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如何“玩转”产业资本:锚定产业强链补链,“金融”与“实业”双向奔赴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09 浏览量:次
(原标题:青岛如何“玩转”产业资本:锚定产业强链补链,“金融”与“实业”双向奔赴)时代的钟摆下,产业格局与城市布局正在重新洗牌。产业发展快速转换、科技创新周期重启、投资生态画像已变……新一轮产业竞位赛,城市如何胜出?新的增长极——可能就蕴藏在聚焦产业协同与链接,具备丰富“金融和实业”产业资源的“CVC资本”(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即企业风险投资)身上,其产业协同所产生的能量巨大,产业生态聚变正当时。近年来,以产业资本为代表的CVC投资迅速补位,科技巨头全赛道布局,传统产业遍觅转型机遇。贝恩咨询《2022年全球并购报告》数据显示,CVC在风险投资额中的比重,由2010年的11%提高到2020年的21%,十年提升十个百分点。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2015~2021年全球新增1347家CVC,其中2021年新增了221家。2021年,全球CVC投资总量更达到了新高度,金额达1690.3亿美元,相比2020年的700亿美元增长了142%。尤其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创投市场中一半资金来源于产业资本,而国内目前仅占到了30%左右。显然,未来我国CVC资本的市场潜力与上升空间相当可观。当前,中国CVC的发展从1.0阶段的财务导向,到2.0阶段的战略协同向3.0阶段的构建生态过渡。那么,如何抢抓机遇,促进CVC资本与地方产业生态融合,发挥集聚效应,则是城市竞速的新命题。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北方资本第二城的“青岛板块”,向“新”而行,产业基金群正在悄然形成。青岛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锚,激荡金融活水,助力青岛制造行稳致远。聚势赋能,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24条重点产业链加速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去年以来,青岛狠抓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将其列为“三条线”重点工作的首位,树立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布局落地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让青岛实体经济底色更亮、成色更足。在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命题上,青岛将“双招双引”作为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强化金融供给的重要抓手,恒丰理财正式开业运营,青岛与深圳并列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城市。青岛市金融机构达到293家,形成结构较合理、功能较完备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同时,聚焦十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青岛在全市规划建设首批15个专业园区。目前,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新型显示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相继揭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的同步启动,产业资源“握指成拳”,创新企业集聚发展,构建集聚共生的生态圈,青岛面向未来的产业格局正日渐清晰。根植于本,迎风向前。专业园区的集聚发展离不开产业资本等创投风投资源的赋能与支持。通过双招双引,吸引体量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不仅是撬动产业链资源加速向青岛聚集的关键支点,更是实现地方产业资本链接与融合的“生命线”。在京东方、歌尔、奇瑞、融合光电等龙头企业带来的“明星项目”加速建设、投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项目也正在加入。海尔胶州中央空调制造项目,是41个入选2023年省重大项目的青岛项目之一,总投资过百亿,建成后将全面引领家电行业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高端智能家电生产高地。以CVC产业投资为特色的青岛创投风投正成为极具爆发力的增长极。2022年以来,规模100亿元的国盛资盈综改基金、规模40亿元的翎贲屹桐基金、规模30亿元的新瑞利产业基金、规模25亿元的鲁商乡村振兴基金等一批重点基金项目落地青岛,产业基金群正在悄然形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优质金融资源得以聚集。2022年,现代金融产业链重点项目内资到位267.82亿元、外资6.36亿美元,均居青岛市24条产业链招商引资前列。持续优化创投风投发展生态,青岛市在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备案管理基金数量分别突破400家和2200只,私募基金管理人户均管理规模达到4.53亿元,上合双循环、国盛资盈等一批百亿元基金落地。积极发挥创投风投支持科技创新作用,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投青岛市项目超过1200个,在投金额近千亿元,资本活力和服务效应不断显现。历经四年的潜心磨砺,青岛显然已经感受到了创投风投产业集群布局新经济的蓬勃之力。5月12日—13日,2023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再度来袭。本次大会将设置产业资本专题分论坛,广邀国内外知名产业投资机构代表参会,围绕产业投资在基金、项目、人才、生态等方向的深度融合展开讨论、分享经验,助力青岛重点产业提升能级,塑造产业投资新发展格局。同时,持续发力推进创投风投与专业园区的联动,本次大会将为各大产业园区提供项目展示、投融资对接、产业链对接、成果转化推广、创业培育等服务。唱好“借东风”,自有“凤来巢”。本次大会将继续通过高质量的创投势力,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发挥现代金融的产业赋能、资源聚集等优势,让青岛成为“资金流洼地”,让实体经济得到更精准滴灌,助力青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