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金融市场

建行企业(建设银行:以金融力量守护新市民的“城市梦”)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8 浏览量:

文/张雅妮

“金融活水”温暖辛苦打拼的追梦人,让城市真正成为新市民“盛得下梦想、容得下身心”的安居之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市民正在走向城市,用辛勤的劳动织就生活的梦想,为城市的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

让新市民群体“进得来”“留得住”,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这既需要政策制度、公共服务的全面发力,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新市民友好型”城市环境,解决新市民群体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现实难题。在这背后,金融力量正在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抓手。

2022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提高新市民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三个月来,全国各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探索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中国银保监会近期下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中,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设银行”)因在帮助新市民进城安居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创新榜上有名。近年来,建设银行从新市民服务的痛点入手,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精准性、系统性、可得性和便利性,帮助新市民“进得来”“留得下”,实现安居乐业。

“金融活水”助力新市民创业就业

“我们外地的商户不像本地人的亲戚朋友那么多,借钱用钱都不是很方便。”

七年前,董女士从家乡湖南邵阳周边的县城来到郴州市经营起了一家日用品便利店。2020年,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董女士急需一笔30万元的资金投入运营。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董女士将目光投向了银行贷款,但利率高、审批慢的问题却让她感到担忧。了解到董女士为银联商户且平时信用良好,建设银行郴州市分行的客户经理向她推荐了“惠懂你”App,通过手机简单操作,无需抵押担保就在当天申请到了32.6万元低利率贷款。

2021年,这笔贷款获得了延期一年还款的政策优惠,帮助董女士纾难解困,顺利渡过了疫情难关。2022年4月,随着店铺生意好转,董女士如约还清了全部贷款,考虑到销售旺季结算量大、需要更多周转资金,她向建设银行提出提升贷款额度的申请,在评估了董女士的经营和信用情况后,建设银行将她的贷款额度提升到了100万元。如今,董女士的店铺已从最初的一家发展到八家,高效便捷的信用贷款服务为她的创业之路注入了“金融活水”。

董女士只是建设银行扶持新市民创业案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建设银行通过加大普惠个人经营性贷款投放,为新市民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并以“创业者港湾”为载体,依托线上平台及线下服务实体,为新市民中的创业客户群体提供“金融+孵化+产业+辅导”一站式综合服务,通过辅导培训、孵化空间、创业大赛、创投服务、信贷融资、产业对接等六项支持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难题。

此外,建设银行还加强了对吸纳新市民较多区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并依托普惠金融战略,对新市民就业贡献较多的市场主体也增强了信贷支持。2022年一季度,建设银行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贷款余额超5.3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8.03%。

为了化解银行业严监管、内部严风控和新市民弱资质之间的矛盾,建设银行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经营理念破解了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缺少抵押物的难题,建立起有别于银行传统业务的普惠金融“五化三一”线上融资服务模式,即“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以及“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链条多场景供应链金融服务,进一步推动服务延伸至产业链末端,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新市民就业的权益保障水平,建设银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数据和渠道优势,配合多地政府部门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2022年一季度,累计支持12.55万个单位用户办理农民工代发工资超1100万笔,金额超1100亿元,让在外打拼的新市民群体劳有所得。

多措并举帮助新市民在城市“扎根”

“住有所居”是在外打拼的人们立足新城市的基本保障,但在现实生活中,新市民们却常常陷入“买不起房又租不到好房”的尴尬境地。为了解决新市民住房“难,贵,差”的痛点,建设银行从租、购两方面着手,为新市民的住房安居提供了坚实的金融保障。

在北京市大兴区CCB建融家园·创业之家,20多平方米的单人公寓不仅家电俱全,洗手间、厨房、阳台各自独立,模块化的家具产品还巧妙地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间。公共区域里,咖啡厅、共享书吧、健身房、影音室让住在这里的“北漂青年”下班回家就可以享有一方休憩之所,精致的设计和便捷的服务受到了年轻群体的追捧,这一社区也成为了北京城南租住的“新地标”。

