGR为98%。在净利率20%、25倍PE假定下,HJT设备行业市值可达3000亿元。
“HJT技术目前布局企业还算少数,多数企业选择技术为TOPCon,如果乾景园林的项目进度按照预期,或者超预期进展,还是有很大机会抢占市场的。”杨雯婷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目前来看跨界进军光伏的多数企业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资金支持,后续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所以对于跨界企业关键还是要看后续项目资金能否切实落实。”
(编辑 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