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后(李零:周幽王八年就被杀了,三年无王,然后西周灭亡)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7 浏览量:次
文/李零
摘要:本文是读清华楚简《系年》的笔记,作者指出,以《国语》与简文相互参证,足以证明,《史记》所记西周幽、平二王的年代框架大体正确,错误只在它把西周亡年当成了幽王卒年。
一
我讲四点印象,看过全书的总体印象。
第一,此书是史书,略依年代排先后,但并不严格。每章偶尔记年代,如果讲国君,会讲他即位和去世的年代,包括积年,但全书并不系年,不是编年叙事,严格按年代,一年年排着往下讲。此书跟《春秋》不同,跟《竹书纪年》也不一样,不是编年大事记,也不像《左传》那样,把各种事语类的素材,纳入《春秋》的年代框架,重新剪裁,重新编辑。它的特点是侧重事,而不是年。
第二,此书以记述历史事件为主,要说相似,那也是跟《左传》的原始素材相似,跟《国语》相似,跟不断出土发现的事语类古书相似,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以及上博楚简中的史书。但古代史书,往往既讲事件,又讲教训,从《尚书》、《逸周书》就如此。春秋战国,史书往往都是有事有语,目的也是鉴往事,垂教训。事,可以捋着时间脉络顺着讲,也可以用一个昔字起头倒着讲,有预叙,有后叙,有预言,有谶语。语,既可以是事件当事者的对话,也可以是作史者的事后评点。《国语》跟《左传》的素材有共同点,即讲故事的色彩很浓,说教的色彩很浓,书中有很多大臣的谏议,长篇大论,有不少事件中的对话,夹叙夹议。简文对话比较少,跟《国语》也不完全一样。我想,先秦史书,这种铺陈历史事件和演绎历史事件的古书一定非常多,今后会不断发现。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春秋战国时期很普遍的现象。其实,这是史书的主流。此书属于这个主流,但侧重事,而不是语。
第三,此书叙事,涉及时间长,涉及国家多,粗看杂乱无章,但仍有一条主线。它的前四章是讲西周衰亡、周室东迁、诸侯崛起,属于全书的楔子或开场白,其他各章是以东周事件为主。
春秋战国,历史被列国分割,各记各的事,但不可能不涉及他国。如《春秋》是鲁春秋,《左传》是按鲁年叙事,鲁国的事与其他国家的事,彼此有互见关系。司马迁作《史记》十表,就是想把这种互见关系,用统一的时间表整合在一起。它的《十二诸侯年表》列有十四国,为什么多出两国,原因是它以周年、鲁年作框架,讲其他十二国;《六国年表》列有八国,为什么多出两国,原因是它以周年、秦年作框架,讲其他六国。此书涉及国家很多,但不像《国语》那样分国叙事,而是有一条主线。它讲西周衰亡,是为了引出东周各大国的崛起。
春秋史,大趋势是晋楚交争。简文各章,晋楚大事往往交替出现,互为表里,其他国家的事只是陪衬。而晋楚交争也有主次,此书叙事,特点是楚为主,晋为辅,其实是以楚史为主。
第四,此书讲楚史,是从楚文王讲起。《国语·郑语》借郑桓公、史伯问对讲两周之际的天下大势,是阅读此书前四章的重要参考。它也是从西周衰亡讲起,由此揭开东周历史的大幕,引出郑国东迁和秦、晋、齐、楚崛起。郑国东迁是桓公死后随平王东迁,东迁的郑伯是郑武公。四国崛起,秦是从秦庄公(书中作景公)、秦襄公(书中作秦仲)说起,晋是从晋文侯说起,齐是从齐庄公、齐僖公说起,楚是从楚蚡冒说起,都在东周初年。这些人,多与平王并世。平王元年(前770年)是秦襄公八年,晋文侯十一年,齐庄公二十五年,楚若敖二十一年。秦庄公的年代早一点,还在西周。楚蚡冒的年代晚一点儿,但仍在平王在位期间。此书讲楚史,上限是楚文王。其第二章结尾有一句话,“楚文王以启于汉阳”,这只是引子,第五章讲楚文王灭息,才是真正的开头。楚文王灭息在楚文王六年(前684年),第四章讲卫都三迁,年代反而比它晚。全书最晚是第二十三章。此章讲楚救武阳之役,事在楚悼王七年(前395年)。这是全书的下限。
