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的故事(青年刘胡兰:小小的肩膀,扛起了大义)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05 浏览量:次
“怕死不当共产党!”
青年刘胡兰:小小的肩膀,扛起了大义
文/本刊记者 刘博文
1947年1月12日,一个女孩的生命时钟停摆。她的故事,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被口口相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前行,为了更好的明天,为了那一刻的事情不再重演。
满地鲜血,触目可及是同行者尚未冷却的尸身,一个15岁的女孩,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15岁的她,以愤怒、以蔑视、以坚强回答了这一切。目击者称:“刘胡兰死得可刚强哩!就义前,敌人来拉她,被她一胳膊甩开了。她几步走到铡刀前,把头上戴的围巾紧了一下,又望了望乡亲们,一下就躺到了铡刀下面。”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她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伙伴们一起扛粮装车。同年10月,她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
从刘胡兰决定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那一天起,她便矢志不渝,毫无畏惧。她在当地召开的反霸群众大会上登台发言,痛斥恶霸地主残害人民的罪行。14岁那年,她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匪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
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将平川地区大部分干部转移上山,她再三恳求党组织把她留下坚持地下斗争。当时,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我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其转移,次日拂晓,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叛变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刘胡兰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解放军连长送的白手帕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随同群众来到会场。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同志,先是“糖衣炮弹”,后是“以死相逼”。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敌连长恼羞成怒,刘胡兰英勇就义。
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同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文章。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 ,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她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2009年9月10日,刘胡兰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小小的肩膀,扛起了大义。在很多年以后,刘胡兰的同龄人终于能在蓝色的天空下尽情欢笑,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可以去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她的愤怒是当时燎原星火中的一朵,她也将自强的种子种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心中。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责编:tama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