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家居装修装饰时尚门户网站
首页 >> 国外财经

让友好情谊更加深入人心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13 浏览量:

历史长河里,古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与中亚交往的窗口,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留下众多佳话。现在,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文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合作成果丰硕。从互派留学生到联合考古,从互译图书到合拍电影等,中国与中亚国家延续千年的友好情谊更加深入人心。

携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中方赠送给乌方的国礼中,有一座中乌合作修复的希瓦古城历史文化遗迹微缩模型。“我2013年访问撒马尔罕时启动的希瓦古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已经圆满竣工,让希瓦这座古城更加绚烂夺目。”习近平主席访问前夕在乌兹别克斯坦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专门提到这一项目。

中亚地区有这样一句谚语:“我愿出一袋黄金,只求看一眼希瓦。”足见希瓦往日的辉煌灿烂。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希瓦古城部分古建筑不同程度受损。经过中乌双方的合作修复,希瓦古城焕然一新。如今,城内人流如织,各国游客慕名而来一探这座丝路名城的芳华。希瓦古城伊钦·卡拉内城博物馆学术秘书卡米尔让·胡代别尔加诺夫告诉记者,中国不仅修复了文物,更重要的是带来许多先进的文物修复和文保人员培训理念,有力促进了乌中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吉尔吉斯斯坦考古学家巴吉特·阿曼巴耶娃表示,中国学者在文物修复、遗产点的保护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与中国的合作不仅推动了遗址的考古发掘,也助力加速培养当地年轻人才。

自2012年起,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家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对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明铁佩古城遗址进行了8次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2014年6月,由中、哈、吉三国共同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首个被列入名录的丝路遗产,也是中国第一个跨国联合申遗项目;2019年以来,在中国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为哈、吉、塔、乌四国的“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项目申报世界遗产提供技术指导……10多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汗血马见证了土中悠久的交往史。”去年2月,土库曼斯坦时任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赴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了土库曼斯坦的国宝汗血马。早在2000多年前,汗血马就穿越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中土建交以来,土方多次将汗血马作为国礼赠送中方。在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看来,人文领域的合作促进了土中两国友谊和相互了解。两国民众对彼此的艺术和文化有着共同的兴趣,双方将继续为各领域广泛接触创造便利条件。

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合作新空间

“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习近平主席强调。中亚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基建、农业、水利、电力等领域合作方兴未艾,给各国人民带来切实福祉,也为双方人文交流合作拓展了新空间。

4月26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援建塔吉克斯坦第三所学校的揭幕仪式在哈特隆州丹加拉市举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携塔内政部长、教育部长等多位政府官员出席。拉赫蒙对学校的质量非常满意,高度评价中国企业为塔吉克斯坦公益事业作出的贡献。

去年底,中亚首家鲁班工坊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投入运营。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欧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卜杜加尼·马马达齐莫夫表示:“塔吉克斯坦人民非常欢迎开办鲁班工坊,相信塔青年人在这里经过职业技术培训,能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鲁班工坊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在加快建设。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到本土师资培训,再到培养当地社会发展所需人才,鲁班工坊正成为促进共同发展的技术驿站,架起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桥梁。

去年9月,以“赓续传统友谊,深化民间合作”为主题的中国—中亚民间友好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论坛举办期间,“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中国—中亚农业合作中心”“中国—中亚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揭牌,“教育培训计划”和“减贫惠农计划”正式启动。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问题专家拉希德·尤苏波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人文交流合作为吉中学术交流创造了宝贵机遇。

近年来,许多中亚国家的年轻人赴华留学、经商,中文热持续升温。哈萨克斯坦目前建有5所孔子学院,每年完成中文培训3000余人。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语言系主任肖丽盼·贾尔肯别科娃表示,哈萨克斯坦就业市场对中文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民众学习中文的热情越来越高。

构建多元互动人文交流大格局

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有一条以中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命名的街道——冼星海大道。不远处,有一条以哈萨克斯坦音乐家巴赫德让·拜卡达莫夫命名的街道。2019年5月,中哈首部合拍影片《音乐家》上映,讲述了两位音乐家在战争年代结下的患难之谊,广获好评。《音乐家》哈方制片人朱班德阔夫说,哈中合作不仅发掘和传播了两国友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也让哈国电影业界接触到更前沿的产业发展理念和影视技术,影响深远。

通过与中国民营企业尚斯国际出版集团合作,吉尔吉斯斯坦东方文学和艺术出版社成为该国第一家直接从中文原文翻译书籍的出版社。“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向本国读者提供了90多本政治、历史、文艺学、艺术、科普等领域的中国图书。”东方文学和艺术出版社执行经理和总编娜孜古丽·阿萨拿库诺娃介绍。根据去年2月中吉双方签署的关于经典著作互译出版的备忘录,未来5年内,双方将共同翻译出版至少50种两国经典著作,为两国读者和人民奉献更多优秀文化产品。

不久前,“中国—中亚旅游文化周”在甘肃省张掖市举办。活动上展出的百余幅图片,集中呈现了中国和中亚五国的自然风光和璀璨文化。今年2月,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和文化遗产部同陕西旅游集团等探讨加强旅游合作,希望借鉴中国经验,促进乌旅游业发展。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中国与中亚五国构建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将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积极贡献。哈萨克斯坦著名汉学家克拉拉·哈菲佐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亚国家与中国在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双方专家学者互访以及国际会议、学术交流、联合研究、互译图书等活动的举办已经成为常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双方人文交流合作注入了新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亚各国同中国的人文交流必将达到更高水平。”

(本报记者谢亚宏、李强对本文亦有贡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