楚悼王七年肯定在墓主下葬之前,后面的历史阙如。
下面,我把前四章的叙事分析一下,先讲大义,然后做一点儿讨论。
二
第一章:讲西周衰于厉、宣二王。一是厉王暴虐,被国人流放于彘,由共伯和摄政,共伯和立十四年,厉王子宣王即位,共伯和回到卫国。二是宣王不籍千亩,立三十九年,伐戎不胜,败于千亩。
古书讲西周衰亡,主要集中在厉、宣、幽三世。《诗·小雅》多讥刺之作,主要就是讲这三世。这里主要讲厉、宣二世,幽王放在下一章。
简文“帝=”是“上帝”合文,不必读为“禘帝”。西周金文的“上帝”合文,多以一短横一长横为上,下面加帝,这里是以帝字本身的一短横一长横为上。
简文“卿O”,读卿事。下字从来从子,乃楚李字。李是来母之部字。西周金文只有卿事,没有卿士,事本作吏,吏为来母之部,与李字的读音相同,当然可以通假。
此章讲厉王,提到共伯和摄政。共和纪年是中国最早的纪年,对中国历史很重要。什么叫共和?旧分二说,一说周召共和,指厉王流放后,由他的两个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代行君事,共和指联合执政,不是人名;另一说由共伯和摄政,共和是共伯和,属于人名。前说出自《史记·周本纪》,根据什么,不清楚。后说出自战国古书,如《竹书纪年》、《庄子·让王》、《吕氏春秋·开春》、《鲁连子》等。简文属于后说。共伯和,司马迁也提到,不是放在周史,而是放在卫史。他在《史记·卫世家》中说,卫厘侯卒,太子共伯余立,被他弟弟共伯和谋杀,卫人立和为卫侯,是为卫武公,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国语·楚语上》说“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敬于国”,死后谥为“睿哲”。这个人在卫国赫赫有名,卫君,除了卫康叔,无人能比。他也叫共伯和,怎么这么巧?让人不可思议。卫武公在位五十五年,如果真的活到95岁,则共和元年,他只有12岁,将兵救周,他已经83岁。共伯和与卫武公俱见《汉书·古今人表》,算两个人。梁玉绳认为,《史记》单文孤证,不足凭信。卫武公见咏于《诗》,属于难得的圣君明主,他怎么可以凭篡弑立,因此说“史公作史,往往有不可解处”。但崔述评价正好相反。他说:“自周东迁以后,《史记》不如《纪年》得实,自周东迁以前,《纪年》不如《史记》近正。”在他看来,周召共和说更有道理。简文是战国史料,为《竹书纪年》等书提供了另一份同期史料,当然可以说明,战国时期,此说很流行,但共伯和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他或他们,以共为氏,共是卫邑,在河南辉县,跟卫国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仍然不清楚。《史记》根据的材料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共和的问题,恐怕还不能说彻底解决。
此章讲宣王,说宣王不籍千亩,后来败绩千亩,似乎是报应。宣王败绩千亩,主要与西周晩期的戎祸有关。千亩在什么地方?或说近镐京,或说在晋地,我看,应以前说为是。因为宣王时期,戎祸主要来自西北。如《诗·小雅·六月》讲宣王命尹吉甫伐猃狁,提到“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猃狁屯兵在泾阳的焦获泽,入侵地点是镐京和方京,尹吉甫出兵,“薄伐猃狁,至于大原”,最后“来归自镐,我行永久”,交战地点一定离镐京不远,就在泾阳附近。泾阳附近的黄土塬是咸阳原。我认为,宣王料民于大原的大原就是这个原。前人说周戎交战的大原在宁夏固原,太远,与《诗》不符。洛邑远离西戎的活动范围,也可排除。晋地说,我想是因晋国参加过保卫镐京的千亩之役,人们很容易把这个大原当做《禹贡》太原(临汾盆地)。其实,最合理的解释,恐怕还是千亩在镐京附近。
