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内财经

经济网(质量安全:让市场“两头甜”)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8 浏览量:

高精优强美,质量水准追求卓尔不群;衣食住用行,质量安全关乎千家万户。质量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原点,市场各类经营主体从这里出发,不断向高点迈进,共同构筑起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架海金梁。而与质量强国相生相伴的质量安全,则是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底线,在底线之上合规发展,民生福祉得以保障,国家竞争力得以增强。

新发展格局下意义非凡

据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副教授李酣介绍,质量安全是指产品质量满足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要求的一种状态。保障质量安全,包括加强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科学处置质量安全事件等内容。

保障质量安全,就是严守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底线,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消费者权益日刚过去不久,香精大米、免费“书评机”、不安全的安全带让人记忆犹新。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高品质的消费质量。食品安全、直播网购、医美乱象……质量安全问题乱象丛生,不仅打击了消费信心,扰乱健康的消费环境,甚至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而提振消费信心,也需要通过质量安全的保障营造一种全面认可、全面拥护的质量文化。能够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国际竞争力,让高品质消费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抓质量、保安全,不仅能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还有利于提升国际循环水平。在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陈川看来,强调质量安全目的不仅仅在于保民生、促消费,更有利于扩大出口。南北贸易理论就出口产品质量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扩大开放、扩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对于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形象有很重要的意义。高质量的产品决定高质量的出口,进而影响我国整体对外贸易格局。

激励产品质量提档升级

质量监管的底线是安全,而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产品提质创新。

“沙盒监管”意为通过设立限制性条件和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允许企业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以真实的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为对象测试创新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有助于减少创新理念进入市场的时间与潜在成本,并降低监管的不确定性。这一监管模式既实现了政府的弹性监管,促进了政府与监管对象之间的合作,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

如今,这一监管制度在质量安全领域得以创新。李酣表示,建立质量安全“沙盒监管”制度,也是市场监管模式从事后,更多转向事前和事中的一种制度设计。“沙盒监管”通过创立一种安全的场域,企业可以在其中测试其创新的产品,而不用在质量创新相关活动遇到问题的时候,立即受到原有监管规则的约束,从而在市场准入方面放松了规制,以企业承担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方式激励产品创新。

陈川也认为,监管沙盒作为一种新型的监管框架,即体现了质量安全的强制性监管要求,又融合包容审慎的柔性监管理念,为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提供容错纠错空间,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对于新兴市场而言,划定相应范围,对“盒子”内的企业或对象,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在可控前提下实行容错纠错,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全链路实时监管,建立数据库,划定质量安全红线,设置“包容期”,以更安全的方式鼓励创新,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在创新与监管之间找到较好平衡点。

“沙盒监管”体系应该怎么建?李酣指出,第一步是明确沙盒监管的空间和地域范围,例如可以选择相应的省份或者连片的多区域作为试点;第二步是设定测试的时间规则,即被选定的沙盒区域的试点时限,以及进入沙盒的企业的有效运行周期;第三步是明确测试的主体的边界,主要是市场监管部门的权力范围,以及对进入沙盒的企业的资质要求;第四步是明确测试的规则,即对放松监管规则方面的具体设置,以及体系运行的基础方案。

与此同时,在产品增速提质的背后,还有一个无形的制度——知识产权为支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冯晓青表示,表面上看,知识产权保护的是智慧成果,是一种无形财产,与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毫无关联,实则不然。他指出,商标、专利和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三驾马车”,目的就是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与创造优质产品和服务关系紧密。

“消费者最熟悉的商标制度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本身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冯晓青说,“通过商标来表明商品质量,商品与商标就形成了特定的联系,隐含着鼓励、促进厂商改进商品或者服务质量的价值取向和目的。”

专利制度也是以激励有市场和技术价值的发明创造,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通过加强专利权的保护,不仅能够促进技术领域的公平竞争,也防止发明创造的仿冒、“搭便车”、低水平的重复,有利于促进技术领域的公平竞争,保护创新成果、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运用,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著作权制度则主要涉及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于提高文化品位、促进文化领域公平竞争也有很多正效应。比如说,对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冯晓青强调,建设质量强国意味着知识产权也要强。要由知识产权数量向知识产权质量转变,从知识产权数量大国到知识产权质量大国,进而迈入知识产权强国。同时,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意识、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机构、制定相关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档次。

