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内财经

文艺(这个春天,品读来自湾区的文艺之风)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04 浏览量:

似火的木棉、明亮的黄花风铃、如云的宫粉紫荆……春天的脚步,似乎总是在花城广州来得更早、也更热烈。

花城,不仅是广州这个开风气之先的城市别称,也反映了岭南的风土以及岭南文学的特质。它蕴含着丰沛的雨水、阳光的热力。这里植物繁茂、四季花开,充满勃勃生机,这里所呈现的文学景观也汪洋恣肆、瑰丽奇崛。

不久前,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迎来了一个文学新的起点——花城文学院落户越秀山麓,五羊像旁。这里曾是广州城两千余年历史文脉的起点,如今,岭南文化从这里再度出发,正在构筑美好的创作交流与生长空间。

这是对文学的致敬。

立足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花城文学院向全国的文学名家与新锐抛出橄榄枝。

成立仪式上,花城文学院聘请了知名作家麦家、知名评论家陈晓明为联席院长,并签约魏微、葛亮、李娟、陈楸帆、蔡崇达、笛安、杨庆祥、陈培浩等8位优秀青年作家、评论家,共同探索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新机制。

“作为广东出版人,我们希望花城文学院能够创造一种新时代下的文学与城市、城市与作家、作家与读者的链接。我们希望这种链接是感性的、温暖的、美好的、持久的。”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说。

花城文学院实行“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办院模式,打造“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多元融合产业平台”,通过陆续签约一批作家与评论家、评选发布“花城文学榜”、启动原创文学精品创作计划、举办文学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探索文学繁荣发展的新路径。

广东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一脉。展现珠三角水乡美景的《香飘四季》,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白门柳》,体现个人与时代之变的打工文学《国家订单》……近代以来,不拘一格、不守一隅的岭南文化滋养了特色鲜明的广东文学,使其在观念嬗变、作品创作、体裁题材、风格流派等方面都做出积极贡献。

“我一直认为,广东在全国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品牌就是‘花城’。”麦家说。

花城不只是广州,也是一家杂志和一家出版社的名字。“花城”这一文学品牌,正是扎根岭南文化土壤,培育、团结了大江南北一大批勇于进取、德才兼备的作家、评论家,推动广东文艺繁荣发展、开辟当代文学新天地。

如今,接过“花城”的接力棒,花城文学院一方面凝聚培养优秀文学人才,助力本土作家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另一方面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产业为文学赋能,让文学激发产业动能,以文学之力筑文化之城。

良好的文学创作机制和条件,昭示着湾区对文学事业发展的期盼。

“把五湖四海的作家、五湖四海的读者、五湖四海热爱文学的人聚拢在一起,在这里分享文学、感受文学。”陈晓明说,希望这里成为各种优秀文学作品的展现平台,同时为当代文学的存在、生长和传播提供一个美好的空间。

这是对青年的致敬。

广州市越秀公园东秀湖畔,一栋白色建筑融于园林景观中,与附近厚重的明城墙、繁茂的大榕树、盛放的紫荆花相得益彰。书香、花香、茶香与咖啡香四溢,有游客在静静读书。

这就是花城文学院所在地,“陌上花开”文化空间。

这里原先曾是公园维修班存放工具的旧仓库。为了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打造书香公园,2022年,这里摇身一变,成了新的文化空间。“来公园的年轻人变多了。”越秀公园附近的居民盛女士发现,曾经大众认为只有年长者爱逛的公园,出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

浓郁的书香、闲适的空间、丰富的活动,不但满足了市民游客的文化需求,也让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着更多的人来到这里,让老公园、老城区焕发了新的活力。

文化的活力不止在老城区。位于广州城市CBD的珠江公园,一个名为“湾区书屋”的文化空间,是大湾区青年们的心灵栖息地。诗词之夜、音乐之夜、大师下午茶、青年艺术家的展览……这里以最生活化的气质以及年轻化的表达,让文学与艺术贴近市民、贴近湾区青年,展现着文化的活力与创造力。

热门剧目上演时一票难求、优质展览层出不穷……这里的文化和这片土地一样,永远前沿先锋、年轻蓬勃。

开放、自由、包容的岭南,同样触动着青年作家葛亮的内心。“岭南文化的整体气息,就像一股从海上吹来的清风,它开放、自由,海纳百川,同时汇聚的不同的人群,造就了一系列‘相遇’。而人们在相遇的过程当中,带来了彼此文化的交融。融合、撞击,产生新的文化变体,这是岭南这方水土赋予我的非常重要的启示。”葛亮说。

在岭南20余年的生活,让他的作品与这片土地密切相依。他以饮食勾勒出百年粤港史的小说《燕食记》,入选了2023花城文学榜“十大文学好书”。“文字是个非常美好的载体,它承载了我们对于历史的想象,承载了我们对于岭南这方热土发自内心的勾勒。”

这是对未来的致敬。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从花城出发,花城文学院将开拓新的文学空间,助力广东文学人才培养及文学业态升级,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走向兴盛。

今年,大湾区又一个文化地标——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即将启用。由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共同构成的这一“文化航母”,将引领湾区文艺阔步前行。

近年来,随着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文沁阁)、粤剧艺术博物馆、广东画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等文化设施陆续建设或投入使用,成立花城文学院、启动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计划等,广东正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6910.06亿元,增长11.3%,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54%。全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约占全国五分之二,出口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化消费力与供给力相得益彰。现有的7000万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程度,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了强劲文化消费力的基础性条件,催生文化供给力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文化供给侧’创新发展的典范。”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王晓提到。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来自湾区的文艺之风,正在向所有人发出温暖的邀请。 (记者陈凯星、邓瑞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