第二章:分两部分,先讲申缯之难和西周灭亡,后讲晋、郑、楚三国始大。简文说,周幽王娶妻于西申,生太子宜臼,即后来的平王,又娶褒国女子褒姒,生伯盘。褒姒有宠于幽王,幽王赶走宜臼,宜臼避难西申。幽王派兵包围西申,西申不肯交出宜臼。缯人引来西戎攻打幽王。幽王、伯盘死难,西周灭亡。这是前一部分。后一部分讲幽王死后,形成二王并立。东方的王是携惠王,他是幽王的弟弟余臣,由诸侯大臣立于虢,携惠王立二十一年,被晋文侯仇杀于虢。西方的王是躲在申地的太子宜臼。幽王死于八年。他死后,天下无王,仍奉他的纪年。第二年,即幽王九年,诸侯大臣无法朝周,所以晋文侯从少鄂迎回宜臼,先立于京师(镐京),又过了三年,才送他东迁成周。这样,晋文侯的势力就扩大到了京师(镐京)。这是讲晋国始大。接着讲郑国始大。郑国崛起是从郑武公开始。他是王朝卿士,地位很高,可以号令东方的诸侯。武公死,庄公即位。庄公死,昭公即位。接下来是郑大夫高渠弥杀庄公,立子眉寿,齐襄公于首止杀子眉寿,车裂高渠弥,立厉公。厉公复位后,郑国始恢复安定。最后,简文点出最关键的话题,即楚国始大。
这一章主要讲幽、平二王。
简文“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曾人”即引西戎灭周的缯人,“降”,或读共,大概是理解为伙同之义。其实若依本字解,指缯人招引犬戎,居高临下,从西北来袭,亦通。此事叙在“周亡王九年”之前,其实是幽王八年。
简文“周亡王九年”,或读“周无王九年”,不对。“亡王”是个固定词汇,专指已经去世的王,如《国语·周语下》讲伯禹、四岳,“此一王四伯,岂繄多宠,皆亡王之后也”就是这么用。这里的“周亡王”是已经死了的周幽王,因为天下无王,仍奉他的纪年,其实就是周幽王九年。
简文“少鄂”在什么地方,学者有各种猜测,我估计,应在宜臼避难的西申。他从西申回来,先到镐京,后到成周,少鄂当在镐京以西。
简文“晋人焉始启于京师”,平王之立,估计是由秦人从西申之地护送到镐京,晋人前往镐京迎立之,晋人是借此机会向西扩展。东周以来,秦人东扩,过程很长。德公都雍(前677年)以来,一直住在凤翔,长达294年,西安以东,一直是秦晋拉锯的地方。秦人夺取这一带,要到战国中期。
简文“郑武公亦政东方之诸侯”,“政”犹言节制,是率下事上之义,犹今语领导,不必读为征。
简文“改立厉公”指厉公复位。《史记·郑世家》说,庄公死后,诸子争立,先立者为厉公,其次是昭公,其次是子亶,其次是子婴,子婴之后,厉公复位,郑国始定。简文无厉公初立,亦无子婴。
此章有四个问题值得讨论。
第一,幽王之死。
我们都知道,西周是亡于戎祸。古书所谓西戎,主要是姜姓之戎和允姓之戎。姜姓之戎出自氐羌。他们从青海入甘肃,主要分布于瓜州到陇山一带,并翻越陇山,活动于岳山(即吴山)一带,因居岳山,后分齐、吕、申、许,乃号四岳之后。姜姓与姬姓世代通婚,与周人关系最密切,莫过吕、申,它们原来都是周人的邻居。吕与周亲,太公吕尚是周武王的舅舅,就是出自吕,齐、许都是出自吕。申则与戎关系更密切。它控制的戎也叫申戎。允姓之戎是猃狁。猃狁来源于新疆和中亚,可能与新疆、中亚的塞种(Saka)有一定关系。他们从瓜州入甘肃,初居陆浑,也叫陆浑戎,居于犬丘者,也叫犬戎。这两支戎人相伴相随,主要活动于岐周、丰镐的西北两侧。犬戎与嬴姓的大骆同居犬丘。申、骆通婚,申周通婚,对周的安全很重要。幽王犯下的错误,用《左传》桓公十八年的话讲,属于“并后匹嫡”。他把申后和申后所生的太子废掉,当然得罪申国,戎祸是由申侯而起。申缯之缯,旧说姒姓,恐怕不对。如果是姒姓,恐怕不会反褒姒。曾有三曾。山东兰陵之曾是杞缯之缯,姒姓,乃武王所以封夏遗民。湖北随州之曾是姬姓,过去有各种猜测,现在据文峰塔M1出土的编钟铭文,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南宫括的后代。它是周的同姓,也不可能参与灭周。参与灭周的缯是西申附近的缯。这个曾,古文字的写法是加了亩,董珊做过考证,怀疑它在崇信、宝鸡一线,很有道理。我怀疑,它与前面两个曾根本没有关系,也许就是猃狁或犬戎的一支。
