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金融市场

郭晓洁(专访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三大方向推动离岸人民币发展 今年多项科技创新试行或落地)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7 浏览量:

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改革步入新阶段。

9月2日,《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在深港两地同步正式发布,这是落实《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的具体行动,对深化深港金融领域务实创新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前海方案》发布一周年之际,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取得哪些成效,两地如何加深金融领域的合作?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近日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大湾区和前海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亦为深化人民币的跨境流通提供了更多更实际的应用场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便利区内居民获取金融服务。

余伟文表示,香港金管局会把握前海的机遇,与业界和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探讨更多金融创新和先行先试。

市场预计美国加息周期未完结,对香港联系汇率有信心

南方财经:与2015年至2018年的加息周期相似,当前港汇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亦出手买入港元卖出美元。香港金管局预期情况会否持续,将如何应对?

余伟文:联系汇率制度实施近40年来,历经多次经济及利息周期,一直行之有效。美国加息不会影响香港的货币和金融稳定。

随着美国加息,港美息差扩阔,出现诱因促使市场人士进行套息交易。今年5月至8月初,港汇多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按机制买入港元卖出美元,银行体系总结余由3300多亿港元降至1200多亿港元,其间联汇制度及港元市场继续运作畅顺。随着资金流出港元体系,联汇制度下的利率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8月初以来,港元拆息逐步上升并趋近美元拆息,抵销套息交易的诱因,最终促使港元稳定于7.75至7.85的区间内。

类似情况亦出现在2015至2018年的美国加息周期。事实上,市场对有关运作已经有充足的理解和经验,也持续对联汇制度充满信心。

美国加息步伐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而市场普遍预期美国现时的加息周期并未完结。如果美国继续收紧货币政策,港美息差可能再度扩阔,并再次出现套利交易的诱因,港汇可能会再度触发弱方兑换保证。不过,弱方兑换保证的触发和利率自动调节机制都是在联汇制度的设计和预期之内,大家不必担心。金管局会继续密切监察市场情况,维持香港金融及货币体系稳定。

南方财经:当前的市况下,香港金管局如何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的角色,助力内地金融改革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

余伟文: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由2000年代初简单的个人业务,逐渐提升到2010年代的人民币贸易结算、支付和融资中心,当前拓展至更全面的离岸人民币金融平台。这过程中,形成了很强的集聚效应和日渐完善的配套环境,为市场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管道以投资和管理人民币资产。

与此同时,香港为国家担当着防火墙的角色,促使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稳慎有序。

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拥有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为推动人民币在国际的使用作出更大贡献。目前,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包括存款证余额)超8000亿元人民币,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交易和金融活动提供流动性支持。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字显示,全球超过70%的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经香港处理。而我们的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的每日平均交易额在今年1-7月达16695亿元人民币。

为此,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发展人民币资本市场,提升其运作效率,推动在投资、风险管理及资产配置中更广泛使用人民币。随着人民币资产被纳入全球主要指数,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将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及直接投资提供更大的动力,从而扩展人民币在实体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为此,我们将从三个方向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持续发展。

一是,提高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于今年7月宣布优化货币互换协议为常备协议,协议的规模扩大至8000亿元人民币(或9400亿港元),使香港有别于其他地区,无需续签有关协议,货币互换规模亦属最大。在此基础上,金管局进一步优化为市场提供人民币流动资金的安排,包括扩大规模及简化操作,以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持续发展。金管局会继续与内地保持沟通,争取完善和扩展、深化各项互联互通机制,以便利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和资金的双向流通。

二是,推动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产品发展。我们致力促进更多元化的人民币产品发行和交易,并密切留意互联互通机制的运作情况以及市场需求,与业界及内地监管部门共同探索优化措施。比如,为进一步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提升市场在香港发行及交易人民币证券的需求,香港证监会、港交所及金管局已于去年成立工作小组,展开有关项目的筹备工作。在推行时,香港特区政府将会提供相关配套以提高人民币计价股票的流通量,有关研究工作已展开。而工作小组将与内地监管部门紧密合作,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发展。

三是,进一步完善离岸市场的人民币金融基建。我们将在未来按年分阶段升级金管局的债务工具结算系统(CMU系统)和优化其服务,将其发展为亚洲主要的中央证券托管平台,更好地从跨境清算、交易结算、托管等方面支持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通,确保人民币金融基建具足够的“承载力”支持长远的离岸市场发展。

探讨粤港两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深化

南方财经:香港金融管理局要如何把握当前的机遇,提升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在大湾区的金融业改革近年屡有突破之举,香港金管局今年或准备推出哪些新的举措?

