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国(栖霞隋建国讲述:三月八日,追忆吾妻生前之二三事)
来源:峰值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16 浏览量:次
今天是三月八日,一年一度的妇女节。人家在欢庆过节,我则想起了已经故去的老伴。
“你快睡吧,也不怕冷。”是老伴的声音,她又在催促我休息了。我猛一回头看去,哪儿有老伴的身影?自从老伴故去,每当我在夜里打字时,眼前经常会有这样的“幻觉”。往日她要在这时看我不睡,还不知道唠叨多少回呢。想到这里,我只能叹了口气。
2003年,农历九月初十。天不亮,老伴孙桂兰就起身为两个双胞胎孙子做好了饭。等到候他俩吃饱上学去了,她却感到身体不适,就又上炕躺下了。
谁也没想到,上午7点半,中间还曾跟我说了几句家常的她,却永久地“睡”了过去。
家中的啼哭声、忙乱声混杂在一起,朝夕相处几十年的老伴入土为安了。
老伴刚去的那些日子,我失魂落魄,脑子整天一片混沌,命运为何如此弄人,适才还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么转眼说去就去了呢?我不想见人,走出家门也不爱说话,孩子们和他人劝说也无用。
不知哪日,处在困惑之中的我突然觉得开朗了,抬头仰望天空,心中想:“不能再这样下去,走的已经走了,活着的,还要继续过日子啊。为了孩子们,自己也要好好活下去啊。”就这样,我逐渐走出了这种困境,头脑也清晰了下来,能够集中精力,好好追忆老伴生前的点点滴滴。
回想起来,年轻的时候,老伴跟着我吃了不少苦。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年轻,那时参加工作不久,一个月的工资仅仅24.50元,后来才增加到34.50元,前后大概十年都是如此。
为了帮助养家糊口,老伴在生产队里没白没黑地干活,一人挣着三个半人(她和两个孩子及母亲半个人)的口粮钱,年终决算还有微薄的现金到家,的确是够难为她了。
1970年,她怀着闺女,在山里割分到的山岚刺槐条子。因为身子不便,她一遍又一遍捎信让我回家帮她搬条子。可我身在五里外的中学任教,那个年代哪能随便离校啊。再说自己当时也没有车子可以步行。
天黑了,老伴急哭了。好说歹说恳求他人帮忙把几个捆好的大条子给捎到村口,连夜她一点一点艰难地搬回家。
多年之后,孩子们都长大了,她常在儿女面前说:“你爸才狠心那,那年让他回家搬条子,捎了好几个信他也不回家。”唠叨的次数多了,我就风趣地回复她:“你再别磨嘴皮了,我用录音机录下,以后就光放录音就行了。”老伴笑了。
我当时因为教学开会,进城的次数比较多、有时候见到城里的菜便宜就捎点回家,可每次老伴总是唠叨:“你这是吃钱那,咱门口很快就长了也不花钱再吃晚了吗?“什么好东西赖东西,转过弯弯不都一个样吗(指吃下的东西转过嗓子眼)。”她的叨叨有理,因家中孩子们小,需省钱过日子。
一直到了孩子们成家立业,我们俩的年纪也大了,老伴的生活方式才随之改变。以往家中包馉渣大多是萝卜丝或大白菜当馅,即便有点肉也只是丁点。后来我每次只要带肉回家她就包馉渣,一次比一次质量高,肉馅都很可口。尤其是刚退休回家那三年,几乎三日两头就有好吃的,对我来说可享福了。可惜啊,好景不长。
老伴这一生最不舍得花钱。有件事女儿常说:“有一次赶集,俺妈妈破天荒地买回来甜瓜给我们吃。我们觉得惊奇,后来才知道那天集市上的好瓜都卖完了,这是人家不稀罕要的减价处理品。”那年在济南,她为女儿买了一件上衣8元钱,对她来说已经是花了大钱了,但这也是减价的。
我们这里的主要集市就是十里外的招远毕郭大集,年轻时候,她有一次同几位邻居背着个“麻散”(花生饼)去卖。出村不足一里地,她一摸布袋里,仅有的10元钱丢了。这一下可疼死她了,当时就掉眼泪哭了,连集也没有去赶就回家了。这丢失的10元钱,一直使她难过了多年,时常提起。
1993年春节前一天,正当全家沉浸在喜得双胞胎孙子、准备过大年的欢乐气氛中,老伴忽然觉得右手不听使唤。我就和儿子当即备好一切要送她去县医院,老伴执意不去。我知道她是疼钱。无奈,那天下午我找车冒着雪到西边二十多里外的一家乡医处做了针灸。
大年初三我又骑着自行车捎着她到十几里外的一家祖传诊所看病。到了初五,老伴右腿也不听使唤了。就这样,她方才同意去了栖霞医院。一个疗程二十一天下来,她能慢慢自己走动了。如果过一段时间再回去住上一个疗程,定能大大好转。可她怕花钱,秋后到济南大嫂家里就近打点滴,治疗一个月之久不见好转,留下了半身残疾。
即便如此,后来我上山锄地的时候,老伴也常拖着一条瘸腿来送水送饭。回想起来,感慨万千……
对于老伴,有一点我不遗憾:她在世时,我能体谅她的心情,尽量让她满意,吃用都随她便。就在去世前不久,她看好了一套夏季短衣,却不舍得当年买,跟我说今年热天过了,明年再买吧。但我没有怠慢,不几日就外出给她买回来。正巧,在去世之前她也穿过了。如果当时没有买的话,这件事我或许会后悔一辈子。
18年了,老伴故去已经18年了。但在梦中,老伴桂兰仍然在家中,操劳持家,奔波再奔波。老伴,你在那边过得还好么?这一切一切,算是对您的追忆与纪念吧。
(本文作者:隋建国,1946年生人,籍贯栖霞大花园村,从教数十年,退休后致力于民俗文化收集和研究,著述颇多。)