第二,幽王纪年。
古书记幽王事,西周、三川皆震在幽王二年,见《国语·周语上》;幽王娶褒姒在幽王三年,见《史记·周本纪》;幽王废申后和申后子在幽王七年,见《史记·秦本纪》;申缯之难在八年,见《国语·郑语》。《郑语》:“郑桓公为司徒,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给他分析天下形势,劝他东逃济、洛、河、颍之间。桓公所谓“王室多故”,一是幽王用虢石父为卿士,二是他宠褒姒而废申后,欲杀太子宜臼而立褒姒之子伯般。两人的对话是在幽王八年。史伯警告说:“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将以纵欲,不亦难乎?王欲杀太子宜臼以成伯服〈般〉,必求之申,申人弗畀,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缯与西戎方将德申,其隩爱大子,亦必可知也,其救之亦必然矣,王心怒矣,虢公从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应指幽王八年后,超不过三年,周必亡。这段对话后,下文有一段《国语》作者的话:“幽王八年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骚,十一年而毙”,韦昭解释说:“幽王伐申,申、缯召西戎以伐周,杀幽王于骊山下,桓公死之”。他说郑桓公死于十一年,这是对的,但不是跟幽王一起死。幽王死于哪一年,过去认为是公元前771年,现在看来,有问题。简文“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或以为“周亡王九年”是西周灭亡后的第九年,即平王九年,肯定不对。因为九年加三年,周室东迁就要拖到平王十一年。平王十一年,秦襄公已经死了,根本不可能“以兵送周平王”(《史记·秦本纪》)。我理解,幽王八年,他已被杀于骊山,所以第二年才叫“周亡王九年”,即已故周王的第九年。这一年,天下无王,简文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其实是想来朝见也无法朝见了,所以晋文侯才赶紧立王。此年,晋文侯迎宜臼,估计是由秦襄公从西申送到镐京。《秦本纪》:“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嫡),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幽王废太子是七年事,幽王被杀是八年事,秦襄公将兵救周可能在幽王八年、九年之间。他护送平王去洛邑,应该先到镐京,到达镐京在幽王九年,东迁洛邑在幽王十一年。简文说平王东迁是由晋文侯送到成周。也许,秦襄公护送只是少鄂到镐京这一程,镐京到洛邑这一程则是由晋文侯来接。郑武公东迁,可能是与平王一起走。幽王九年,平王居镐京,尚未正式即位,故仍奉幽王纪年。幽王九年到十一年,这三年就是《郑语》所谓的“不三稔矣”。平王正式即位是在成周,肯定在这三年之后。幽王九年,如果幽王还在,宜臼不可能回镐京。
第三,二王并立。
二王是平王和携王。携王,简文叫携惠王。携是封邑名,惠是谥号。《竹书纪年》:“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以为大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曾〉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以本非适(嫡),故号携王。”幽王死戏,戏在临潼。鲁侯,学者以为曾侯之误。