余伟文:过去一年,大湾区金融合作取得不少突破。去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正式落地。截至2022年7月底,已有24家香港银行与其内地伙伴银行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超过3.2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汇划金额合共12亿元人民币。

我们正继续与内地监管部门及各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因应实际运作经验和市场反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探讨优化跨境理财通措施。例如优化销售流程、扩大可投资范围、逐步增加参与机构等,从而为香港的银行及财富管理行业带来更多增长机遇,强化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功能。考虑到这是许多投资者首次参与跨境投资,我们也会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具体安排在成熟一项推一项下适时公布。

当前,两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沙盒)已成功联通和启动,让两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能够通过“一站式”平台,就其跨境金融科技项目于两地进行同步测试,有助它们加快推出金融科技产品的速度和减低开发成本。

去年10月,深圳市政府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进一步加强深港金融合作,丰富了香港市场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我们将总结深圳市政府首次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的成功经验,推动更多大湾区发行人利用香港平台发行绿色债券在内的人民币债券,将有助香港发挥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此外,我们正与银行业界加紧联系和沟通,听取在拓展两地业务的堵点痛点,并探讨深化大湾区金融合作的建议。随着两地金融迈向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往更深层次的对接,业界普遍认为可探讨两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深化,使两地银行可以更好地服务客户,为两地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选择和更好的服务体验。我们正研究具体建议,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便民利商的前提下,如何推动大湾区金融便利和创新,让香港银行更好的服务内地企业和个人客户。例如,我们正探索便利大湾区跨境资金流通,包括完善跨境资金池安排,让大湾区内的中小企业集团更方便管理跨境资金流动性。

当前,金管局与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会继续推进数字人民币作跨境支付的测试及发展,相信将来会为两地居民,包括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跨境零售消费提供一个安全、便捷及创新的选择。

去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公布,为推进深港合作,提升大湾区金融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政策空间。我们亦会把握前海的机遇,与业界和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探讨更多金融创新和先行先试。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进入第二阶段技术测试

南方财经:在创新方面,“商业数据通”(CDI)、数字人民币(e-CNY)以及“多种央行数据货币跨境网路”(m-CBDC Bridge)等取得哪些新进展?

余伟文:构建新世代金融数据基建“商业数据通”的工作进展良好。项目目前正处于试行阶段,共涉及八组银行和数据提供方。早前金管局顺利完成概念验证研究,自去年11月至今年6月底,参与试行的银行合共批出接近900宗中小企贷款,累计金额约16亿港元。预计“商业数据通”将于2022年年底正式推出,金管局期望届时更多涉及中小企业务的银行都参与其中。

在批发层面央行数码货币方面,香港金管局与泰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及国际结算银行创新枢纽(创新枢纽)辖下香港中心进行“多种央行数码货币跨境网络”(“货币桥”或mBridge)项目,研究央行数码货币于跨境支付的应用。早前,金管局联同各参与央行和创新枢纽辖下香港中心公布了15个潜在商业用例,其中国际贸易结算用例已于试验平台上展开了测试,并将于2022年进入试行阶段,目标是发展出能够支援整个国际贸易结算流程的系统。

在零售层面央行数码货币方面,金管局亦正探索在香港推出“数码港元”的可行性。金管局虽然目前尚未决定是否及何时推出“数码港元”,但会秉持开放态度,小心衡量各方意见。我们将于今年稍后时间就“数码港元”提出初步想法,并会一并公布就技术白皮书及讨论文件所收到的意见。

此外,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合作,首阶段技术测试已在2020年12月顺利完成,目前在进行第二阶段技术测试,主要测试内容为通过“转数快”为数字人民币钱包增值。此次测试较第一阶段扩大了参与范围和规模,香港方面共有四家主要零售银行参与。其后双方将视乎测试情况适当调整参与范围,并适时引入更多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与香港本地银行参与测试。

南方财经:香港金管局是如何秉持监管与发展并行的方针,防范金融创新中的风险?

余伟文:在迅速转变的环境下,要为使用金融科技的消费者提供充足保障,同时保留适当的弹性,不致扼杀新科技发展空间,当中最少有三个关键:一是,是否愿意了解和吸收科技创新。二是,能否与业界各方保持良好沟通。三是,能否在发展与用户保障之间力求平衡。

金管局采用的监管原则是“风险为本”(risk-based supervision)和“科技中立”(technology-neutral)。这意味着,在制定和执行监管框架和规范时,我们只会根据金融活动或交易的本质,以及衍生的风险作为基础,不会因为采用不同的科技而作出不合理的豁免或要求,务求令到市场参与者能在有利创新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营运,而使用者亦无需承受不必要或过大的风险。

(作者:郭晓洁 编辑:梁小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