同在大兴区的刘村“骑手之家”,则为在城市之中奔波的“外卖小哥”们打造了专属的生活空间,针对外卖快递员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社区规划了电动车停车空间和充足的充电桩,并增加了导视系统和标识设置,为这些辛勤的劳动者们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生活港湾;在浙江省宁波市专为一线环卫工人打造的“CCB建融家园·劳动者之家”,每个房间配备了全套家具和独立卫生间,房租每月仅三百多元,为当地环卫工人减轻了住房经济负担。

通过搭建统一平台,建设银行积极探索长租房运营可持续模式,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差异化分层次租赁供给及配套服务,盘活了闲置的住房、公房、厂房、仓储等市场存量房屋,有效增加了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建设银行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共覆盖1.56万家企业、3900万个人房东和租客,开业运营189个“CCB建融家园”长租社区;在全国主要城市对接超过400个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保障性租赁住房App在60多个城市上线运行;住房租赁贷款余额为1,628.22亿元,实现了快速增长。

建设银行:以金融力量守护新市民的“城市梦”

图:建行四川省分行协同建信住房实现全国建行系统首个盘活央企闲置资产的存房项目。图为装修改造后的永陵社区“CCB建融家园”

作为国内最早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金融机构,建设银行积极为试点城市提供长期限、低成本、多元化的资金支持,针对租赁企业在租赁住房的新建、改建、购买、装修改租、经营管理等过程的金融需求,依法合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针对保障性租赁住房,设置差别化的贷款条件和流程要求,降低住房租赁企业资金成本。2022年一季度,建设银行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及类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贷款累计投放超880亿元,较年初新增超210亿元,支持房源达65万套,有效缓解了新市民群体的住房压力。

租房之外,针对新市民群体的购房需求,建设银行优化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流程,依托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实现了新市民个人住房贷款申请、提前还本等业务线上办理,有效提升了借款和还款便利度。同时还通过推广个人住房贷款各环节与政府部门系统直连,加强信息交互,在符合条件的城市试点不动产抵押线上办理,探索运用“数据+科技”科学评估新市民购房能力和收入水平。

与此同时,针对新市民在进城、落户过渡阶段所产生的装修、购买家具、家电等刚性需求,建设银行还通过与装修公司、家具城等渠道开展合作,推出了纯信用、无担保的装修分期产品,多元化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金融需求。

构建新市民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体系

在帮助新市民“安居乐业”的同时,建设银行在基础金融服务方面也进行了系统化提升。通过拓宽金融服务渠道,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度,简化办理流程和申请材料,合理减免新市民金融服务收费,提升了新市民开户、个人住房贷款借款和还款业务、信用卡及分期业务、保险业务等的便利度和服务质效。

在金融服务之外,建设银行还提供了更多贴近新市民生活场景的非金融服务,助力数字政府建设,共享银行网点办政务,提供房产证明、婚育、养老等政务服务事项的查询办理,推动社保、医保、公积金等与新市民关联度较高的政务事项跨省通办,帮助解决新市民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

建设银行:以金融力量守护新市民的“城市梦”

图:建设银行工作人员帮助新市民体验手机银行、建行生活App等金融产品服务

2018年7月至今,建设银行在全国近1.4万家网点打造的“劳动者港湾”,通过配备卫生间、饮水机、休息桌椅、图书、Wi-Fi、手机充电器、雨具、急救箱等基础惠民服务设施,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防风、避暑、防寒的休息场所。同时建设银行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源,通过与民政、环卫、教育等政府机构以及第三方机构合作共建,陆续推出书香驿站、健康驿站、城管驿站、非遗港湾等30余个特色港湾。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劳动者港湾”的功能也从最初的休息充电、喝水热饭等变得更加多样化,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聚焦创业就业、住房安居、基础服务等生活场景,建设银行多措并举,构建起了贯穿新市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体系,通过连接B(企业)、G(政府)、C(消费者)端一体化,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专业服务模式。

在2021年年报致辞中,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建行新金融,在百姓身边,于细微之处。我们将常怀敬畏之心,坦诚回应市场关切,忘掉银行人的‘精明’,甚至是带着一点‘傻气’,持续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性、系统性、持久性的问题,尝试跳出金融的视角去寻找答案,让金融资源配置的更加公平与公正。”

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建设银行用“金融活水”温暖了辛苦打拼的追梦人,让城市真正成为新市民“盛得下梦想、容得下身心”的安居之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