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e买入后怎么卖出(“你是什么垃圾?”也让澳洲头疼 看看各国咋做的)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05 浏览量:次
【澳洲网赵珏8月6日综合报道】澳洲近日也为“你是什么垃圾?”头疼呢,据悉,为了解决此次垃圾危机,维州地方议会近日联合要求政府引入回收奖励制度,为收集瓶子和包装罐的民众提供现金奖励。
据澳洲《时代报》报道,墨尔本市议会也在联合队伍中。该议会环境问题主席奥卡(Cathy Oke)表示:“维州和塔州是澳洲唯二没有引入回收奖励制度的州。在南澳,民众收集一个饮料瓶可以获得0.1澳元的现金奖励。如果维州也能引入类似的制度,就能帮助减少垃圾,同时为当地企业提供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这种制度或包括能够提供奖励的自助回收机器。”
对于澳中两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处理办法都还在摸索,因此,海外各国对于垃圾分类的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日本政府宣传环保很“给力”
日本可以说是垃圾分类的“标杆”国家了,这里面,日本政府可以说是下了大力气。
据了解,在日本,市民如违反规定乱扔垃圾,就是违反了“废弃处置法”,会被警察拘捕并课以3万~5万日元的罚款。但是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成为日本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你如果你不严格的执行垃圾分类的话,将面临巨额的罚款,在以住宅团地为单位的区域社会,落下个“不履行垃圾分类”的名声,那可是老丢人的事了。所以大家即使没人监督也会严格执行。
日本政府对每一类垃圾都有相应的垃圾袋出售,而超市售出的每一样产品的外包装上都会注明此类包装属于什么样的可回收资源。这样养成习惯后,看似繁琐的垃圾分类也就得心应手了。有的行政区年底还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年历”,在“年历”的下方注有说明:每一种颜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何种垃圾。“年历”上还配有各种垃圾的漫画,帮人们加以区别。
瑞典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
与所有在垃圾分类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家一样,瑞典自20世纪80年代起推行垃圾分类后,也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的起步过程。
刚开始的几年,对没有垃圾分类习惯的瑞典家庭,政府不得不安排监督员在各个社区的垃圾站前“站岗”监督,对不按规定丢弃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然而,治标不治本的惩戒性措施不仅收效甚微,而且对于提高民众垃圾分类意识的作用十分有限。
瑞典政府很快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难题,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垃圾分类意识,从学前教育阶段就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孩子们在学校聆听老师有关垃圾分类的讲解后,不但“从我做起”,还会监督家长执行相关规定。
除此之外,瑞典政府在培养移民和游客的垃圾分类意识上同样不遗余力。北京中国经济网报道,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和其他大中小城市,专为移民和在当地长期定居的外国人开设的语言课程中,就包含参观垃圾回收和处理系统的内容。
同时,在瑞典街头,还常常能看到入口形状不一的大箱子——这是专为游客准备的垃圾箱,设计巧妙的投掷口大大提高了对分类不甚明了的游客乱扔垃圾的难度,例如用于收集饮料瓶的垃圾桶的投掷口是圆孔形的,而用于收集纸盒和其他印刷品的垃圾箱的投掷口则是信封状的。
韩国垃圾分类离不开钱?
2010年起,韩国一些地方开始对食物垃圾按量收费。不少家庭主妇为节省垃圾处理费,会先把垃圾中的水漏干再放入袋中。
此外,韩国市政管理当局对扔垃圾的时间也有严格规定,若没有使用规定的袋子、或不按规定时间扔垃圾,居民将被处以100万韩元(约合986美元)以下的罚款。
英国垃圾回收处罚变奖励
在英国生活垃圾回收分类十分细致,“2003年家庭废物回收”法案要求英格兰各地政府向每个家庭提供至少两种可回收材料的收集服务。因此,独门独户带有花园的英国家庭中,通常在门前或后院摆放着三个垃圾桶,桶盖的颜色不同,里面的垃圾种类也不一样,通常分为一般垃圾、可回收垃圾和花园垃圾等
除了一般垃圾,其它两种垃圾的分类比较严格,“可回收垃圾”可以是玻璃瓶、纸制品、易拉罐、可降解的塑料袋等,“花园或厨余垃圾”则只能是枯叶、杂草或食物而不能包含土壤、石块和包装等。
但是,旧家具这样的“大型垃圾”,要么预约慈善机构上门收取,要么花钱请人收购,费用可能会比你想像得高。
最近,英国有关垃圾回收的政策的重点从惩罚那些不回收的人转向通过奖励来鼓励更多的人回收利用。据人民网报道,废物与资源行动计划WRAP是一家注册慈善机构,由英国多个政府部门和欧盟联合资助,它的旗下网站Recyclenow给那些想认真进行垃圾分类的人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建议,对于做的足够的好的市民,英国政府也会给予适当的鼓励。
德国环保警察每天巡逻
据德国《焦点》周刊报道,德国是最早实施“强制垃圾分类”的国家之一。这也使德国成为“环保大国”。目前德国生活垃圾回收率已达到近90%,其中68%被循环利用。而在1990年时,德国垃圾循环利用才15%左右。这帮助德国节省了大量的原料和能源。德国的垃圾回收处理产业目前有25万员工,每年的营业额高达500亿欧元。
当然,这归功于德国政府对垃圾分类的大力支持,据悉,德国政府为此还通过和修订了《废物管理法案》《包装条例》等法规,为垃圾处理回收“保驾护航”。这意味着,不仅居民要进行垃圾分类,企业也需为垃圾负责。一位德国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企业生产包装等垃圾越多,收费也越多。为此,德国企业还纷纷参与垃圾回收,对回收的包装垃圾进行再利用。这种回收体系也叫“双轨体系”。
除此之外,德国各地还设立“环保警察”,每天在各处巡逻,进行监督。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家庭和小区的垃圾箱还都上锁,以防有人把垃圾丢入自家垃圾箱。这是因为德国垃圾按量收费,比如一个35升的垃圾桶,每周清理一次年费为70欧元。垃圾太多,收费可能会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