平王避难西申,申侯是他舅舅,姜姓。许也是姜姓。曾即缯。他们是平王的庇护者。携王是虢公翰所立。《竹书纪年》说携王被杀在晋文侯二十一年。晋文侯二十一年是公元前760年。简文说“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二十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携惠王于虢”,则以携惠王的卒年为公元前750年。我怀疑,二王并立,其实是周室东迁后的局面,在此之前,没有携王,也没有平王(只有临时封号的“天王”)。这两个王,各有后台。携王是虢公翰所立,平王是晋文侯和郑武公所立。富辰有言:“郑武、庄有大勋力于平、桓,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国语·周语中》)东周初年,晋、郑才是平王的庇护者,他们是靠勤王而大。虢公翰另立新王,合法性很成问题,那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第四,晋、郑、楚始大。
简文有三句话,分别讲晋、郑、楚。“晋人始启于京师”,是说晋人立平王于京师,势力向西拓展,远及京师。“郑武公亦政东方之诸侯”,是说郑武公作为王朝卿士,可以号令东方的诸侯。“楚文王以启于汉阳”,是说楚文王在南方开疆拓土,势力达汉水之阳。《国语·郑语》说,幽王八年,虢、郐已居东方,而桓公死于幽王十一年,可见郑武公迁郑,当与平王东迁在同一年。读《左传》,我们都知道,东周初年,虢公、郑伯为王朝卿士,执国柄,权力很大,郑是新兴贵族,虢是老牌贵族,虢斗不过郑。公元前767年,郑灭东虢。其后,晋杀携王,那是情理中事。
第三章:讲武王克商后,在殷地设管、蔡、霍三监。武王死后,商邑开始造反,杀掉三监,立纣子武庚为王。成王再次讨伐商邑,杀武庚。武庚的同党飞廉只好东逃,到曲阜投奔商盖氏。成王伐商盖,杀飞廉,把商盖之民西迁到朱圉山,以镇守那里的戎人,是为秦人的祖先。他们世世代代为周人守边。周室衰微后,周人东迁,落脚成周,秦仲(襄公)一路东征,接管周人的旧土,为周人守坟墓,秦人始大。
这一章是接着上一章的话题讲。上一章讲晋、郑、楚始大,这一章讲秦人始大,因而讲到秦人的祖先。
简文“陟”,指武王死。陟是陟降之陟。陟降,古书和金文都有这个词。陟是从地上飞升上天,降是从天上降临人世。
简文“杀三监”,与古书记载不同,不必曲为之说。
简文“商盖”,即商奄,在曲阜。曲阜是少昊之墟,嬴姓的祖庭。
简文“郝( 虍壬)”,即朱圉山,在甘肃甘谷。《史记·秦本纪》说秦人的祖先住在西垂,西垂的位置,经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就在朱圉山以南的礼县。飞廉之后西迁,居住范围大体在朱圉山附近,没错,但最后的定居点还是礼县。今甘谷、礼县、天水、秦安、清水、张家川一带是戎人聚集的地方,戎人的遗迹遗物多有发现。考古发现证明,中潏之后的大骆确实是与戎人住在一起,本来就是为了控制当地的戎人才安置在那里。
简文“奴O之戎”,有各种猜测,我怀疑,也可能是义渠之戎。奴是泥母鱼部,义是疑母歌部,声韵俱近,O可读渠。
简文“秦仲焉东居周地”,秦仲并非公伯子秦仲,整理者说应指秦襄公是对的,襄公为世父弟,排行是仲。《国语·郑语》:“秦仲、齐侯,姜、嬴之儁也,且大,其将兴乎!”韦昭注以秦仲为公伯子,不对。《郑语》“秦仲”,从年代考虑,也指秦襄公,和简文一样。
《史记·秦本纪》讲秦的族源,女祖先是女修,男祖先是大业。大业为嬴姓之祖。嬴姓世居山东南部和淮水流域,奉祀少昊。少昊之墟在曲阜,也就是简文提到的商盖。他们本来住在山东。其后代有中潏。申侯说,中潏的父亲是戎胥轩,母亲是申侯之女,中潏本来住在西戎,早就投奔周人,定居西垂,与戎通婚,为周人守西垂。中潏生蜚廉,蜚廉事纣,曾在霍山为纣采石,武王克商时,人在霍山,幸免于难,商纣死后不久,他就死了,最后葬在霍太山。蜚廉有二子:长为恶来革,是秦人的祖先;幼为季胜,是赵人的祖先。恶来革一支是大宗,留在戎胥轩所居的西垂;季胜一支是小宗,留在霍山脚下,其后代最有名是造父,造父封在赵城,是为赵氏。简文所述不太一样,它是把嬴姓西迁放在周公东征之后。
