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时间(2008年是花旗银行的分水岭,当年的金融危机成了花旗银行的滑铁卢)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8 浏览量:次
2008年是花旗银行的“分水岭”,当年的金融危机成了花旗银行的“滑铁卢”。而在此前,花旗银行如日中天、光芒万丈。郑先炳在2004年写成的《解读花旗银行》一书中开篇就写道:“在整个世界上,从事银行工作,甚至其他经济工作的人,几乎没有谁没有听说过花旗银行。用很多经济指标来衡量,花旗银行都是全世界最好、最成功的银行。尽管有些指标在年度之间有些起伏,但从整体上看,花旗银行是‘没有对手’的。它现在已在全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是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也是规模最大的银行,多年来一直稳坐全球银行业的头把交椅。花旗银行的业务除了本土的北美洲以外还覆盖到了拉丁美洲、亚太、欧洲、中东和非洲。花旗银行在每个地区的发展都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在许多国家的历史超过100年,它现在服务的市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85%,所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65%。可以这么讲,凡是有钱可赚的地方,花旗银行都去了;凡是能够赚到的钱,它也都赚了。”
在危机前的很多年,花旗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一直没有低于18%,高的时候达到惊人的35%。在郑先炳看来,花旗银行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赚钱机器”,它的全球影响力甚至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
在《解读花旗银行》一书中,郑先炳还引述了一位纽约银行家的话来说明花旗银行的巨大实力和影响力:“当你走进花旗银行总部时,你会不自觉地意识到你已经处于世界权力的一个顶峰了。它就像一艘加速至全速的航空母舰,周围的每个地方都在颤抖。”
然而在2008年的次贷风暴中,“这艘全速行驶的航空母舰”迷航且撞上了冰山,差点成了全球金融史上的“泰坦尼克号”。
有几组数据佐证这一切:
(1)亏损。从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年底,15个月时间,花旗银行净亏损高达375亿美元。“世界上最大的赚钱机器”一下沦为世界上“最大的亏钱机器”。
(2)市值。2009年3月5日,花旗银行股价自1986年上市以来首次跌破每股1美元,市值只剩下55.96亿美元,较2006年下半年的高点缩水幅度达到98%,由全球银行业市值最高下降至全球银行业市值第184位。
(3)裁员。2008年11月17日,花旗银行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5.2万人,裁员幅度仅次于此前1993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裁员6万人的历史记录。
(4)政府救助。2008年11月,美国联邦政府、美联储和美国联邦保险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再一次对处于破产边缘的花旗银行实施紧急救助:一是在原来25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次注资200亿美元;二是对花旗银行3060亿美元不良资产提供担保,四方建立损失共担协议,约定花旗银行消化掉最初约260亿美元损失后,超出的损失部分90%由美国政府买单,花旗银行只负责其中的10%;三是对3060亿美元之外的风险资产,美联储提供无追索贷款。在如此力度空前的救助下,花旗银行才侥幸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