建立全链条式监管体系

春秋时期,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便质量检验和日后的追查。这是我国最早的责任追究制度。从“物勒工名,以考其成”到现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产品质量一直被摆在重要位置。

李酣表示,近年来,我国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已经有较大提高。其中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主要原材料、基础元器件、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的质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国家重大工程质量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食品药品等领域的质量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产品、工程等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仍然比较严重。

陈川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农产品、消费品、工业品产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他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关键点与薄弱点在于源头,包括农民安全意识、源头点分散、检验检测水平与覆盖率仍然不足,且地区间因为技术手段差距产生明显差异。未来需要强化源头控制,进行一定程度的网络化整合管理,增加基层农产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抽检覆盖面,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全流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化监管体系。

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点则在于品类繁多、涉及面广,监管部门往往人手有限,单纯依靠传统的抽检抽查等方式难以覆盖众多消费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需要借助其他的工具或发动其他监管力量。在监管工具方面,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同时各地区也可以依据地区消费特征构建与全国互联互通的消费品风险数据库,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更大范围内的风险监测;在监管力量方面,需要建立相关激励与约束机制,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发动广大消费者参与到质量安全治理中来,转变消费者角色和职责,同样也可以降低更大范围内的风险覆盖,同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监管体系。

工业品质量安全监管也需要建立全链条式的监管体系,建设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更加直观地多维度展示工业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态势。一方面,辅助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加强重点监管力度,提升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另一方面,支撑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处理,提升科学、及时、准确地应对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能力。

此外,李酣还强调,在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面,企业主动承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激励还存在不足,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还需健全。

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

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大众往往会将原因归结于政府监管不力或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实则不然,面对庞大的经营主体以及快速更替的创新手段,政府监管作用微乎其微。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在市场中,产品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柠檬市场”效应下,好的商品往往会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

陈川介绍,这种信息不对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质量生产者自身的能力与操守,消费者需要选择更优的对象进行质量交易,即经济学中所说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个是质量生产者的行为规范,是否按照相关标准约定要求来进行产品生产,即“道德风险”问题。

“从根本上讲,质量监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在于缓解质量交易过程中的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陈川表示,《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的“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切中了质量治理的逻辑要点。其中“信用赋能”即要解决的就是“逆向选择”的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智慧赋能”则重点是要解决“道德风险”的问题。“一个是软性制度约束,一个是硬的技术平台;一个是基础,一个是工具,两者在未来的质量安全监管中将相得益彰,产生乘数效应,共同推进质量安全监管迈进现代化。”

李酣也认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新型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是以信用为基础,是创新监管模式的主要着力点。信用赋能质量安全监管,首先要健全企业产品质量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然后明确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的场景运用。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首先要夯实企业产品质量的大数据基础,其次是推进网络的远程监管,再次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和风险处置。

构建质量安全共治新格局

在“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的理念下,“质量多元救济机制”“质量保险”“质量保证金”等概念也多次被提及。一种涵盖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治理的新时代治理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陈川认为构建质量安全共治新格局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经营主体。要充分发挥企业保障质量安全的主体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家、管理层、一线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严格落实企业质量第一责任。

第二,政府部门。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产品以及重点服务领域,依法实施严格监管。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的同时,通过不断优化监管职能,提升监管的科学性与精准性,来强调政府在质量安全这个领域的重要制度供给作用。

第三,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比如消费者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培育一批消费者组织,发挥他们在提升质量安全和促进高质量消费方面的作用。

第四,消费者。消费者是市场的决定者,他们用脚投票,更能激发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优胜劣汰。要进一步拓展消费者参与质量监管的渠道,构建质量安全领域的大数据平台,提升主人翁意识,使得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成为质量安全的捍卫者。

采访最后李酣表示,质量安全为先是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发挥质量主体作用,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增强产品竞争力,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品牌信誉型、自主创新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质量强国”的必由之路。

感慨系之。质量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即如“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细数过去,各类食品药品、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问题仍历历在目,让人不寒而栗。揭开质量安全的伤疤并不能霍然而愈,而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带来的则是市场的萎靡不振、消费者信任度降至冰点,而何时再迎春天,是企业、消费者共同渴求的答案。

严格质量水平、敬畏质量安全,做到从源头掐断、不停歇监管,让市场的“两头”都心甜意洽,企业、消费者都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受益者。我们相信,拥有创新不止的企业、信心满满的消费者、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永远充满期待。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记者/翟晓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