《史记·秦本纪》讲秦。秦是从大骆一族分出,由周人分土为附庸,定居汧渭之会的宝鸡。西周秦君只有六代:非子一秦侯一公伯一秦仲一庄公一襄公。非子始封,跨孝、夷、厉三王(前?—前858年),孝、夷在位时间短,主要在厉王时。秦侯立十年(前857—前848年),公伯立三年(前847—前845年),估计也在厉王时。
秦仲当厉王末年到宣王初年(前844—前822年)。西戎灭大骆之族在秦仲三年,正好是共和元年(前841年)。秦仲立二十三年(前822年),死于戎,不可能是秦人崛起之世。
庄公收复西犬丘,为襄公始大打下基础。秦公簋“十又二公”,他是第一个公(估计是襄公追称)。《国语·郑语》说的“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就是指庄、襄二公。庄公立四十四年(前821—前778年),主要在宣王时,没能赶上申缯之难。赶上申缯之难的是秦襄公。
秦人始大,要从襄公算起。《秦本纪》“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在公元前773—前771年;“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聘享之礼”,在公元前770年;“十二年,伐戎而至岐,卒”,在公元前766年。
简文说“秦东居周地”,指秦从陇西,翻越陇山,不断东进,收复周人旧土。但襄公伐戎至岐,刚到岐地,他就死了。文公才真正扩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第四章:上一章讲成王平定武庚之叛,这里接着讲卫国始封。讲完卫国始封,再讲卫都三迁,引出齐桓公救卫。封卫是为了防止殷地再次发生叛乱。卫国始封,时间在成王、周公迁殷顽民(参加叛乱的殷遗民)于洛邑之后。周人吸取夏商亡国的教训,选派宗子,派他们外出就封,作为周室的坚实屏障。因此把本来封在庚丘(下文称庚丘即今禹州市)的康叔丰(金文作丰,古书作封)改封于武庚叛乱的淇卫之地,派他监控剩下的殷遗民。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年),赤狄王留吁起师伐卫,败卫于瞏,杀卫幽侯(卫懿公),狄人入卫,卫人只好东渡黄河,迁都曹邑(第一迁),立戴公申为君,而公子启方则流亡齐国。等到卫戴公死了,齐桓公才会同诸侯,筑楚丘城,把公子启方从齐国接回,安顿在楚丘(第二迁),是为卫文公。卫文公去世,卫成公即位。狄人渡过黄河,伐楚丘,卫人只好从楚丘再迁都于帝丘(第三迁)。
这一章是讲卫国,但引出齐桓公救卫。卫在齐以西,其存亡关乎齐国安全。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霸业之兴起于北伐山戎、存邢救卫。
简文“庚丘”,即康丘,旧说康在河南禹县,即今禹州市。
简文“瞏”,估计是邑名。周惠王十七年当闵公二年。《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竹书纪年》记此事,“荧泽”作“洞〈泂〉泽”。荥泽是古代著名湖泊,在河南浚县西。此字可能是荧泽附近的邑名,不是“荧”或“泂”的假借字。
简文“侯”,本义是斥候。诸侯之侯是镇守边疆的封疆大吏,职责就是侦査瞭望和监控敌情。汉代仍把负责斥候的边吏叫候官(如甲渠候官)。
简文“幽侯”即《左传》卫懿公,《论衡·儒增》作哀侯,古人命氏,除单字谥,还有双字谥或三字谥,幽、哀也许是另外两个谥。
卫是封于殷商故地。殷商故地,古人叫河内之地。所谓河内之地,本指太行山外侧,黄河故道内侧,这两条线所夹的区域。武王克商,三分殷地为邶、鄘、卫,严格讲,卫国的范围还包括黄河故道外侧、济河故道内侧的一部分,大体不出今安阳、鹤壁、新乡、濮阳四市的辖地。卫即纣都朝歌,朝歌也叫沬(此名见于西周金文),相当鹤壁市的淇县,位置很明确。淇县以淇水名。淇水源于山西陵川,流经河南的林州、鹤壁、淇县、滑县,最后从浚县西南的淇门镇流入卫河,是卫地最著名的河流。邶在卫以北,但不可能太北,王国维据北伯鼎,以邶为燕是不对的。旧说邶在汤阴,近是,估计还应包括安阳、林州,范围大体不出今安阳市的辖地。鄘在卫以东,而非卫以南,旧说鄘在新乡也不对,这从《诗·鄘风》、《左传》讲卫都三迁可以看得很清楚。
