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内财经

贵州农村信用社(陈庆渊:贵州农信火种的“点燃者”)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7 浏览量: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70年前,在桐梓一个叫元田坝楚米铺的地方,诞生了贵州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70年后,在这里坐落着的,是属于贵州农信人自己的文化地标——贵州农信陈列馆。

陈列馆内,一张张老照片的背后承载了太多让人感动和值得镌刻的农信记忆,他们构成了农信回眸过去、面向未来的初心和信心。

陈庆渊:贵州农信火种的“点燃者”

陈庆渊。

陈庆渊,贵州农信事业夯基垒土的先行者,不仅见证了贵州农信的诞生,更成为贵州农信火种的“点燃者”。

陈老的故事,还得从1952年的那个春天说起。

1952年4月1日,人行桐梓县分行在元田成立了贵州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元田信用合作社,时年17岁的陈庆渊成为了元田信用合作社第一批员工。信用社开办以后,主要有发展社员、组织存款、发放贷款和耕牛保险“四大任务”,农村信用社的星星之火,就在陈老他们那一代信合人手中点燃。

回忆起元田信用社刚刚成立时的情景,陈老感慨万千:“当时办公环境简陋,工资也没有保障,条件十分的艰苦,最初在发展社员时,走到哪里都碰钉子,通过我们起早贪黑,东奔西走的宣传,这才让老百姓慢慢知道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也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进来,当时每人1.5元到2元的股金不等,入社农户560多户,共收股金170万元(旧人民币)。入股的农户可以优先贷款,锄头1块钱、蓑衣1块5、买猪5块钱,买耕牛贷款最贵,大约20块钱。”

陈庆渊:贵州农信火种的“点燃者”

桐梓元田坝信用社员工陈庆渊(后排右一)出席全国农村信用合作表彰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合影。

1953年芒种时节的一个夜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陈庆渊焦急万分。一宿没睡的他心里想:遇到这么恶劣的天气,地里的庄稼可怎么办。第二天一大早,陈庆渊简单地给同事交代了几句,便收拾起借据、印章、现金,穿上水胶鞋,背着帆布挎包,去了原九坝乡的黎村坝。路上,他看到道路两旁到处是被狂风吹断的树枝,苞谷倒了一地,熟透的小麦遍地都是,刚插种的秧苗全浮在了水面上……来到黎村坝时,大家神情沮丧,30多户村民一年的希望毁于一旦,空气中弥漫着近乎绝望的气息,剩下的只有眼泪和哭泣!

“大家不要哭,不要怕,我们一起想办法。”陈庆渊把乡里的领导、大队的干部、生产队的队长都叫了过来。他一边安抚村民,一边摸底每家每户的受灾情况。“能改种的就改种,需要贷款的就找信用社,我来给大家办理!”听到陈庆渊说出这话,受灾的农户纷纷向他申请贷款。随后,他让生产队长挨家挨户出证明,现场填写借据,当天上午就为10多户受灾农民放款10余万元。

从那以后,当地的百姓建立起了对信用合作社极大的信任。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农信人背着挎包走千寨、进万村成了常态。70年过去了,这种常态也演变成了贵州农信的“挎包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农信人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文/魏华 图由贵州省联社提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