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决策(斯坦福的商业决策课,教你理性决策的五步法)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8 浏览量:次
1、关于决策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很多选择,要做出很多决策。这些选择决定着我们从哪里来,而那些决策引导着我们往哪里去。
小到中午吃什么,大到该不该分手,这些决策决定着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些决策很简单,因为我们喜欢,有些决策很难,因为我们都不喜欢却不得不选。
那么什么样的决策,才是好决策呢?我们去哪里找这个好决策呢?
卡尔·斯佩茨勒在《斯坦福商业决策课》里面,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决策方法论。
做决策首先第一步,就是要理清楚面对的问题边界。
也许最初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问题会越来越多,决策也会越做越多,失去焦点。
比如卡尔夫妇发现厨房墙壁有点旧,在想是不是要重新刷一下墙壁?后来想想既然刷墙了,那么不如直接返修一下厨房,既然翻修了厨房,不如卧室也一起翻修了。
后来一想这样的话,还不如重新换租一套房子来的方便,后来一想租还不如直接买一套。那买一套的话住的地方就固定下来了,那就要看看卡尔未来五年的职业方向来定,而未来的职业方向决策,就得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他们所追求的。
明明是一个刷墙的讨论,最后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做的决策也越来越多。
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决策框架,来界定问题的边界在哪里。
有了一个合适的框架,那么想到哪儿就讨论到哪儿,永远做不完决策的事儿,就不会发生。
2、界定问题
决策的框架分三层,可以把它看做一个决策金字塔。
最上层塔尖是已经做出的决策,也是核心的问题,一般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不会考虑塔尖的问题。
比如卡尔夫妇关于职业方向和人生选择的决策。
而中间层则现在需要关注的问题。
比如卡尔夫妇未来5-10年想住什么样子的房子,在哪里?是改造还是搬家?
最下层金字塔的底层,则是根据上一层的问题和决策来决定的后续问题。
比如卡尔夫妇刷墙的牌子,什么颜色的油漆,如果买房的话改用哪家中介等等。
有了决策金字塔以后就可以根据问题去做出决策了,但是还是没有如何做好决策的问题。
3、创造选项
那做决策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创造选项。
我们常常面对是和不是的二元选择,但是往往这种选择的决策都不怎么样。
相对简单的决策,3到4个是最佳的,而复杂一点的选项,4到7个也就够了。
所以,创造决策的数量很重要,所有的二元决策论,都是因为你没有在决策金字塔的框架里往上看一层。
往上看了一层,了解了你的问题核心以后,就可以挖掘更多的选项了。
当然选项的数量达到了,质量也不能丢。
好选项至少满足两个特点:差异性和竞争性。
竞争力,就是每个选项都是可选择的,如果一组选项里明显一个号一个坏,那就不具有竞争性了。
比如中午吃什么,一个是蛋炒饭,一个坏了的臭豆腐,是个人都会选择第一个选项。
所以第二个选项质量上就没什么意义。
差异性,就是选项和选项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蛋炒饭和扬州炒饭就没什么区别。
4、理性决策
有了选项,我们总得开始选择了吧?
那么我们如何选择呢?
这里卡尔又提供了一个工具:决策树。
一种把决策节点画成树的辅助决策工具,一种寻找最优方案的画图法。
比如当年马云邀请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蔡崇信在做决策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决策树。
首先在纸上画两个树杈,一个写上去阿里巴巴,一个写上继续现在的工作。在阿里巴巴这个选项上在分出两个树杈,一个写“创业成功”,一个写“创业失败”。
保持现状那条上写上目前的收益。
在每个树杈上写上概率和收益,然后根据期望收益的数据,来做理性的决策。
5、自检清单
那么是不是做出选择以后就可以了呢?
并不是,我们还得回来检查一下选项是否正确。
卡尔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五个决策自检问题:
第一,为什么这个选项优于其他选项?
第二,这个选项经得起推敲吗?如果出现新的变量,它会怎么样?
第三,有没有一种组合,可以把其他选项的优点也综合起来?
第四,有没有把问题过于简单化?
第五,回过头去,再看看决策树,每个选项的不确定性,正确评估了吗?
6、落地执行
当然,只有当我们把资源不可撤销的分配到行动中,决策才算是真正完成,它的价值才得以实现。
否则,决策不算决策,只是一个想法而已。
所谓决策的科学,就是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应用某种规律和理性思考,最大程度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它不以成败论英雄,决策好不好,和决策的结果无关,因为未来从来都是不确定的。
所以决策的好坏,在决策做出的刹那,就已经明白。
所以做决策五步法:
第一步、定义问题。
第二步,增加选项。
第三步,理性决策。
第四步,决策自检。
第五步,落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