卫都三迁,见《左传》闵公二年和僖公二年、三十一年。公元前660年,狄灭卫,宋桓公迎卫师渡河,立戴公于曹,齐桓公使公子无亏帅师戍曹。公元前658年,齐桓公救卫,封卫于楚丘,率诸侯城之。公元前629年,狄围卫,卫迁帝丘(帝丘城遗址已发现)。其中两迁见于《鄘风》:迁曹见于《载驰》(曹作漕),迁楚丘见于《定之方中》,只有帝丘不见《鄘风》。三迁自西向东,曹在滑县东,楚丘在滑县东北,帝丘在濮阳东南,都在卫以东,可见三邑都在鄘地。
我们读《诗经》的邶、鄘、卫三风,卫国的范围其实很清楚:邶、卫在黄河故道西,一南一北;鄘在黄河故道东,与邶、卫邻近。
这里讲卫都三迁,过去只知道背景是狄人伐卫。现在根据简文,我们才知道,伐卫的狄人具体是那一支,原来是赤狄中的留吁,留吁乃其王号。
赤狄魏姓,出自鬼方,西周主要在晋南,后来迫于晋,迁往晋东南,最后灭于晋。如潞氏在潞城的潞河古城,甲氏在武乡故城镇,留吁在屯留古城村,徐吾在屯留徐吾镇,铎辰在长治市。长治地区的地名,很多都是赤狄所遗。赤狄从屯留起师,出上党,翻太行,东袭卫地,主要通道是滏口陉(山西黎城东阳关——河北邯郸峰峰矿区纸坊村)和白隆(山西陵川双底村——河南辉县宝泉水库)。
以上四章,主要讲周室衰亡,东迁洛邑以及平王在位时的天下大势。
《国语·郑语》说:“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骚动,十一年而毙。及平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
简文所述正是这一局面。平王在位的最后一年是公元前720年,相当鲁隐公三年,接下来,差不多正好就是《春秋》的历史。这一年,下距楚文王元年还有三十年。它为后来的故事揭开了序幕。
三
读《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我认为,幽、平二王,基本年代没有错,今据《系年》再思考,《史记》之误只在错把西周亡年当成幽王卒年。其实,申缯之难在八年。八年,周幽王就已经死了。幽王之死在八年,西周之亡在十一年,幽王死后三年,因无新王,仍奉幽王纪年,事件的年代顺序当以《郑语》为是。平王立年没有错,不可能从周幽王十一年再加九年(到前764年),再加三年(到前761年)。公元前761年,秦襄公已经死了九年,他怎么可能伐戎救周,护送躲在西申的宜臼去镐京。更何况如果幽王九年,这位把宜臼废掉的周王还活在世上,宜臼也不可能去镐京。下面是我理解的大事年表:
前781年,周幽王元年
前780年,周幽王二年,三川震。
前779年,周幽王三年,王娶褒姒。
前778年,周幽王四年。
前777年,周幽王五年。
前776年,周幽王六年。
前775年,周幽王七年。幽王废申后,太子宜臼奔西申。
前774年,周幽王八年,郑桓公为司徒。幽王围西申,申侯拒绝交出宜臼。缯人召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桓公问史伯何所逃死,谋迁东土。史伯预言,不出三年,周必亡。
前773年,周亡王九年,晋文侯迎太子宜臼于少鄂(估计是由秦襄公从西申护送),立之于京师(当指镐京)。宜臼尚未正式立为王。
前772年,周亡王十年。
前771年,周亡王十一年,郑桓公死,西周亡。郑武公立,东迁今新郑,晋文侯送太子宜臼到洛邑成周。
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太子宜臼立为平王,虢公翰立携惠王于虢,二王并立。
前769年,郑灭郐。
前767年,郑灭东虢(在荥阳)。
前760年,《纪年》说晋文侯二十一年,晋杀携惠王于虢(时当周平王十一年)。
前750年,《系年》说携惠王立二十一年,晋文侯杀携惠王于虢(时当晋文侯三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