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国(现实主义——米勒(由光国绘画课堂整理))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7 浏览量:次
薇♥艘光国绘画课堂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们爱戴的画家。
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 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米勒,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米勒,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米勒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米勒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从靠卖画艰难地糊口开始,贬笔洛可可风格的香艳绘画,这期间,无疑也给米勒的艺术生涯打下饱含凄凉、辛酸而又扎实的艺术功底。直至画家寄居枫丹白露的巴比松村,用写实的乡村风景画,开启法国巴比松派,绘出了乡村中的树木、田野,以及劳动者的敦厚、朴实,使世人被画家笔下乡村中的优雅而感动,被画家神来的油墨表现所折服。
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米勒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米勒已35岁。在巴比松村米勒结识了柯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之久。
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米勒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米勒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
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 。以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和《晚钟》等名作。
米勒作品解读:
米勒《拾穗者》(1857)布上油画 84×111cm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拾穗者》(The Gleaners)是画家中年以后的作品,也是一幅最能代表画家农民画风格的作品。画面刻画了三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在农场主收割过的麦地里弯腰拾麦穗的场景。骄阳下,一片广阔的麦田已经收割完毕,远处是堆成小山一样的金黄色麦子,几个人正在忙碌着把一辆装满了麦子的车子运走。右边很远处一个监工模样的人正骑在马上巡视或者在吆喝着什么。画面近处,收割过的麦茬地里,三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正并排捡拾遗留在地上的麦穗,她们虽然身体健壮,可是机械单调的拾取动作,已使他们疲惫不堪,动作迟缓而笨重。其中的两个还正在弯腰拾取,另外一个因为弯腰过久,正稍微伸直了腰杆出口气,可是专注的目光仍在搜寻着地上的麦穗。
她们手中拿着的几根麦子与远处成堆的麦垛形成了鲜明而沉重的对比,似乎倾诉着农民在丰收的年成里依旧的辛酸和无奈。三个拾麦穗者,那专注的神情、迟缓笨重的动作,表现出了她们的虔敬、忍耐、忠诚,也把农民与土地那种鱼水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看过这幅画,常常让人禁不住想掉眼泪,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对生命庄严的敬畏,一种农民与土地间虔敬的宗教般的情怀。画面上的三个农妇衣着朴素,都穿着肥大的粗布衣衫,没有一点奢华的样子,然而正是这种劳动人民的本色,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质朴平凡的美丽,它比那些华贵衣饰下骄奢的富太太更能让人领略到一种崇高和庄重的美。
米勒在画中用了横向的构图方式,前景中的三个人物与后面的一排麦垛形成了夹角式的构图模式,避免了呆板的平行,使画面看上去有一种错位的美感。并且采用了远明近暗的光线处理方式,把麦田深远、辽阔的空间感表现得很充分。画上的色彩搭配极为协调,三个主人公的衣服颜色以蓝、红、黄色为主,特别是三个人的帽子很醒目地用三种颜色表示了出来,从而给人留下了极为鲜明的印象。画面远方金黄色的麦子与三个人手中的麦子形成了颜色上的呼应,也形成了反差明显的对比,达到了极佳的表现效果。
这幅《拾穗者》在沙龙展出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画面上三个女人丑陋不堪,是"贫民的丑陋三女神";有人则诬蔑画面内容揭露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有想向上层社会挑衅的意味,是有意在煽动农民情绪。米勒对此辩解道:"我将坚强地站着,即使他们称我是表现丑的画家,是妨害我们民族进步的东西,但我们绝不做把农民模样加以美化的蠢事。如果只能无力地表现我自己,我宁愿不表现。"从中我们看到了米勒坚定的现实主义立场以及通过平凡的人物表现崇高理想和内在精神力量的努力。米勒是法国美术史上最伟大的农民画家,他与库尔贝一样为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米勒《播种者》(1850)布上油画82.6 x 101.6 cm
1850年米勒在巴黎沙龙展出的《播种者》,从好的意义,还是从坏的意义都使他出了名。画劳动的农民,表现农民的生活,决不是愉快的;农村不是乐园。
当然,在那以前,也有画农民生活的画家。例如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家奥斯塔德等都画过。但是他们所画的农民,都是大吃大喝的,无聊闲扯的,打架斗殴的等等,都不是在劳动的农民。而米勒画的却是额上流汗劳动着的农民。《播种者》穿着大木靴,腰挂种子袋,一面右手撒种子,一面重复地一步步向前走。用欧洲的耕种方法,这样撒种子以后,就要让马曳犁把土埋上。然而我们看画面,在撒种子的农民后面,飞来几十只鸟儿,想吃净他撒的种子。
但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反映,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米勒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地表达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凡高评述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米勒《扶锄的男子》(1860 -1862)布上油画80 x 99 cm旧金山私人收藏
1862年米勒完成《扶锄的男子》,强烈地表现出生活痛苦的分量。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一个青年农民正在扶锄喘气。这个人从早到晚难以直腰,只能偶然停下来,喘一口气。锄地的年轻人在暑热的田间倚锄而立,仰首喘息,抬头远望。似乎生活和劳动沉重的分量已经耗尽了他精力,而眼前还有大片的麦田等待着耕耘,远方则是城市朦胧的身影,那是不属于他的另一种生活。这无疑是一幅向社会挑战的作品,他描绘的是一个庄严的劳动者形象,画家在这里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呐喊。
米勒《扶锄的男子》是美的,虽然,在画面上那一片杂草丛生乱石成堆的贫瘠土地上,他扶着锄头喘着粗气,疲惫得直不起腰来,但是"美不是用脸上的形和色所能表现的",他那抬起的头,那遥望远方的双眼,流露着内心的悲苦和命运的艰辛,表现着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米勒作品欣赏:
米勒《据木工》(1850—1852)布上油画 57 x 81 cm
米勒《牧羊女和羊群》(1863)布上油画81 x 101 cm
薇♥艘光国绘画课堂
米勒《簸箕》(1847-1848)布上油画58.5 x 79.5 cm
落幕: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以乡村风俗画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国画坛闻名。米勒是法国最伟大的田园画家。大家习惯于称呼他为米勒,实际按照法语发音应翻作"米叶"。米勒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罗曼·罗兰在所著的《米勒传》指出:"米勒,这位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
1875年-61岁时由于咯血病逝于巴比松。
声明:资料来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